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痰湿型月经过少的病因病机与治法治则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2

浅析痰湿型月经过少的病因病机与治法治则

陈忠

陈忠(四川省邛崃市医疗中心医院四川邛崃611530)

【摘要】痰湿型月经过少为月经过少常见证型,本文对该证型分析认为,脾肾虚弱,多痰多湿为其病因病机,化痰燥湿,补肾健脾为其治则,在用药时要注意辨清阴阳虚实,适当佐以活血之品。

【关键词】痰湿月经过少补肾健脾

月经过少是妇科常见病,属于月经不调的范畴,多见于青中年女性。一般认为月经周期正常,月经量明显减少,或行经时间不足2天,甚或点滴即净者,经量少于30ml为月经过少[1]。有肾虚、血虚、血瘀、痰湿等多种分型,以肾虚型最为常见,但近年来由于生活方式与饮食结构的改变,痰湿型月经过少的病例有逐年增多的趋势,痰湿因素不容忽视。因此笔者认为对痰湿型月经过少研究探讨具有重要意义,现简述如下。

1病因病机

1.1脾肾虚弱为本

《景岳全书》云:“五脏之病,虽俱能生痰,然无由乎脾肾,盖脾主湿,湿动则为痰;肾主水,水泛亦为痰,故痰之化无不在脾,而痰之本无不在肾”。肾主水,在水液代谢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肾阳虚弱,气化失常,不能输布下焦津液上行,浊液不得排出,湿浊内聚,日久成痰;肾阴亏虚,日久渐生虚火,煎灼津液为痰。脾为生痰之源,脾主运化,脾气运化水液的正常运作要依赖于肾气的蒸化和肾阳的温煦作用,若肾虚蒸化失司,则脾失健运,则水湿内蕴,聚湿成痰。可见痰湿的形成与脾肾有关,而与肾的关系最为密切,脾肾亏虚是痰湿产生的根本所在。

肾为先天之本,天癸之源。《傅青主女科》谓:“经本于肾”“经水出诸肾”,月经的产生是以肾为主导。月经的来潮是肾中精气充盈到一定程度,赖以后天脾运化之水谷精微的滋养,促使天癸泌泄,冲任之气流通,经血充盈,月事以时下。若肾精不足,脾虚失运,气血生化无源,致胞脉空虚,血海满溢不多,脾肾虚弱本身也可直接导致月经量少。

1.2多痰多湿为标

古人云:肥人多痰,形盛气虚。在临床上,痰湿型病人常常多在形体上丰满或肥胖[2]或月经减少后体重增加明显,并有容易疲劳,胸闷不适等感觉[3]。中医学认为痰湿是由于津液运化失司,水湿内停而成,以黏滞重浊为主要特征。津液的正常运化依赖于各脏腑的协调配合,凡可造成五脏衰弱的原因皆可致痰湿,有先天禀赋、膳食结构、生活方式、情志失调、药物作用等因素。痰湿脂膜壅塞冲任,气血运行受阻,血海满溢不多,故经水涩少,甚则不能满溢,发展为闭经。《万氏妇人科﹒调经章》指出:“肥人经水来少者,责其痰碍经隧也。”元代朱丹溪亦曰:“肥盛妇人,禀受甚厚,恣于酒食,经水不调,不能成胎,谓之躯脂满溢,湿痰闭塞子宫也。”痰湿又可损伤肾阳,二者互为因果。

痰湿型月经过少貌为实证,责之本虚,乃属虚实夹杂,本虚标实。

2治法治则

2.1攻补并施,标本兼治

对于痰湿阻滞型月经过少,在《中医妇科学》[1]中,明示治则为“化痰燥湿调经”,重点强调化痰燥湿,去除主证,但不能苟留于此,若不触及于痰湿生化之源,本因不去,痰湿又生。《医门法律》言:“故凡治病者,在必求于本,或本于阴,或本于阳,知病之所由生而直取之,乃为善治。”痰湿之本,为脾肾虚弱为主,故在化痰燥湿的同时,定要注重调补脾肾。通过补肾健脾消除生痰之源,使冲任流通,经血自和。

血液的正常运行与津液代谢之间具有密切联系,《医学正传﹒妇人科上﹒月经》云:“津液稠黏,为痰为饮,积久渗入脉中,血为之浊”,痰来自津,瘀本乎血,痰瘀同源,两者互为因果,互相转化,痰瘀易互结,故在治疗痰湿证的同时也要兼以活血化瘀,痰瘀同治,使胞脉畅利,经血条达。

综上,对于痰湿型月经过少,在治则上以补肾健脾,燥湿化痰为主,兼以活血化瘀,标本兼治,才能收益良效,使机体阴阳平衡,邪去正安。

2.2药用得当,化裁适宜

痰湿阻滞型月经过少的代表方剂为苍附导痰汤,苍附导痰汤是由《叶天士女科》中著名方剂苍附导痰丸变换剂型而成,现已广泛应用于痰湿所致的各种疾病。其方药组成为:苍术、制香附、枳壳、陈皮、茯苓、胆南星,甘草。方以二陈汤为基础,以二陈汤清化痰湿,痰湿得化,气机畅达,则血脉调和。苍术燥湿健脾,枳壳、香附理气散结,胆南星辛烈,专走经络,以通血脉。全方诸药配伍,共奏化痰祛湿,理气通络之效,湿祛、痰消,则血行亦畅。

痰湿以治肾为本,补肾药物必不可少。肾又分阴阳,肾阳不足者,常表现为面色咣白,精神萎靡,形寒肢冷,腰膝酸冷,本着“益火之源,以消阴翳”的原则,常用鹿角霜、巴戟天、肉苁蓉、杜仲等药物,温补肾阳;肾阴不足者,常可见咽干颧红,五心烦热,腰膝酸痛,头晕耳鸣,潮热盗汗,当“壮水之主,以制阳光”,常用熟地黄、山萸肉、枸杞子、制首乌等药物,滋养肾阴。现代药理研究认为:补肾中药通过补益肾中阴阳可改善整体功能,增加机体免疫功能,并在此基础上调整卵巢功能,使内分泌变化趋于正常,促进卵泡发育成熟和排卵。

在补肾同时,还应酌加白术、山药、扁豆、薏苡仁等药物健脾助运,通过补肾健脾消除生痰之源。并佐以当归、川芎、丹参、泽兰等活血之品,“女子以血为用”,冲任调和,气血条达,则经血满溢如常。只有在苍附导痰汤基础上化截得当,才能治得其所,收取良效。

3结语

痰湿型月经过少为虚实夹杂之证侯,本虚标实,在治疗上应力求治病求本,标本同治,在传统化痰燥湿基础上,重视补肾健脾,佐以活血化瘀,方可使病得其治,不易复发。《素问》言:“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未病先防,既病防变是中医治病的一大特色。目前,肥胖伴月经过少的病人正在逐年增多,有因后天失养所致,也有部分患者因先天痰湿体质引起,若迁延失治,易发展为继发性闭经、不孕,增加治疗难度。故应重视其发病的高危因素,积极在早期对其干预。对肥胖人群加强宣传教育,嘱其控制饮食,少食肥甘厚腻,加强运动,舒畅情志,减少诱因;同时,痰湿体质者可予补肾健脾,化痰燥湿类丸剂长期服用,巩固疗效。

参考文献

[1]张玉珍主编.中医妇科学.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87-88.

[2]王琦,叶加农,朱燕波,等.中医痰湿体质的判定标准研究.中华中医药杂志,2006,21(2):73-75.

[3]李毅.56例月经过少病因分析.云南中医中药杂志,1997,18(1):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