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盘冲压件成形工艺分析及模具结构设计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底盘冲压件成形工艺分析及模具结构设计

董家伟闫晓华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河北保定071000

摘要:通过分析某底盘冲压件的技术要求及成形工艺,制定出合理的冲压成形方案,并设计分析了模具结构特点及工作过程。经生产检验表明,模具结构设计合理,动作稳定可靠,冲压件完全达到技术要求,可为同类型模具设计提供参考。

关键词:底盘冲压件;成形工艺;模具结构设计

1、冲压件产品图及设计要求

产品图纸:见图1。

图1冲压件图纸要求

产品材料:08F钢;材料厚度:t=1.5mm;技术要求:(1)落料毛刺小于0.1mm,成形后平整光滑;(2)表面抛光处理;(3)未注圆角为R0.5mm。

2、工艺方案分析

由图1可知,该零件的成形包括:落料、拉伸、胀形、冲孔、压平6道工序,在各工序的总体安排上,依据冲压工艺可确定为:先落料,再进行成形工序(拉伸、胀形),最后切边、压平、冲底孔和冲侧孔,以保证孔的精度要求。

2.1、工序数的确定

2.1.1、圆筒形状

一次拉伸成形的判定(1)修边余量的确定。工件的相对高度:h/d=29.5/159=0.186(由零件图可知,材料厚度t=1mm,故计算时按中心线尺寸计算),由计算可知,该零件的相对高度较小,原则上可不用切边工序,但考虑到坯料公差,为了保证零件的成形质量,故选取1.5mm的修边余量。

2.1.2、一次起伏成形的判定

①判断冲压件底部凸台I(如图2所示)能否一次成形。一次成形的条件:(L-L0)/L0﹤0.75σ,其中,L为凸台I的展开长度,L0为平台的长度。08F钢的单向伸长率σ=0.32,由图2可知,L=4.1+4.1+39.9=44.1mm,L0=42mm,故材料的实际伸长率为0.05﹤0.75×0.32=0.24,因此该凸台可一次成形。

②判断底部5个高1.5mm的凸台Ⅱ(如图3所示)能否一次成形。此处材料的实际伸长率为:(1.1+1.1+8-10)/10=0.02﹤0.24,同样可以一次成形。③判断零件底部准5mm及准4.5mm的孔能否同时成形。零件底部冲孔准5mm及准4.5mm的相邻位置如图4所示,分析零件图可知,零件上如图4所示孔的分布有3处,若同时冲准5mm和准4.5mm的孔,则在如图4位置处的凹模刃壁间的距离为3.75mm,强度不够,故这两种孔至少在如图位置处不能同时冲,也就是说底部的孔要分两次冲制。

2.3、工艺方案的确定

依据零件的结构及工序数,可采用的方案有以下几种:(1)落料-拉伸-胀形-冲底部孔(准5与准4.5两种孔分两次冲)-切边-压平-冲侧孔;(2)落料与拉伸复合-胀形-冲底部孔(两种孔分两次冲)-切边-压平-冲侧孔;(3)落料与拉伸复合-胀形与冲5个小凸台上的孔复合-分别冲剩余的两种孔-切边-压平-冲侧孔;(4)落料-拉伸-胀形与冲5个小凸台上的孔复合-分别冲剩余的两种孔-切边-压平-冲侧孔;(5)落料-拉伸与胀形(大凸台)复合-胀形与冲5个小凸台上的孔复合-分别冲剩余的两种孔-切边-压平-冲侧孔。

5种方案中,最后的3道工序是确定的。而方案(1)是纯粹的单工序模,模具结构简单,但生产率相对较低,消耗的资源也较多;方案(2)、方案(3)首先将落料与拉伸复合,生产率较方案(1)有所提高,但由于落料尺寸较大,所需的冲裁力也较大,加之与拉伸工序相复合所需的冲裁力也更大,使所需压力机的吨位增加,同时模具结构复杂,修复起来也较为困难,并且在实际生产中,模具都是按加工任务设计制造的,如果生产批量不是特别大或并不长期生产,一般不采用结构复杂的复合模。对于方案(4)来说,胀形与冲孔复合,看似合理,但由于胀形时大小凸台的方向不同,且同时要对小凸台上冲孔,不仅模具结构复杂而且成形的精度也难以保证。

分析方案(5),首先拉伸成圆筒状时连带将大凸台成形,两者的成形方向一致,且该模具与纯粹的拉伸模比较并不复杂,另外由于小凸台的高度并不高,材料厚度只有1mm,完全可以在胀形的同时将其上的孔冲出来,而前道工序中成形的凸台可以很好地完成定位,以保证成形精度,同时方案(5)的加工效率最高。综上所述,选择方案(5)。

3、模具设计模

具整体结构设计如图5所示。模具打开后,使用条料进行第一次送料,需借助于始用挡料销19完成第一个步距的确定即第一次送料,模具第一次闭合后完成四个零件孔的冲裁,同时在废料上冲出定位工艺孔,为以后各次准确送料做好准备。模具打开时,条料由橡胶14驱动的卸料板15完成自动卸料,冲孔废料由模具底部落下。随即进行第二次送料,送料时由导料板22、侧压装置21和定位销20(套入事先冲得的工艺孔内)配合完成并保证导料和送料的位置精度,完成第二次模具闭合即有完整零件由模具底部落下,经检测该零件完全符合图纸要求。废料由卸料板15自动完成卸料。该条料的以后各次冲裁与此相同.

图5模具结构图设计

结束语:级进模由多个工位组成,各工位按顺序关联完成不同的加工,在冲床的一次行程中完成一系列的不同的冲压加工。本设计除了考虑到产品形状、尺寸精度、成形工艺性、生产批量、模具制造费用等外,还考虑了模具结构设计尽量简单化这一重要原则。整副模具结构设计合理,动作稳定可靠,冲压件完全达到技术要求,可为同类型模具设计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张本松,黄昭明.基于CAE技术的拉延模具设计与制造[J].西昌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31(01):43-45.

[2]姜德卉.四轴平移式快速冲压机械手的研制[D].深圳大学,2016.

[3]王野.专用车高强钢底盘零件轻量化设计与应用[D].沈阳理工大学,2016.

[4]赵峰.底盘冲压件成形工艺分析及模具结构设计[J].机械制造,2015,53(07):84-86.

[5]李晓刚.某轿车底盘件成形参数的试验测定与KMAS仿真分析[D].吉林大学,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