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生物学;名称;由来;启发
一、名称由来典例
1.姐妹染色单体。中文的姐妹染色单体是从英文的sisterchromatids直译来的。为什么英文里的要叫姐妹,而不叫兄弟?其一,是女性是生命延续的象征,代表了繁育能力(reproduce)和复制英文同一个词。因为染色单体也有复制的能力,西方科学家出于对女性的尊重,所以命名为姐妹染色单体。其二,人们通常习惯或者更喜欢用雌性的用词来描述一些事物,因为听起来更亲切。由于姐妹染色单体因为它们是复制而来,完全相同(除非发生变异),并且她们由一个着丝粒紧紧连着亲如姐妹所以命名为姐妹染色单体。与姐妹染色单体相同,其他一些生物学名称命名上也带有女性的意味,如精母细胞,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等。
2.同源染色体。高中课本对同源染色体所下的定义:配对的两条染色体,形状和大小一般都相同,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叫做同源染色体。这样的概念能够解决减数分裂的问题,但遇到这些问题:萝卜和甘蓝杂交子一代不能生育,原因是没有同源染色体;性染色体形态和大小有差异但属于同源染色体。对于这些现象用教材中的染色体概念是不能解释的。所以,对于同源染色体名称首先应注意这里的“源”是起源,而不是来源。因为如果追溯到受精卵内的每一对同源染色体,我们会发现二者的来源不同,它们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但二者在减数分裂中却能够配对,是因为二者起源相同,而不是来源相同。同源染色体的“同源”是指来源于同一个物种的染色体。从系统发育角度来讲的,在物种形成过程中,每种类型的染色体的拷贝来源相同,它们就是同源染色体。因此八倍体小黑麦就是异源八倍体,体内的染色体来自不同物种。
3.卡尔文循环。卡尔文循环(Calvincycle),又称光合碳循环(碳反应)。美国生物化学家卡尔文在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通过化学分析,阐明光合作用中碳化合物的合成过程,首次揭示了自然界最基本的生命过程,对生命起源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为纪念和表彰卡尔文伟大发现命名为卡尔文循环。卡尔文也获得了1961年诺贝尔化学奖。
4.秋水仙素。秋水仙素也叫秋水仙碱,一种生物碱,因最初从百合科植物秋水仙中提取出来,所以命名为秋水仙素。自1937年美国学者布莱克斯利(A.F.Blakeslee)等,用秋水仙碱加倍曼陀罗等植物的染色体数获得成功以后,秋水仙碱就被广泛应用于细胞学、遗传学的研究和植物育种中。
5.磷脂。磷脂最早由Uauquelin于1812年从人脑中发现,由Gobley于1844年从蛋黄中分离出来,并于1850年按希腊文lekithos(蛋黄)命名为Lecithin(卵磷脂),卵磷脂是磷脂的一种。磷脂是一类含有磷酸的脂类,普遍存在于生物体细胞质及细胞膜中,对维持细胞膜功能进而维持细胞代谢起关键作用。
6.染色体(染色质)。染色体的过程,就是用苏木素,伊红等传统染料对细胞染色,然后在显微镜(当时的显微镜放大倍数较小)下观察,只有染色体能够被染,而其他细胞质,细胞器看不到被染色,所以就把这种能够被染色的物质叫做“染色质”。由于容易被碱性颜料如龙胆紫或醋酸洋红染色所以形象得命名为染色质。生物学教材中一些细胞分裂图就是借助染色法在显微镜下拍摄出来的。
7.辅酶。辅酶是辅助酶起作用的分子,因此命名为辅酶。它们本身并不是酶,许多辅酶是某种维生素或维生素分子的一部分。例如,转氨酶的辅酶是维生素B6。辅酶也像酶一样,可以反复起作用,所以辅酶的需要量极少。
