泌尿生殖道支原体培养结果及药敏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泌尿生殖道支原体培养结果及药敏分析

莫家金

罗定市人民医院广东罗定527200

摘要:目的:分析泌尿生殖道疾病患者的支原体感染以及药敏情况。方法:选择我院于2018年1月-2018年6月期间收治的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1610例,所有患者均采集样本接受支原体培养以及药敏试验,观察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支原体感染情况、药敏结果。结果:1610例样本经检验,有582例呈现为阳性,检出率为36.15%,其中有418例为解腺支原体,检出率为25.96%,22例为人型支原体,检出率为1.36%,142例为解腺支原体+人型支原体,检出率为8.82%。相对比其他年龄段而言,21岁-40岁群体具有更高的感染率,而且女性患者感染率高于男性患者。药敏试验结果发现,交沙霉素敏感率为97.85%,克拉霉素敏感率为94.98%,强力霉素的敏感率为93.78%,罗红霉素敏感率为,90.19%,盐酸米诺环素敏感率为89.01%,阿奇霉素敏感率为29.78%,司帕沙星敏感率为29.67%,氧氟沙星敏感率为15.55%,诺氟沙星敏感率为8.78%,大观霉素敏感率为7.23%,林可霉素敏感率为2.78%,环丙沙星敏感率为1.91%。结论:作为诱发非淋菌性尿道炎的关键性病原体,支原体在多种抗生素方面均会产生一定的耐药性,对此,应该将支原体培养以及药敏试验纳入泌尿生殖道疾病临床检测的常规项目。

关键词:泌尿生殖道感染;支原体;细菌培养;药敏试验

支原体作为原核微生物,不属于细菌,也不属于病毒,多发于人类生殖道,基于特定环境其具有较高的致病风险,因此被临床归纳为机会致病菌范畴,同时其也是导致患者罹患非淋菌性尿道炎的关键所在。近年来,临床发生泌尿生殖道疾病的频率不断提升,同时随着耐药菌株的形成,临床用药治疗效果逐渐降低,因此,培养支原体并对其进行药敏试验,对泌尿生殖道感染临床治疗而言具有重要的影响意义[1]。基于此,笔者选择我院于2018年1月-2018年6月期间收治的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1610例,展开了如下研究: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于2018年1月-2018年6月期间收治的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1610例,所有患者均详细了解了本次研究的主要内容、临床意义,并自行签署了同意书,1610例患者中包括608例男性,1002例女性,年龄介于21岁至56岁之间,平均为(38.71±13.25)岁。经伦理委员会审批,研究可行。

1.2方法

对于男性患者,取无菌拭子置于患者尿道内,深度控制在2cm至3cm左右,停留时间控制在10s左右,然后取出,送至实验室进行检查。以常规方式采集患者的精液标本、前列腺液标本。对于女性患者,取无菌拭子置入患者宫颈内,获取宫颈分泌物,以无菌试管保存,送至实验室进行检查。

本次研究期间所用试剂源于珠海益民生物公司生产的支原体诊断试剂,共有反应杯28个,实验室使用共计三个环节,即鉴定、计数以及药敏试验。所用抗菌药物共计13种,分别为林可霉素、诺氟沙星、盐酸米诺环素、阿奇霉素、司帕沙星、氧氟沙星、多西环素、大观霉素、左氧氟沙星、克拉霉素、环丙沙星、罗红霉素、交沙霉素。所有抗菌药物在检验应用期间均取最低、最高两个浓度。

试剂置于室温环境中,参考试剂盒说明书进行规范操作,标本孵育48h左右,对培养结果进行观察,同时进行准确鉴定,并实施药敏试验。若指示孔培养基颜色最初为黄色,逐渐向红色转变,判定为解腺支原体,或是人型支原体。若指示孔显示存在人型支原体、解腺支原体生长,但抗菌药物两个浓度孔颜色均未呈现为红色,则判定结果为敏感;若抗菌药物浓度低的指示孔颜色呈现为红色,判定结果为中介;若抗菌药物两个浓度孔颜色均呈现为红色,判定结果为耐药[2]。

2.结果

2.1支原体阳性检出率分析

1610例样本经检验,有582例呈现为阳性,检出率为36.15%,其中有418例为解腺支原体,检出率为25.96%,22例为人型支原体,检出率为1.36%,142例为解腺支原体+人型支原体,检出率为8.82%。

2.2阳性患者年龄、性别分布情况

582例患者中,其中年龄介于21岁-30岁的患者共计316例,包括208例女性,108例男性;年龄介于30岁-40岁的患者共计198例,包括113例女性,85例男性;年龄介于40岁-50岁的患者共计51例,包括31例女性,20例男性;年龄就介于50岁-60岁的患者共计17例,包括12例女性,5例男性。由此可见,相对比其他年龄段而言,21岁-40岁群体具有更高的感染率,而且女性患者感染率高于男性患者。

2.3支原体药敏试验结果分析

药敏试验结果发现,交沙霉素敏感率为97.85%,克拉霉素敏感率为94.98%,强力霉素的敏感率为93.78%,罗红霉素敏感率为,90.19%,盐酸米诺环素敏感率为89.01%,阿奇霉素敏感率为29.78%,司帕沙星敏感率为29.67%,氧氟沙星敏感率为15.55%,诺氟沙星敏感率为8.78%,大观霉素敏感率为7.23%,林可霉素敏感率为2.78%,环丙沙星敏感率为1.91%。

3.讨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1610例样本有582例呈现为阳性,检出率为36.15%,其中有418例为解腺支原体,22例为人型支原体,142例为解腺支原体+人型支原体,。对比既有研究资料,数据相对较低,认为与地区差异性有关。参考研究结果可知,支原体感染多为解腺支原体感染,其次,为解腺支原体+人型支原体,人型支原体感染最为少见。而且研究结果显示,相对比其他年龄段而言,21岁-40岁群体具有更高的感染率,而且女性患者感染率高于男性患者。分析认为与男性患者、女性患者在泌尿生殖道方面的解剖结构差异性存在关联。

支原体作为微生物的一种,-内酰胺类抑制剂并不会对其产生作用,因此临床治疗多采取阻断DNA复制、降低蛋白质合成的抗菌药物,但抗菌药物使用范围的持续扩增,也增加的耐药发生率[3],本研究过程中,以不同浓度的13种抗菌药物进行药敏试验,结果发现,交沙霉素敏感率为97.85%,克拉霉素敏感率为94.98%,强力霉素的敏感率为93.78%,罗红霉素敏感率为,90.19%,盐酸米诺环素敏感率为89.01%,阿奇霉素敏感率为29.78%,司帕沙星敏感率为29.67%,氧氟沙星敏感率为15.55%,诺氟沙星敏感率为8.78%,大观霉素敏感率为7.23%,林可霉素敏感率为2.78%,环丙沙星敏感率为1.91%。其中多西环素、盐酸米诺环素均具有较高的敏感性,虽然喹诺酮类抗菌药物敏感率尚可,但近年来临床应用频率逐渐增加,因此临床不作推荐,只有耐药率<5%的抗菌药物可以作为支原体感染临床治疗的药效途径。

综上,对支原体实施药敏试验,以药敏试验结果为参考对临床使用的抗菌药物种类进行选择,可以有效减少耐药菌株,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陆鹏.475例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及药敏分析[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15(05):120-121.

[2]高尚秀,龚永平.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1008例的支原体培养及药敏分析[J].现代医药卫生,2016,32(16):2490-2492.

[3]肖淑珍,韩立中,王文奎.279株泌尿生殖道分离解脲脲原体的药敏分析[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6,36(04):546-5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