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镜与腹腔镜技术治疗胃间质瘤临床价值比较

/ 2

胃镜与腹腔镜技术治疗胃间质瘤临床价值比较

陈晓琴刘雄昌

陈晓琴刘雄昌

【摘要】目的比较胃镜与腹腔镜技术治疗胃间质瘤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我院在2012年3月到2015年12月收治的72例胃间质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按照随机方法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患者3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腹腔镜技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胃镜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胃管留置时间和术后肛门排气时间,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明显;对两组患者的进食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相比,两组无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高于对照组,但两组无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都未出现胃间质瘤的复发和转移情况。结论临床上治疗胃间质瘤,采用胃镜和腹腔镜技术都能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但是采用内镜治疗能够更好地对于直径小于3厘米的病灶进行切除,其创伤更小、恢复更快,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具有临床推广使用的价值。

【关键词】胃镜;腹腔镜;胃间质瘤

胃间质瘤在临床上会逐渐地朝着恶性肿瘤的方向发展,对于这种疾病的发展和转移无法准确的进行判断和预测,临床在进行治疗的时候,主要采用完整切除的方法为主要的治疗方法[1]。但是在临床上,对于胃间质瘤的检查,不推荐采用内镜活检的方式进行,所以对于患者的准确病理资料也很难以掌握[2]。国外有研究表明,如果患者的病灶在3厘米以下,可以首先采用内镜进行切除,然后再依据病理结果进行进一步的治疗,本研究基于此,主要分析比较胃镜和腹腔镜技术对胃间质瘤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取得满意的成效,现将主要研究情况汇报如下。

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2012年3月到2015年12月,在我院收治的胃间质瘤患者当中,抽取7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按照随机法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在对照组患者当中有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16例,患者的最高年龄为81岁,最低年龄为25岁,平均年龄为(48.6±24.7)岁;观察组患者当中有男性患者18例,女性患者18例,患者的最高年龄为79岁,最低年龄为31岁,平均年龄为(46.6±23.5)岁。所有患者经过临床检验和诊断均被确诊为胃间质瘤患者,诊断符合该疾病的诊断标准。分组以后采用统计学软件对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P>0.05,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2.方法

对照组患者在腹腔镜的辅助下进行手术,主要采用腹腔镜确定患者的肿瘤位置,之后以Endo-GIA楔形切除术进行切除治疗。观察组患者主要采用胃镜的方式进行治疗,患者的肿瘤和固有肌层之间具有较小的连接范围,所以手术中如果估计可以不采用揭穿浆膜的患者,那么为患者采用黏膜下肿瘤挖除术进行治疗。患者的肿瘤和固有肌层有连接紧密的,需要为患者采用大片切除固有肌层的方式进行,帮助患者采用无复腔镜辅助的消化道肿瘤全层切除术进行治疗。

3.观察指标

对本研究两组患者的手术治疗情况,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患者的复发和转移情况等进行观察。

4.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所有涉及到的数据均采用IBMSPSS22.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所有涉及到的计量资料均采用t值检验,组间比采用单因素方差检验,P<0.05,表示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反之无统计学意义。

结果

1.手术情况

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胃管留置时间和术后肛门排气时间,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详细情况请参见表1所示。

2.治疗情况

对两组患者的进食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相比,两组无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并发症发生5例,发生率为13.89%,对照组发生4例,发生率为11.11%,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高于对照组,但两组无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都未出现胃间质瘤的复发和转移情况。

讨论

临床上胃肠道间质瘤是一种十分常见的胃肠道系统间叶源性肿瘤,患者的发病部位一般较为广泛,其可以在任何消化道系统的部位发病,但临床上一般常见于胃部[3]。对于胃间质瘤的根治方法一般采用手术治疗,从传统的开腹手术到现在的微创手术,胃间质瘤的治疗出现了较大的改变,近些年来采用腹腔镜和内定技术对该疾病进行治疗开始广泛地应用在临床范围之内。本研究主要分析这两种治疗方法对患者的治疗效果,从本研究的结果来看,这个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留置胃管时间和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其他方面比较无明显的差异[4]。通过对手术情况进行具体的分析可以得出,采用胃镜方法对患者进行治疗,对于患者的病灶在3厘米以下得进行治疗,采用腹腔镜进行治疗存在着用时长,术中出血量较大的缺陷,而同时对患者的胃部结构也造成了一定的破坏。而采用内镜进行治疗,可以在患者的腹壁进行打孔注气,之后对患者的病变位置进行准确的定位,对患者的病变体积和性质进行直接的观察并作出确定[5],特别是在患者病灶小于3厘米以下的情况下,也能够更好的对患者进行治疗,切除患者的病灶,为患者造成的创伤较小,效果更加明显。所以综合以上分析,能够得出,临床上治疗胃间质瘤,采用胃镜和腹腔镜技术都能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但是采用内镜治疗能够更好地对于直径小于3厘米的病灶进行切除,其创伤更小,恢复更快,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具有临床推广使用的价值。

参考文献

[1]陈健,陈艳艳,许世萍,吴继煌,许燕常.腹腔镜、胃镜治疗胃间质瘤48例[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14,15(12):412-413.

[2]李冬尽.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治疗胃间质瘤的疗效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22(02):1634-1636.

[3]张旭婷,刘琪,郝雅静,靳宏星,任基伟.宝石CT能谱成像对胃间质瘤的诊断价值[J].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2015,21(04):165-166.

[4]黄力若.腹腔镜联合胃镜治疗胃间质瘤的临床应用[J].中国实用医药,2015,06(11):58-60.

[5]赫义哲,许淼.胃镜联合腹腔镜治疗胃间质瘤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5,18(23):2317-2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