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艳(郑州市中心医院门诊外科450007)
【中图分类号】R63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30-0109-01
【摘要】目的探讨拔甲术后换药方法的改进。方法将81例拔甲术后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38例按传统方法操作,研究组43例以改良法操作,比较两组疼痛程度及伤口愈合时间等。结果术后第一次换药,研究组中度、重度疼痛为10、0例,对照组为26、6例;愈合时间研究组7±2.36天,对照组为10±2.08。结论改良换药方法较之传统方法明显减轻患者疼痛,缩短愈合时间。
拔甲术是治疗甲沟炎的常用方法,拔甲术后的伤口换药对甲床创面的愈合非常重要,创面的愈合取决于甲床的保护程度。拔甲术后采用传统方法处理创面存在患者疼痛难忍,满意度差等不足。我院门诊换药室自2011年6月开始,采用改良方法为拔甲术患者处理创面,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共观察病例81例,男52例、女29例;最大年龄61岁,最小13岁;平均年龄36岁;其中脚趾拔甲者47例,手指拔甲者34例,患者一般情况良好,无糖尿病等并发症。
2方法
2.1治疗方法
将81例病人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43例,对照组38例。两组病人均按常规方法行拔甲术,手术次日进行第1次换药,以后根据伤口的粘连、出血、感染等情况间隔2d~3d换药1次,直到创面愈合。对照组在拔甲术完成后,以凡士林油纱及消毒干纱块常规包扎;研究组在拔甲术完成后,先用2%利多卡因?ml喷洒创面,再以酒精纱块覆盖创面,并以消毒干纱块常规包扎。两组均嘱患者抬高患肢,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减轻肿胀,以利于炎症消退。
2.2评价标准[1]
疼痛评价标准:病人无疼痛为无痛;稍有疼痛为轻度疼痛;明显疼痛为中度疼痛;疼痛难忍且表情痛苦为重度疼痛。
3结果
3.1两组病人拔甲术后第1次换药疼痛程度比较(见表1)。
表1两组病人拔甲术后第1次伤口换药疼痛程度比较
P<0.01
术后第1次换药,研究组患者中度疼痛、重度疼痛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2两组病人伤口愈合时间比较(见表2)。
表2两组病人拔甲术后伤口愈合时间比较(`C±S)
P<0.01
4讨论
手指或脚趾的结构精细,神经、血管和腱鞘密布,感觉灵敏。拔甲后受趾甲(指甲)保护的甲床完全暴露,任何刺激即引起病人疼痛。拔甲术后常规用凡士林纱布覆盖。术后次日为患者换药时,由于渗血或者分泌物凝固于敷料而粘连创面,加之凡士林纱布难以浸透,从而导致在揭除创面敷料时引起患者较为严重的疼痛,并且容易引起创面渗血增多,不能有效地保护创面,从而造成换药时间以及愈合时间延长,给病人带来了很大的痛苦,增加了病人各方面的负担。我们摒弃常规方法,将凡士林油纱敷料改为酒精纱布覆盖创面,换药时在创面使用局麻药,减轻患者换药时的疼痛。应用改良方法处理创面后,换药时敷料、创面较为干燥,少有分泌物及渗血,如有粘连即用无菌生理盐水湿敷,容易浸透和揭除敷料,从而大大减轻了患者疼痛。表1显示,研究组38例中换药无疼痛者4例、重度疼痛者0例,显著优于对照组。同样,因研究组病人创面较之对照组清洁干燥,愈合时间也会相应缩短。表2显示,研究组伤口愈合平均时间为7天,较之对照组明显缩短。结果表明,应用改良法处理伤口,与传统处理方法比较局部疼痛明显减轻,愈合时间较之也明显缩短。
拔甲术后护理的目标就是尽量减轻患者换药时的疼痛,促进伤口愈合。我们在实践中总结的改良换药方法,可有效地达到此目的。
参考文献
[1]周维玲.康惠尔透明贴用于拔甲后换药疗效观察[J]全科护理,2009,7(2B):406-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