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术后早期综合康复治疗促进患者功能恢复的临床疗效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7-17
/ 2

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术后早期综合康复治疗促进患者功能恢复的临床疗效分析

叶林

叶林

新疆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骨一科832002

摘要:目的探究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术后早期综合康复治疗促进患者功能恢复作用。方法将本院于2014年10月-2017年10月收治的150例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经过外科处理后自行锻炼,观察组在则在术后进行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肌力改善的总有效率为98.67%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9.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的Harris评分为(81.57±6.21)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3.25±7.82)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术后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可促进患者肢体功能尽快恢复,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早期;综合康复治疗;肢体功能

骨质疏松症主要是由于骨量流失、骨组织显微结构遭到破坏导致。特征为骨强度下降、有较高的脆性骨折风向,临床表现为易发生骨折、骨痛,属于全身性骨代谢疾病,女性更易发此病[1]。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主要治疗方式为手术治疗,术后需要长时间卧床休养,如缺乏有效的干预会增加了骨质疏松程度,形成恶性循环。此次研究将本院近三年收治的150例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作为研究对象,对早期综合康复治疗进行探析,详细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于2014年10月-2017年10月收治的150例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例。其中观察组中男26例,女49例;年龄53-78岁,平均(67.24±2.04)岁;包括14例股骨颈骨折,22例转子下骨折,39例转子间骨折。对照组中男28例,女47例;年龄49-77岁,平均(64.25±2.16)岁;包括17例股骨颈骨折;24例转子下骨折,34例转子间骨折。所有患者均为自愿参与此次试验研究,且签署了患者知情同意书。对比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无明显差异,统计学无意义(P<0.05)。

1.2方法

两组患者均行髋关节置换术,2月后引导对照组进行自我康复锻炼;观察组则在无明显疼痛后进行早期综合康复治疗,主要包括:(1)引导患者进行长收缩练习,提升下肢肌肉活动性能,锻炼持续时间为3-5s,不可锻炼过度影响肢体康复,之后放松肢体,继续收缩锻炼,1组10次,8-10组/天[2]。(2)下肢力量锻炼。取患者仰卧体位,引导患者用足跟力量,做蹬床尾运动,练习时间2min,5次/天;待患者掌握锻炼方式后,引导其自我锻炼,每天做抬腿动作5次,根据自身体能恢复情况适当增加运动强度。手术1月后,患者进行床下锻炼,可用双拐辅助行走,但注意运动强度。待患者骨髂恢复一定程度后,则可做伸展运动锻炼肌肉力量,30min/天,同时进行关节训练,时间为2次/天,15min/次。(3)对患者行X线检查,如骨折愈合程度良好,引导患者对患肢进行负重锻炼,逐渐脱离双拐,实现独立行走。在早期综合康复治疗时,对患者进行足三里和阳陵泉等穴位按摩,2次/天,30min/次,促进患者更好的康复。

1.3评价指标

(1)判断两组患者的患肢肌力,级别分为0-5级,显效为5级,有效为1-4级为,0级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2)采用Harris评分法评估患者的肢体功能情况,分值越高说明患者肢体功能越好。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处理本次试验数据,用率(%)表示计数资料,用x2检验;用()表示计量资料,用t检验。P<0.05表明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比两组患者的患肢肌力

观察组改善的总有效率为98.67%,对照组改善的总有效率为89.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所示。

2.2对比两组患者的Harris评分

观察组的Harris评分为(81.57±6.21)分;对照组的Harris评分为(63.25±7.82)分。观察组分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人体随着年龄增长,身体各项机能逐渐老化,其中骨质疏松是一种常见的骨质老化。在整个生命周期内,循环生长的过程有很多,不管是皮肤、细胞或是骨骼都需要更新换代,通常8年为骨骼的一个更新周期,在破骨细胞和成骨细胞的作用下,促使人体中发生损伤或老化的骨髂被吸收,长成新的骨骼,满足肢体活动需求[3]。

骨质疏松性骨折有自身的发展规律和发生特点,与一般意义上的骨折有所不同,尤其是高龄人群更易发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增加了临床处理难度。当前临床的骨科医生更侧重单纯骨折处理,忽视了骨质疏松症的影响,影响骨折愈合,出现急性愈合护着植入物失效等,治疗效果不显著。对骨质疏松症及并发骨折应用综合措施,除手术之外,还应进行早期康复治疗,包括功能锻炼、物理疗法、饮食疗法和运动疗法等,获得预期的治疗效果。通过早期肢体康复治疗,使收缩的肌肉定向牵拉骨骼,在矢量应力的作用下发生适应性改变,增加骨量,预防废用性骨质疏松症,促进骨折更好的愈合。

此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改善的总有效率为98.67%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9.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的Harris评分为(81.57±6.21)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3.25±7.82)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术后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可提高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患者治疗的有效率,提升Harris分值,有助于患者尽早康复。

综上所述,对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患者采用手术治疗后,加以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可提升肌力改善的有效率,改善患者肢体功能,有利于患者尽早恢复正常生活。

参考文献:

[1]季艳萍,丁庆彬,张静,等.老年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护理管理,2016,16(9):1289-1294.

[2]申克娇.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术后早期综合康复治疗促进患者功能恢复的临床疗效[J].中国伤残医学,2016,24(13):55-56.

[3]魏更生,吴京亮,吴磊.老年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患者的药物起始率及依从性分析[J].临床骨科杂志,2017,20(2):175-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