齐齐哈尔市红十字中心血站161000
【摘要】目的观察比较术中限制性输血与开放性输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2月-2016年12月行手术治疗且预计需要术中输血患者12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2例,对照组采取开放性输血策略,观察组采取限制性输血策略。比较两组患者的实际输血率、人均输血量以及输血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观察组输血总量、人均输血量以及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开放性输血策略比较,术中实施限制性输血策略能够明显的降低输血率,减少人均输血量以及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在临床大力的进行推广应用。
【关键词】限制性输血;开放性输血;临床效果;比较
【中图分类号】R45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276-7808(2017)04-088-01
血红蛋白(Hb)动态监测输血是临床上的重要治疗方法之一,尤其是手术中,当患者出血量>400mL时,通常需要进行输血治疗。输血不仅可以增加传染病的风险,本身也可以引起某些并发症的发生。由于目前医疗血液的来源较为短缺,因此,临床上合理用血、节约用血具有重要的意义[1]。传统医学认为,对患者采取输血治疗的目的是为了提高血液携氧能力,维持机体氧供/氧耗平衡,保证机体供氧,提高治疗效果。但是,限制性输血策略的理论则认为,只有当患者符合一定的临床指征时,才对患者进行输血治疗。我院比较了术中采用开放性输血与限制性输血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5年12月-2016年12月行手术治疗且预计需要术中输血患者12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2例。其中,对照组男性患者34例,女性患者28例,年龄18-76岁,平均年龄(42.6±13.5)岁,平均麻醉时间(201.3±34.2)min,平均手术时间(182.3±24.5)min。观察组患者男性患者33例,女性患者29例,年龄18-75岁,平均年龄(42.2±13.1)岁,平均麻醉时间(200.3±31.9)min,平均手术时间(180.5±22.8)min。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输血方法两组患者均采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开放上肢静脉置入14G留置针或行右颈内静脉穿刺置入16G深静脉导管,建立输液通道。对照组采用开放性输血策略,即在开始手术时做好输血的准备工作,当Hb低于100g/L时,依据预先评估的术中出血量进行输血,并将Hb维持在100~120g/L之间。观察组采用限制性输血策略,即在手术过程中,根据患者的尿量、血压以及心率等相关体征对患者的失血量进行评估,然后根据评估结果进行输血治疗;首先输入胶体液1500~2000mL,主要为右旋糖酐、明胶、羟乙基淀粉以及白蛋白等,以恢复患者80%~90%的血容量;然后再通过血气分析仪检测其Hct和Hb等,当Hct≥0.30时,不给于输血;当Hct<0.21时,输注悬浮红细胞;当0.21≤Hct<0.30时,在Hb水平低于70g/L时,进行限制性输血治疗,使Hb维持在70~90g/L。
1.3观察指标比较两组患者的输血总量以及人均输血量,并观察在输血治疗期间,两组发生非溶血性发热反应、过敏反应以及输血后紫癜等不良反应。
1.4统计学处理本研究的全部数据均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的比较应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组间的比较采用χ2检验;如果P<0.05,则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如表1所示,观察组输血总量、人均输血量以及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两组观察指标比较
3讨论
随着近年来临床上手术量的增加,血液供需矛盾愈发明显,各大医疗构的血液来源也处于日益减少的态势,且具有通过血液传播疾病的较高风险。血库内血红细胞输注过度,不仅不会有效改善患者组织氧合,还有可能严重损害患者的微循环功能,并形成输血相关性肺损伤。开放性输血时会应用大量异体血,很容易导致血液资源的浪费。同时,因为是异体输血,患者血液中一些蛋白质很可能会被作为外来抗原物质,诱发抗原抗体反应,即“排斥反应”[2]。依据我国卫生部在2000年颁布的《临床输血技术规范》,输血相关的临床指征如下:患者血液中Hb水平在100g/L以上时,患者无需行输血治疗;如果患者血液内Hb不足100g/L,则应结合患者的具体病情决定是否需行输血治疗。开放性输血与限制性输血的输血指征不同,开放性输血在患者血红蛋白<100g/L时就给予输注红细胞,而限制性输血需监测患者Hb,当Hb≥100g/L时不考虑输血,当Hb<70g/L时,则需要考虑输注悬浮红细胞补充;当70g/L≤Hb<100g/L时,严格根据限制性输血评估体系,计算得分,算出需要的输血量[3]。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70g/L≤Hb<100g/L的输血量,该部分患者根据具体情况确定患者是否需要输血,减少了由于输血所导致的各种不良反应的发生。本次我们比较了术中采用开放式输血策略以及限制性输血策略的临床效果,结果显示,观察组输血总量、人均输血量以及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所述,与开放性输血策略比较,术中实施限制性输血策略能够明显的降低输血率,减少人均输血量以及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在临床大力的进行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宁群杰.手术当中限制性输血与开放性输血临床应用比较研究[J].中国农村卫生,2016,14(7):25.
[2]韩洪祯.术中限制性输血与开放性输血的临床对比[J].东南国防医药,2016,18(1):54-55.72.
[3]李鑫.术中限制性输血与开放性输血的临床对比研究[J].基层医学论坛,2016,20(23):3250-3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