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游心的美感经验与艺术情怀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8-18
/ 2

庄子游心的美感经验与艺术情怀

杨浩

(安徽大学,230039)

摘要:庄子的精神境界,或者说庄子的主体思想是崇尚精神自由的。庄子在中国文化史上,不仅继承了老子所开创的道家学派,同时又是一位文学家,他的文风奇绝瑰奇绝怪丽,高居先秦诸子散文之首,郭象称之为“百家之冠”。他的诗化语言,就是他的逍遥境界,一言以概之,就是“游心”。他在战国时期社会大变动的背景之下,提出了“游心逍遥”的主张。这种对精神自由的热切追求,使得庄子摆脱了一切物累,从而超越束缚。本文通过对庄子“游心”的分析,探索其中的内涵。从美感经验和艺术情怀的角度,对庄子“游”的思想进行解读。

关键词:游心、逍遥、自由、美感、艺术

一、游心的内涵

战国时代,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统治阶级的腐朽不堪,战火连年不断,现实与理想,概念与的冲突无时不在。世俗的世界,在庄子看来是充满桎梏的。人们迫于现实的压力,受到了种种的束缚。庄子由此提出“游心逍遥”的思想。庄子的声音,是人民内心的呼唤。小国寡民的理想社会,虽有封闭倒退的嫌疑,却是当时底层人民的真实需求。《逍遥游》提出“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无待”是对“游”的一种描述,因为真正的自由,无所凭借。“天地之正”即是万物之性[清·郭庆藩《庄子集释》,中华书局,1959年第21页。],六气之辩即变化之涂,庄子游心是通达万物之性,归于本体之无的。这是庄子“游心”的基本内涵。这是庄子“游心”的基本内涵。这种天然之性,虽有超越的一面,也有具体的一面,因为事物都是相对的。《齐物论》提到“物无非彼,物无非是”、“彼出于是,是亦因彼”、“是亦彼也,彼亦是也”、“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社会现实之中有相对性,却也不离绝对性。《秋水》亦提出“以道观之,物无贵贱;以物观之,自贵而相贱;以俗观之,贵贱不在己。”可见主观上的种种差别,都是相对的。

这样的“游心”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呢?《德充符》篇提到“夫若然者,且不知耳目之所宜,而游心乎德之和”,《应帝王》篇也提到“汝游心于淡,合气于漠,顺物自然而无容私焉,而天下治矣。”可知“游心”是一种德和淡漠的状态,。而世俗之人的驰骋心思,正与此相反。《骈拇》篇提出“骈于辩者,累瓦结绳窜句,游心于坚白同异之间,而敝跬誉无用之言非乎?”、《外物篇》亦提到“心无天游,则六凿相攘。”世人的是非诡辩,使得六孔都出现纷扰。

“游心”除了有“德和”、“淡漠”的特点之外,还具有“美乐”的特征。《田子方》篇,孔子曰:“请问游是”。老聃曰:“夫得是,至美至乐也,得至美而游乎至乐,谓之至人。”既得无美之美而游心无乐之乐者,可谓至极之人也。这些种种的特点,最终要归于本体之无,《则阳》篇“知游心于无穷”。同时,这种乐庄子亦称之为“天乐”,《天道》篇“知天乐者,其生也天行,其死也物化。”可知“天乐”能达死生之变。

二、游心与美感经验

庄子重视无待,讲究无己、无功、无名(简称三无)。所以论说其美感经验就回避不了他“以无为本”的世界观。《田子方》篇老聃说:“达到这种境界,是至美至乐,体味至美而游于至乐,称为至人。”至美至乐是无美之美、无乐之乐,游心于美感之境,是道德修养极高的人,才能达到的境界。

这样的美感究竟是什么样的呢?《则阳》篇提出“生而美者,人与之鉴,不告则不知其美于人也。若知之,若不知之,若闻之,若不闻之,其可喜也终无己,人之好之亦无已,性也。”对崇尚“自然之美”的庄子来说,知与不知、闻与不闻并不妨碍美的本质属性。

