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制造背景下“双师型”教师的职教能力培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2-12
/ 2

智能制造背景下“双师型”教师的职教能力培养

朱晓丽

日照市技师学院山东日照276826

摘要:智能制造是“中国制造2025”的核心,是我国实现“工业4.0”的必由之路。提高智能制造背景下“双师型”教师的职教能力,培养适合智能制造对新产业、新职业、新岗位要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劳动者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智能制造、“双师型”、能力培养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通讯技术与信息技术的高度发展,以德国“工业4.0”为代表的新的工业革命正在进行,2015年5月,国务院颁布了中国版的“工业4.0”-《中国制造2025》。《中国制造2025》以“创新驱动、质量为先、绿色发展、结构优化、人才为本”为基本方针,大力推进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为特征的两化融合和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特征的智能制造相结合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目前我国制造业还处于“2.0”和“3.0”并行发展的阶段,要实现中国的“工业4.0”必须走“2.0”补课,“3.0”完成和“4.0”示范相结合的发展道路。因此要实现中国的“工业4.0”就必须在中国制造“2025”的第一阶段完成以自动化智能制造为主要特征的“工业3.0”。智能制造是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贯穿设计、生产、管理、服务等制造活动各个环节,具有深度自感知、智慧优化自决策、精准控制自执行等功能的先进制造过程、系统与模式的总称。具有以智能工厂为载体,以关键制造环节智能化为核心,以端到端数据流为基础,以网络为支撑等特征①。

智能制造生产模式的不断发展,必然引起产业的转型与升级,对高技能人才的能力需求也有了新的变化,“双师型”教师作为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的直接承担者,其职教能力的内涵也更加丰富,研究产业转型升级下“双师型”教师的职教能力显得非常有意义。

二、“双师型”教师内涵的辩证理解

任何思维形式的概念,其产生都是有其社会历史背景的,并且这一概念不是一成不变的,是随着历史的发展的社会的变革而不断深化的。我国的职业教育理念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从新中国成立至20世纪60年代,仿照前苏联的“知识本位”教育理念,这一时期的职业教育对知识的系统性和宽泛性有较高的要求;第二阶段从20世纪60年代至20世纪末,“能力本位”的职业教育理念占主导地位,为工业化大生产培养合格的劳动者。这一时期的职业教育普遍对适应某一岗位的实践操作技能当作教育教学的重点,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的培养开始突显其重要地位。打破了原来学科型的,重理论轻知识讲解,轻实践能力培养的状态。正是在这一变化下,20世纪80年代,“双师型”教师概念开始出现,指出了职业教育教师具备专业知识、职业技能和实践能力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双师型”教师的概念经历了一个艰难的过程,现在仍在探讨之中。将已有的认识总结起来,主要有教师资格证和职业技能证的“双证书”说、教师职业素质能力与技师职业素质能力的“双能”说、教师专业技术职务和工程师专业技术职务的“双职称”说,还有“叠加”说和“双层次”说等②。这些概念的提出虽然都或多或少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但是它们是职教界对职教师资的实践探索与期待,具有历史意义与推动价值。

如今,随着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在新的职业教育体系和产业体系下,职业教育教师的素质与能力已经与“双师型”教师概念提出时不能再相提并论。从“双师型”教师概念的发展历程来看,现阶段这一概念仍将存在,但其内涵更加宽泛,在其实质上不再具有具体的指标,而更重要更具有意义的是将其看作一种标准和目标,是一种胜任工作必须具备的素质与能力,是将一直处于历史发展变化的。

三、智能制造背景下“双师型”教师的能力要求

面对着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特征的智能制造的产业转型升级要求,“双师型”教师的能力有了新的要求与变化。

1、多学科交叉融合课程开发能力。随着制造业的转型升级,低层次单一的重复操作型技术工人需求将会减少,而高层次复合型的技术技能人才将有更大的需要。先进制造技术、智能生产制造装备、信息技术、自动控制技术以及生产管理技术等的发展与交叉,新的生产岗位对劳动者的素质能力要求越来越宽厚,作为高技能人才的直接培养者,“双师型”教师应该具备以多学科知识交叉融合为显著特征的一体化教材开发能力。

2、智能实训车间建设及提升改造的能力。高素质技能劳动者只有在不断的实践操作中才能真正的培养出来,在学校构建以“做中学”和“学中做”为特色的智能实训车间实践体系是智能制造对职业教育教师的内在要求。职教师资通过对智能制造装备、工业机器人、生产管理系统、智能仓储等知识的体系的融合构建适合本区域产业发展的知识实训车间建设,一方面能为学生提供真实的实训环境,另一方面也提高了教师对智能制造系统的整体把握,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

3、产教研融合能力。创新性是智能制造的内在要求,在智能制造中小批量、个性化生产将越来越突出,因此有必要提高职业教育教师的创新能力。创新的形式有多种,包括原理上的创新、改进的创新、叠加的创新等,对于大多数教师来说,改进和叠加的创新更具有可行性。通过参与企业产品的开发与设计,将产业、教学、教研融合起来,使教师在实践中思考,在思考中创新。

4、职业素养教育能力。智能制造背景下,一项工作可能不再需要一个人来完成,而需要几个人的协作完成,新的岗位对劳动者的沟通合作能力、解决问题能力、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工匠精神”等职业素养有了更高的要求。职业教育教师应具备这种职业素养的教育能力。

四、智能制造背景下“双师型”教师的能力培养策略

在新的技术和产业发展下,职业教育教师始终保持“双师型”特色,需要在教研探究、复合创新、企业实践和教育教学等四个领域作出不断的探索与提升。

1、教研探究,以研促学,以研避倦。在知识技术更新如此快速的今天,作为为经济社会培养直接劳动者的教师,只有不断地更新知识,才能培养合格的劳动者,教研就是不断促进教师学习与进步的阶梯。同时,在职业学校广泛存在的教师职业倦怠严重影响着教师的教育教学质量,教研探究能够使教师在调研、分析、思考与写作中永葆对教育的激情,能够有效避免职业倦怠。

2、复合创新,以合求融,以创求新。开发工学结合一体化的教材,将工作过程中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相结合来实现与学习过程的相统一。在开发的过程中,教师通过企业调研将会加深对企业生产的了解,同时将新工艺新技术融合起来便于进行创新。

3、企业实践,以做代学,学做一体。开展以青年教师企业顶岗为代表的教师企业实践活动,青年教师适当安排一个学期的企业实践,从企业产品的设计、加工、检测、维护等各个环节全方面参与。同时要求其余教师每年至少完成一个月的企业实践。

4、教育教学,以人为本,立德树人。教书育人是教师最根本的任务,从某种意义上说育人比教书更重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时刻注意自己对学生职业素养的形成的影响,以促进学生良好的团结协作、自主学习等良好的职业素养。

“双师型”教师概念是一种标准和目标,具有动态发展性。“双师型”教师作为高技能人才的直接培养者需在教学研究、课程开发、企业实践以及职业素养教育等方面不断提升,以适应产业的转型升级对高技能人才产新的能力要求。

参考文献:

①机械工业仪器仪表综合技术经济研究所.对智能制造的一些认识[J].中国机电工业,2017.1

②刘猛.“双师型”教师:一个中国特色概念的语用分析[J].教师教育研究,2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