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市中医医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76
摘要:目的:观察采取不同时间给予坎地沙坦酯对非杓型高血压患者血压和左心室结构的影响。方法:将确诊的该病患者80例本试验采用随机法,治疗组及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晨服组)口服在清晨8时口服坎地沙坦4毫克,治疗组(晚服组)在晚间20时口服坎地沙坦酯4毫克,每日1次。此过程不得合用或换用其他降压药物,疗程24周。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患者的左心室结构均得到改善,且夜间给药组改善会更明显,治疗组治疗后血压昼夜节律逆转为正常杓型节律者明显优于对照组。从而推断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昼夜节律与其左心室结构重塑有着密切的关系,夜间给予坎地沙坦酯能够逆转左心室重构可能与其能够逆转非杓型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昼夜节律有关。结论:夜间口服坎地沙坦酯可明显降低非杓型高血压患者血压,并可改善高血压患者的左心室结构。
关键词:坎地沙坦酯;非杓型高血压;左心室结构
近几年我院采用不同时间给予坎地沙坦酯治疗非杓型高血压治疗,取得较好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病例选择及一般资料:
选择哈尔滨市中医医院门诊和住院的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共80例。其中男性42例,女性38例,年龄20~55岁,病程6个月~3年。
1.2诊断标准
根据《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年修订版》的诊断标准。
1.3纳入标准纳入标准(1)符合高血压1、2级诊断标准。(2)非杓型高血压患者。(3)年龄18-65岁,男女性别不限。近期(至少2周以上)未服降压药物及其他心血管活性药物,或服用降压药治疗但未达到正常血压范围。(4)自愿受试、依从性好的患者。
1.4排除标准(1)各种继发性高血压病患者。(2)妊娠或哺乳期妇女。(3)伴有严重的心、脑、肝、肾及造血系统严重疾病者。(4)伴中、重度糖尿病者。(5)伴恶性肿瘤、精神病患者。
2治疗方法
所有研究对象经安慰剂洗脱7天后开始正式入组,对照组(晨服组)口服在清晨8时口服坎地沙坦4毫克,治疗组(晚服组)在晚间20时口服坎地沙坦酯4毫克,每日1次,连用24周。此过程不得何用或换用其他降压药物。
3疗效观察
3.1检测方法及观察指标
3.1.1动态血压测量
动态血压监测指标有:24h平均收缩压(systolicbloodpressure,24hSBP)、平均舒张压(diastolicbloodpressure,24hDBP)、白天平均SBP、平均DBP,夜间平均SBP、平均DBP。
3.1.2左心室结构指标
分别在坎地沙坦酯治疗前和治疗24周后进行,每次检测前先行测量身高、体质量,计算体表面积;然后同步记录12导联心电图,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百胜SaoteMylab90)检测其左心室结构参数,常规测量舒张末期左心室内径(LVEDD)、室间隔厚度(IVS)、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和左心室质量指数(VLM)I。
3.1.3统计学处理
数据采用SPSS12.0统计分析软件处理,计数资料采用卡方(X2)检验。数据以均数±标准差表示。
4治疗结果
4.1治疗前后动态血压值比较见表1
对照组在治疗后杓型血压恢复率为17.5%,治疗组在治疗后杓型血压恢复率为52.5%,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5.讨论
在高血压患者人群中,若血压昼夜变异率小于10%被称为非杓型高血压,有研究表明,相对于杓型高血压患者,非杓型高血压更容易导致和加重左心室肥厚及舒张功能减退、脑卒中发病率明显升高、肾小球滤过率明显下降。研究还表明相对于白昼血压,夜间平均血压和左室重量指数的相关性更为明显;提示夜间血压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关系更为密切[1,2]。该因素独立于收缩压负荷以及其他危险因素。对非杓型高血压患者的治疗不仅要达到目标血压,还应恢复正常的血压昼夜节律,从而降低及延缓靶器官的损害,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3,4]
本研究证实,采取不同时间给予坎地沙坦酯会改善非杓型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昼夜节律,对照组在治疗后杓型血压恢复率为17.5%,治疗组在治疗后杓型血压恢复率为52.5%,说明选择夜间给药对血压昼夜节律的逆转要明显优于日间给药。应用坎地沙坦酯进行降压治疗后患者的左心室结构均得到改善,且夜间给药组改善会更明显,从而推断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昼夜节律与其左心室结构重塑有着密切的关系,夜间给予坎地沙坦酯能够逆转左心室重构可能与其能够逆转非杓型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昼夜节律有关。
参考文献:
[1]张源明,翠霞.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晨峰现象与靶器官损害.中华高血压杂志,2008,16(7):602-605.
[2]王文艳,周晓芳.老年人动态血压监测的相关进展.中国老年学杂志,2008,28(15):1547-1549.
[3]郭艺芳,刘坤申.高血压的时间治疗学.心血管病学进展,2005,26(5):484-486.
[4]李奇俊,高东来.厄贝沙坦对中老年非杓型高血压及脉压的作用.中国心血管病研究,2010,8(7):521-523.
注:基金项目:黑龙江省卫生厅科研课题(2014-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