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部县人民医院637300
摘要: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对手术室围手术期患者身心健康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8例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平行对照法将其分为观察组(n=44)与参考组(n=44),参考组接受手术室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整体护理干预,观察两组围术期心理、生理变化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手术前、后,观察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明显低于参考组(P<0.05);与术前30min比较,观察组术中10min心率、舒张压、收缩压波动幅度明显小于参考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参考组(P<0.05)。结论:手术室围术期实施整体护理干预,能够缓解术前负性情绪,减少手术应激及术后并发症。
关键词:整体护理;手术室护理;围术期;身心健康
手术中的切口、麻醉以及术前恐惧等均可对患者生理、心理产生不同程度的负性影响,因此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主张在术前实施生理护理,以使患者机体在最佳状态接受手术治疗[1]。整体护理为近年来临床新型护理干预,以现代护理观为指导,依照患者心理、生理及社会精神等需求为依据提供最佳护理。为探讨围术期实施整体护理对患者身心健康的影响,笔者对我院收治的88例手术患者进行分组研究,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自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88例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知晓本次研究且签署知情同意书。按照平行对照法将其分为观察组(n=44)与参考组(n=44)。观察组:男23例,女21例,年龄18-70岁,平均(52.36±4.00)岁;其中骨折手术18例,普外科13例,妇科手术8例,内科手术5例。参考组:男22例,女22例,年龄18-69岁,平均(52.28±3.89)岁;其中骨折手术17例,普外科13例,妇科手术10例,内科手术4例。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比较。
1.2方法
参考组接受手术室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围术期接受整体护理干预,具体措施如下。(1)术前护理。术前1d,巡回护士、管床护士与主刀医生共同巡视病房,详细核对患者基本信息、检查等是否完善等。出于对疾病不了解,对疼痛、治疗效果的担忧,患者可出现焦躁、恐惧、担忧等情绪,巡视时医护人员需面带微笑,语言轻柔,保持自信的态度。询问患者对即将到来手术的感受,用自己的专业知识、经验安抚患者,使其相信现代医学技术,放平心态接受手术。鼓励患者睡前倾听轻音乐,在术前可通过呼吸调节法缓解紧张情绪。(2)术中护理。送至手术室时,医护人员要再次核对患者信息。手术室护士可亲切询问、核对患者姓名,介绍本次手术医生、护理人员及麻醉师等。在手术准备阶段,手术室内播放轻音乐,病房内保持柔和光线。手术中,对于局麻患者,可遮蔽护眼罩遮挡视线,调整手术灯的光线;术中器械、物品轻拿轻放,避免器械碰撞而加重患者的恐惧情绪等。医护交流时,规避死亡、癌症、肿瘤等词语,避免刺激患者;不谈论患者病情,避免刺激其自尊心及疑虑。术中严密观察患者面色、呼吸、心率等,及时发现异常并立即处理。术中注意保暖,及时监测患者体温。手术结束后,彻底清点缝针、纱布、器械等,合理保管手术中切除的标本;及时清除血液、药液。患者苏醒后,安抚并告知其手术很顺利,表扬患者的配合,及时询问其是否出现不适。(3)术后护理。术后2h观察无异常后,护送患者返回病房。术后48-72h内,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常规监测心电图,观察其手术切口疼痛、红肿等发生情况。告知患者家属禁食、禁水时间,保持病房内安静,疼痛明显患者适当镇痛,以保证足够、良好的睡眠。为避免术后褥疮、下肢深静脉血栓、肌肉无力等现象,术后按摩患者四肢,每次30min-1h,每天2次;定期翻身。
1.3观察指标
(1)分别与手术前、后采用SAS、SDS评分评价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变化。SAS、SDS评分分别以50分、53分作为界限,分数以上极为有焦虑、抑郁症状,分数越高则表明症状越高[2]。(2)分别于术前、术中10min观察两组心率、舒张压、收缩压变化情况。(3)记录术后切口感染、发热、肺部感染等并发症发生情况。
1.4统计学分析
分析数据软件工具为SPSS20.0,计数资料用(n/%)表示,配对用x2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表示,配对用t检验,有统计学意义(P<0.05)。
2.结果
2.1手术前、后SAS、SDS评分比较
手术前,两组SAS、SDS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观察组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参考组(P<0.05)。见表1。
表1手术前、后两组SAS、SDS评分比较
2.3并发症发生率
观察组术后1例出血、1例切口感染,并发症发生率为4.5%,参考组术后3例出血、2例切口感染、1例皮下积液、2例皮瓣坏死、1例肿胀,并发症发生率为20.5%,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手术为临床常见应激源,可引起强烈的生理、心理应激反应。现代研究证实,强烈心理应激可对内分泌、神经、免疫系统及循环系统产生不良影响,增加手术、麻醉风险。同时,受紧张、焦虑等情绪影响,患者麻醉耐受性下降,对痛阈下降。虽然手术非常成功,然而术后患者感觉剧痛,舒适度下降,而术前焦虑有极大关系。本次研究中,通过术前、后全程心理护理干预,有效疏导、缓解患者的负面情绪,达到显著效果[3]。观察组术前、后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参考组(P<0.05),此研究结果与霍福英等[4]一致,证实手术室围术期整体护理干预有助于患者心理健康。观察组术中心率、舒张压、收缩压波动幅度较不明显(P>0.05),证实通过降低心理应激反应,能够减少术中机体应激反应,提高手术耐受性。术前详细告知手术事项,术中严密配合及监测,术后及时镇痛、预防并发症,通过全面整体的护理干预,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减少了术中、后感染风险。观察组术后出现2例并发症,远低于参考组(P<0.05),证实了护理的有效性。
总之,手术室围手术期配合整体护理干预,能够显著缓解患者心理、生理应激,取得良好手术效果。
参考文献:
[1]李娜,徐长妍.手术室优质护理对急诊手术患者生理、心理的影响[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4,10(s1):106-107.
[2]刘娜.舒适护理在改善前列腺癌腹腔镜根治术患者心理状况和降低其术后并发症的作用研究[J].中国卫生统计,2016,33(2):278-279.
[3]王妍,杨娟.人格特质对个体心理性应激反应的调节作用[J].心理科学进展,2015,23(8):1453-1460.
[4]霍福英,刘书宇,李莲娣,等.手术室整体护理在妇科手术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医药科学,2017,7(9):88-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