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婧(义乌市中医医院浙江义乌322000)
【中图分类号】R19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39-0327-02
【摘要】目的如何避免或减少因职业暴露而感染血源性疾病的发生。方法分析探讨职业暴露发生的原因、经过及防护措施。结果降低了感染与暴露,减少了职业伤害。结论保护了护士的身心健康,提高了工作效率。
【关键词】护士职业暴露暴露风险防范措施
职业暴露是指工作人员在工作中被污染有血液或体液的针头刺伤或尖锐物割伤;或皮肤、黏膜直接接触病人的血液、体液及其污染物。为保障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加强职业安全教育、落实标准防范措施,以达到减少职业暴露的发生。
1职业暴露因素
1.1针头刺伤:操作不规范:未按操作规范操作或放置锐器而导致刺伤,徒手摆放和传递各种锐器,用后的注射器针头、输液针头未按要求及时放入利器盒内,而造成损伤。
1.2接触血液:静脉穿刺时操作不当,血液顺针头斜面飞溅到采血者手上;采血结束,拔针时针头带出血液滴于采血人员手上;针眼按压不当导致血液渗出;将血液注入试管内留取血标本时,放置血标本试管歪倒或打破造成污染。
1.3接触被血液污染的物品:物品一旦被血液污染,只能用水、消毒剂擦洗而不能彻底清洗,消毒时间也不能按规定执行,不能彻底杀灭细菌、病毒。当护理人员再次接触被血液污染的物品时,有破损的皮肤极有可能被残留的细菌病毒感染。
2职业暴露的预防控制措施
2.1增强个人防护意识:医务人员是职业暴露的高危人群,而与血液长期接触的人员是最危险的人群。增强医护人员的个人防护意识是预防职业暴露的关键。定期对新上岗人员进行职业暴露安全措施及生物安全方面的相关培训,
2.2普及标准预防培训:通过宣传标准预防知识来提高护理人员行为的依从性,从而减少锐器刺伤,标准预防明确规定所有可能暴露于血液、体液的操作过程中都要戴手套,经研究证明,一个被血液污染的钢针刺破一层乳胶手套,医护人员接触的血量比未戴手套时减少50%以上,充分证明在操作及处理污物时戴手套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2.3规范操作、纠正不良习惯:安全使用锐器,改变不正确的操作习惯,规范操作流程,加强废物管理,严禁护士回套及分离使用过的针头,禁止用手直接接触使用过的刀片、缝针,规范锐器的整理和操作,防止自伤和他伤。
2.4消毒:有效的消毒对医护人员职业暴露的防护起到积极作用。工作台面、水龙头、水池、桌椅等用0.2%过氧乙酸或1000mg/L含氯消毒剂擦拭;各种实验操作后或与病人血液、体液接触前后都要进行消毒。
3职业暴露的护理措施
被针刺伤:一旦发生,应保持冷静,用健侧手立即从进心端向远心端反复挤压刺伤部位。尽可能挤出损伤的血液;用肥皂水和流动清水冲洗伤口或玷污的皮肤,伤口应用75%乙醇或碘酒消毒。黏膜暴露:应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疑为HBV、HCV、HIV等病毒暴露者,还应进行血液性传播疾病的检查和随访。应在24h内抽血查乙型肝炎表面抗原、丙型肝炎抗体、抗HIV抗体,必要时抽取献血者的血液对比,同时注射乙型肝炎免疫高价求蛋白,按1个月、3个月、6个月程序接种乙型肝炎疫苗。如需服药则越早越好。HIV感染者的血液,在被刺伤后的6周、12周、6个月、12个月分别检测HIV抗体,口服拉米夫定1片/d,同时作好登记,随访。建立意外事故登记、处理的方法和经过。
职业安全是近年来人们日益备受关注的问题,临床护士锐器伤的职业危害引发血源性潜在的危险日趋严重,护理人员在工作中必须认识到职业暴露的危害性,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将职业暴露的危害降至最低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