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管理护理模式在急诊科应用的效果评价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风险管理护理模式在急诊科应用的效果评价

曹静波1王红伟1次旦卓嘎2强珍2王延庆1

1北京市房山区良乡医院北京102401;2西藏自治区尼木县人民医院拉萨851300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风险管理护理模式在急诊科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6月两所医院急诊科收治的150例患者,根据患者的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75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措施,实验组患者实施风险管理的护理模式,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风险事故的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急诊科治疗的患者实施风险管理的护理模式,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降低风险事故的发生率,值得在急诊科广泛应用。

关键词:风险管理;护理模式;急诊科;效果

急诊科是每个医院必设科室,是对患者进行急救和治疗的重要场所,而且急诊科也具有很高的风险,因此,急诊科对于患者的护理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1]。现阶段,许多学者的研究课题都针对为了保证和提高急诊科的护理质量,如何及时发现和有效处理急诊科护理过程中遇到的各类风险问题。本研究选取2016年3月-2017年6月北京市良乡医院和拉萨市尼木县人民医院急诊科收治的150例患者,探讨分析风险管理护理模式在急诊科的应用效果。现将具体情况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3月-2017年6月两所医院急诊科收治的150例患者,根据患者的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75例。对照组患者中包括男性46例,女性29例,患者年龄在20-60岁之间,平均年龄(39.7±6.9)岁。实验组患者中包括男性41例,女性34例,患者年龄在22-58岁之间,平均年龄(39.2±6.3)岁。对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如年龄、性别等进行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急诊的常规护理,对其生命体征进行监测,对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巡回护理等措施。实验组对患者实施风险管理模式。(1)对于急诊科的护理人员,特别是比较年轻、缺乏经验的护理人员应该定时的进行培训,日常工作安排经验比较丰富的护士负责带教,使其可以快速的掌握急诊护理的工作;对护理人员应该加强急救相关知识以及操作技能的培训,并且对其进行考核,对于不合格的应该加强辅导,不断的学习新知识。(2)护理文件是病情变化的现场记录,护士在执行医嘱时应该根据相关记录进行实施。但是由于急诊科的工作量比较大,大多数的护理人员都对护理文件不重视,书写不规范,造成了使用过程存在误差,因此应该加强科室的文件书写,制定标准化的表格模板,对于发现的问题应该及时的进行整改。(3)对急诊科的护理人员应该定期进行相关法律知识的培训,提高其法律意识。而且还应该培养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要学会使用法律手段保护患者,更要学会自我保护,有利于维护双方的合法权益,降低风险的发生。(4)不断的加强护患的沟通技巧,良好的沟通技巧有助于急诊患者救治工作的实施,使得家属对医务人员的依从性可以加强,进而提高了治疗效果。而且医护人员在救治的过程中,应该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家属进行沟通交流,营造和谐的就医氛围。(5)急诊救治时,护理人员应该以患者为中心,针对患者的实际情况建立绿色通道,客观的告知患者及其家属疾病的真实状况,做好相应的风险评估。

1.3统计学分析

利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其中采用t检验计量资料,计数资料实施χ2进行检验,当P<0.05时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情况比较,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4.6%,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78.66%,实验组明显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所示:

3讨论

急诊科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科室,其护理风险比较高,导致这种情况的发生是由于急诊患者的疾病情况比较复杂,而且患者的基本情况也没有统一的标准,人员流动比较大,导致护理工作复杂繁重,发生疏忽和态度烦躁的现象比较常见[2]。而且由于急诊科工作的特殊性,抢救的药物以及医疗器械准备不足,等都会发生相应的风险。急诊科一般情况下收治的都是危重患者,抢救任务比较艰巨,容易发生误诊和漏诊的现象,护理工作也难免出现差错,急诊科护理的风险大量的存在[3]。

本次研究对急诊科护理工作实施风险管理,并且对存在的不安全因素进行总结,制定相应的防范处理措施,减少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这样才能最大限度的防止这些不良事件对患者及医院造成的损失[4]。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会直接影响到护理的结果,因此,要定期的对护理人员进行专业技能的培训,让护士熟练的掌握护理工作的相关知识,并且根据临床案例总结护理经验。不断的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培训其应急能力、护理操作技能等,而且要让护理人员学习情绪的控制,对待患者应该时刻保持温和的态度,这样可以有效的降低风险的发生率[5]。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4.6%,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78.66%,实验组明显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对于急诊科治疗的患者实施风险管理的护理模式,不断增强护理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可以有效的提高护理的质量,而且使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相应的提高,降低风险事故的发生率,值得在急诊科应用。

参考文献:

[1]谭仕敏.护理风险管理和PDCA管理在急诊科危重患者院内转移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19):274-275.

[2]尤照,尤辉,刘晶晶,等.探讨个案追踪法在急诊科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6,1(02):106-108.

[3]杨跃萍.浅谈风险管理在急诊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J].当代医药论丛,2015,13(23):107-108.

[4]樊国爱,刘蕊蕊,丛薇,等.护理警示标示在急诊科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6(26):187-188.

[5]黄丽英.个案追踪法在急诊科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美容医学,2012,21(16):4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