8.突触。突触(synapse)一词首先由英国神经生理学家C.S.谢灵顿于1897年研究脊髓反射时引入生理学,用以表示中枢神经系统神经元之间相互接触并实现功能联系的部位。而后,又被推广用来表示神经与效应器细胞间的功能关系部位。synapse来自希腊语,原意是接触或接点。
9.测交。测交往往用来测定某一显性个体的基因型和它形成的配子类型及其比例时选择将该显性个体与隐形纯合体进行的杂交。
10.噬菌体。噬菌体能够杀死细菌的现象在1915年由弗德里克·特沃特发现,但弗德里克·特沃特并未进行深入研究也未命名。1915年8月加拿大医学细菌学家费利克斯·德赫雷尔也发现了这种病毒,因部分能引起宿主菌的裂解,故称为噬菌体。
11.中心体。中心体是动物细胞和低等植物细胞中存在的一种重要的细胞器。由于它是细胞分裂时细胞内部活动的中心,主要负责细胞分裂过程中纺锤体的形成,在细胞分裂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并且它总是位于细胞核附近的细胞质中,接近于细胞的中心,因此定名为中心体。
12.类囊体。类囊体分布在叶绿体基质和蓝藻细胞,是单层膜围成的扁平结构,,类似囊状故形象定名为类囊体。
二、名称由来启发
笔者根据高中生物学教材中出现的若干名称由来的分析,对生物学中名称由来有以下几点启发:
1.为表彰科学家的不懈努力和杰出的表现,人们通常以其名字为该发现或发明定名,以纪念该科学家的伟大的成果。在高中生物学教材中出现许多此类名称:卡尔文循环,白洛嘉区,韦尼克区,高尔基体,孟德尔定律,哈迪-温伯格定律等。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对这类名称的由来进行简单的介绍,在生物学教学中渗透科学家孜孜不倦的探索精神,除了让学生掌握一定的生物学知识外,同时还引导学生向优秀的科学家学习,培养良好的科学品质、科学态度、科学精神。
2.从追本溯源的角度,根据一些物质或结构的来源来定名。虽然很多发现或发明在原基础上用新的证据和发现不断的补充完善,但这些名称却一直保留至今,这种做法更尊重物质本身的起源,尊重生命的起源。同样在高中生物学教材中也出现这类名称:秋水仙素,同源染色体,磷脂,激素,核酸,胡萝卜素等。这类命名有些较难根据文字本身理解名称的由来,所以教师在备课时要有针对性查阅相关资料。这样便于在教学中能够游刃有余对此类名称的由来进行简单的介绍以更好得帮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形象、牢固掌握知识。
3.根据特定的功能特点或作用机理进行定名。这种定名的方式让人们不仅能通过语言形象感受相应特征或机理,而且便于记忆。在高中生物学教材中出现:辅酶,突触,测交,噬菌体,光反应,溶酶体,伴性遗传,翻译等属于这类命名。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这些名称的语言魅力来感染学生,帮助学生深刻理解功能作用、特点。
4.根据出现特定现象或形成特定形状或位置定名。这种定名手段最直观让学生理解展示
名称的由来,形成丰富的生物学特色语言。在高中生物学教材中出现如:染色质(染色体),类囊体,嵴,等位基因,叶绿素等属于此类命名。这提醒教师在教学中准确规范传授生物学知识,这也提醒学生生物学是一门严谨的学科,专有名词很多都有其特定的涵义及范围。
5.根据人们一些约定俗成的习惯来定名,这类方式定名时更倾向于人们的喜好,同时结合生物学知识,形成一类有特色的的生物学语言。学生在学习这类名称时能不断感受生物学科的趣味性和知识性及科学性结合的特点。在高中生物学教材中出现例如:姐妹染色单体,初级生殖母细胞等。
除笔者整理的小部分生物学名称外,大部分生物学名称都有与其内涵相一致的由来,分析和了解这些由来能够帮助生物学教师更好开展教学,能够帮助学生在掌握知识同时提高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
(作者单位:浙江省苍南中学325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