这与道之间又有何关联呢?《知北游》篇提到“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是姑至人无为,大圣不作,观于天地之谓也”。美与天地自然悠然运化,密切相关。这种审美经验的运用,对于通达万物之道,有着指导性的作用。庄子崇尚自然之道,游心于天地万物,归本于道德。正如齧缺问道乎被衣“德将为汝美,道将为汝居”所描述的盛美之德。所以说,这种美感经验是其归心道德的形象描述。《天道》篇“淡然无极而众美从之”,达致虚无之道,万德之美自然汇集一身。《齐物论》篇的姑射山神人之喻,就是对至德之人的最佳描述。从认识论的角度而言,这种美感经验是对宇宙初始的形象化解读。“古之人,其知有所至矣。恶乎至?有以为未始有物者,至矣,尽矣,不可以加矣。”(《齐物论》),宇宙的初始是并不存在万物的。

最终美感经验与现实社会如何结合呢?庄子提出了“至德之世”的说法,《胠箧》篇提出,“子独不知至德之世乎?昔者容成氏、大庭氏、伯皇氏、中央氏、栗陆氏、骊畜氏、轩辕氏、赫胥氏、尊卢氏、祝融氏、伏牺氏、神农氏,,当是时也,民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乐其俗,安其居,邻国相望,鸡狗之音相闻,民至老死而不相往来。若此之时,则至治已。”容成氏、大庭氏、伯皇氏等时期的人民,纯朴自在,人民怀道抱德,实现了庄子治世的理想。

三、游心与艺术情怀

庄子具有艺术家洒脱超然的一面。在《逍遥游》的开篇,就展示了一个想象充沛,、离奇超绝的世界。在《庄子》一文中,最能代表庄子精神的就是《逍遥游》篇,最能体现庄子艺术情怀的也是此篇。

“北冥有鱼,其名曰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逍遥游》)

庄子游心如同一幅绚烂至极的山水画,将其艺术情怀显露无遗。世人都有游心的一面,唯独庄子将其发挥到了极致。在《至乐》篇提到,庄子妻死,静息天地,鼓盆而歌,通达乎命道。庄子通乎天命,人死如自然凋亡,随季节更替,此篇名为《至乐》,就是讨论人生快乐与生死态度的问题。世人可以快乐,在生死面前,却难以做到。庄子也有感伤的时刻,《徐无鬼》篇提到,庄子送葬,过惠子墓,从此没有对手,也没有谈论的对象了。庄子与世人一样,都有快乐与悲伤,不同的是,这是觉者的情感。

“游心”是庄子体道的具体概括,道家历来崇尚自然无为,这里讨论的艺术情怀与他的体道经验,自然有着密切的关联。道从形而上的角度来说,与情感之间并没有一定的关联。但庄子在达观天地之时,将个体情感与天地大道结合了起来。那么庄子是如何结合的呢?答案是“物我两忘”。庄子除了理性认识之外,还具有感性的特征。例如,《养生主》篇提到“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借音乐的艺术之美,形容庖丁解牛的技艺精湛,进而说明天地大道的玄妙无比。这种艺术之美与天道自然,在《天运》篇咸池之乐也有所论述,即“应之以自然”、“调之以自然之命”,“乐”使得音声之道与天道自然,产生了某种可通约性。

庄子的艺术情怀,是他的游心于天地万物的表现。这种情怀是其“游心”的产物,是有待通往无待的必经历程。在无待的发展过程中,艺术情怀是建立在有待之上的,如果没有种种的有待,庄子何以抒发他的情感呢?作为眼冷观物,心察四方的庄子,逍遥天地是他永恒的追求。妻亡而歌、友死而伤,在获得对生命的超越之后,还是依然要面对这一切。这样的极致情怀,最终在“无己、无功、无名”中得到升华与完成。

参考文献

[1]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M].北京:中华书局,1983.

[2]王凯.逍遥游—庄子美学的现代阐释[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

[3]徐克谦.庄子哲学新探—道·言·自由与美[M].北京:中华书局,2005.

作者简介:杨浩(1993年—),男,汉族,皖,硕士学历,安徽大学,专业为宗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