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市第二人民医院441000
摘要:目的:观察舒张性心力衰竭(DHF)治疗中益心汤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拟取我院2016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94例DHF患者为研究对象,按临床治疗方法不同进行随机分组,取接受常规西药治疗的47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将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配伍使用中药益心汤治疗的47例患者视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治疗有效率;记录治疗前后两组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NT-proBN)水平、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89.3%明显高于对照组72.3%(X2=4.107,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观察组患者NT-proBN指标值明显偏低,LVEF相对较高,心功能分级略低,组间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t=5.141,t=6.423,t=4.102,P<0.05)。结论: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配伍应用中药益心汤治疗舒张性心力衰竭效果肯定,将中医疗法应用于该症治疗中旨在从整体上调节患者身体机能,避免药物副作用,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关键词:益心汤;舒张性心力衰竭;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心功能
舒张性心力衰竭是由左室舒张功能异常引起的临床综合征,临床多见于中老年女性。针对舒张性心力衰竭既往临床多采用常规西药治疗,随着人们对该病认识的不断提高,临床开始转变治疗方向,将常规西药治疗与中医治疗联合应用,目前在舒张性心力衰竭治疗方面临床已积累了一些经验,总结出治疗舒张性心力衰竭的经验方-益心汤。2016年3月~2017年3月在我院接受常规西药治疗的47例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加服中药益心汤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就临床治疗体会作如下报道。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我院2016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94例DHF患者,笔者采用数字随机分组法给对照实验设置的观察组与对照组各分47例。观察组有男性25例,女性22例;本组患者中年龄最小的为47岁,最大为84岁,平均年龄(72.7±3.3)岁;病程最短的为3年,最长为11年,平均病程(4.6±1.7)年。对照组分到24例男性,23例女性;患者年龄区间45~82岁,平均年龄(72.4±2.8)岁;病程最短的为4年,最长为9年,平均病程(4.3±1.5)年。两组患者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次研究纳入的患者心功能分级均在Ⅱ~Ⅳ级,入组前均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所有患者均无明显的肝、肾功能异常表现,可以服用中药且对本次治疗所用中药中的任何成分均无明显的过敏反应。
1.2方法
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方案治疗对照组患者,针对病因治疗的同时积极治疗原发病,消除疾病诱因。排除用药禁忌后予以患者服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观察患者用药后反应,发现患者无法耐受后及时更换治疗药物,可考虑应用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β受体阻滞剂、利尿剂、扩血管药物、硝酸酯类药,坚持服用4周。观察组患者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服中药益心汤治疗,该药组成方剂包括:13g白术,14g全瓜蒌,16g党参,14g桂枝,14g泽兰,17g泽泻,26g葶苈子,15g枳壳,17g茯苓,28g炙黄芪,14g郁金,11g炙甘草,16g当归。指导患者每天服用一剂(2袋=300ml),坚持服用4周[1]。
1.3疗效评价标准
根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评估临床疗效。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心功能分级改善2级或处在正常范围内,症状积分减少百分率超过70%(包括70%),主要临床症状表现基本消失判定显效;有效疗程结束后心功能分级改善1级,症状积分减少百分率超过30%(包括30%),主要临床症状有所改善判定有效;患者心功能分级在治疗后改善1级,抑或是与治疗前近似,症状积分减少百分率不足30%判定无效。对照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NT-proBN水平与左室射血分数。
1.4统计学处理
实验数据采用SPSS19.0软件处理,t检验X±S表示的计量资料;X2检验%表示的计数资料。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显效19例(40.4%),有效23例(48.9%),无效5例(10.6%),治疗有效率为89.3%;对照组显效16例(34.0%),有效18例(38.3%),无效13例(27.7%),治疗有效率为72.3%,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X2=4.107,P<0.05)。
2.2两组治疗前后临床指标变化情况比较
组间比较治疗前患者机体内NT-proBN指标水平与LVEF未见明显差异,上述比较指标组间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NT-proBN指标水平均呈有不同程度降低,LVEF呈升高趋势,观察组前述指标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数据见表1。
3、讨论
舒张性心力衰竭指的是兼具心衰症状与体征,但保留射血分数,心肌松弛性与顺应性在心室舒张期呈下降趋势的一种病症表现。左心室舒张期主动松弛能力与心肌顺应性下降影响左心室舒张期充盈导致每搏量减少,左心室舒张末期压增高继发心衰。舒张性心力衰竭属中医学“心悸”、“怔忡”、“喘证”、“心水”范畴,中医认为本脏的气、血、阴、阳虚损是心衰发生的主要原因,机体血脉运行缺乏鼓动力导致血脉瘀阻,痰、瘀、水相互勾结即形成本虚标实之证。
由党参、桂枝、茯苓、炙甘草、黄芪、泽兰、瓜蒌、郁金、当归、葶苈子、枳壳、泽泻、白术等十三味药材组成的益心汤是我院治疗舒张性心力衰竭的协定方。方中党参、黄芪主要起到补气、升阳、健脾、利水、养心之功效;白术、茯苓、炙甘草能有效改善心气,通心阳;泽兰、郁金、瓜蒌是宽胸利气,活瘀通络之良药;泽泻、葶苈子、枳壳主要起到促进水肿消散的作用。众药合用能达到补益心气、温通心阳、活瘀利水的治疗效果[2]。心室肌细胞受压后释放的NT-proBNP是客观反映心功能变化的一个可靠指标,因其半衰期较长而在心力衰竭诊断及预后评估中逐渐取代脑利钠肽。本文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NT-proBN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左室射血分数显著提高。说明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加服益心汤治疗舒张性心力衰竭有效,中药治疗通过对患者机体起到的整体调节作用而减少或避免药物毒副作用,进一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加服益心汤治疗舒张性心力衰竭是可行且有效的,该治疗方案能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表现,避免药物毒副作用,临床治疗安全性可靠,非常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夏元石,洪恩,叶爱华.益心汤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当代医学,2014,23(31):162-163.
[2]周博驰.益心汤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7,10(5):3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