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第一中西医结合医院北京100026
摘要:目的观察升阳散火汤加减治疗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的疗效。方法60例符合要求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对症替代治疗,治疗组30例用升阳散火汤加减。结果治疗组显效2例,有效24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86.7%。对照组显效1例,有效14例,无效15例,总有效率5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升阳散火汤加减治疗干燥综合征疗效较佳。
关键词:升阳散火汤;加减治疗;干燥综合征;慢性炎症
【中图分类号】R595.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5213(2016)09-0171-01
干燥综合征是一种主要累及外分泌腺体的慢性炎症性自身免疫病。由于其免疫性炎症反应主要表现在外分泌腺体的上皮细胞,临床除有涎腺和泪腺受损功能下降而出现口干、眼干外,尚有其他外分泌腺及腺体外其他器官受累而出现多系统损害的症状。中年女性多见,口、眼干燥为其常见的症状,但也可伴有内脏损害并出现多种临床表现。西医认为干燥综合征发病可能与遗传、免疫、病毒感染等因素有关,针对该病的治疗多以对症处理、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及外用替代疗法为主,疗效欠佳且副作用较多,患者依从性差。近年来使用中医药辨证治疗对本病有较好的疗效,笔者用升阳散火汤加减对干燥综合征进行治疗,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60例患者均为2012年4月—2016年3月在本院门诊就诊的干燥综合征患者,按就诊顺序依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30例,其中男3例,女性27例;平均病程13-24个月;治疗组30例,其中男2例,女性28例;平均病程12-23个月。两组患者在性别、病情程度等方面经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纳入及排除标准病例纳入标准:①符合西医诊断标准:参照2002年干燥综合征国际分类(诊断)标准[1],并排除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硬皮病等其他免疫系统疾病。②纳入年龄在18-65岁之间,知情同意,能配合检查及治疗者。③未曾使用过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或曾使用过糖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现已停用半年以上。④无药物及食物过敏体质者。
排除标准:①排除继发性干燥综合征及其他结缔组织病、淋巴瘤、艾滋病、结节病等。②合并心血管、肝、脑和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疾病者。③妊娠或哺乳期妇女。④精神病患者。⑤过敏体质者。
1.3治疗方法
1.3.1治疗组用升阳散火汤加减,基本方如下:柴胡6g、羌活6g、升麻6g、葛根15g、白术15g、防风5g、甘草6g、白芍15g、麦冬10g、生地10g、白芍10g、五味子10g、白术10g。每日一剂,早晚两次分服,12周为1个疗程,于治疗后进行指标监测及疗效评价。
1.3.2对照组给予硫酸羟氯喹,每日口服2次,每次200mg,12周为1个疗程,于治疗后进行指标监测及疗效评价。
1.4疗效性观测
比较患者治疗前后干燥综合征口眼干燥分数[10cm水平视力目测标尺法自我评分(visualanaloguescale,VAS)]:无为0分,严重为10分、免疫球蛋白G(immunoglobinG,IgG)、免疫球蛋白A(immunoglobinA,IgA)、免疫球蛋白M(immunoglobinM,IgM)等指标。
疗效标准:①临床缓解:口干、眼干等患者临床不适表现基本消失,唾液、泪液等各项相关指标均获得明显的改善;②显效:口干、眼干等患者不适临床表现均有明显的好转,患者整体情况有好转,唾液、泪液等相关指标均有一定程度的改善;③有效:口干、眼干等患者不适临床表现有一定程度的好转,患者整体情况有好转,唾液、泪液等相关临床检测指标改善程度轻微,不显著;④无效:口干、眼干等患者病情临床不适表现没有明显的好转,唾液、泪液等相关指标没有任何程度的明显好转,甚至有的患者有加重的迹象[2]。
1.5安全性观测
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观测、记录与治疗药物可能有关的不良反应。
1.6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采用均值±标准差(牙虹)表示,组间比较用单因素方差分
析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
2结果
2.1治疗前后2组疗效比较
治疗12周后,治疗组达到显效、有效、无效者分别为2例(6.7%)、24例(80.0%)、4例(13.3.%),总有效率为86.7%;对照组达到显效、有效、无效者分别为1例(3.3%)、14例(47%)、15例(4.50%),总有效率为50.0%。两组总有效率之间比较有极显著差异(P<0.01)。
2.2治疗前后症状改善情况比较
治疗12周后2组口、眼干较治疗前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4安全性检测
所有入组患者全部进行安全性检测,包括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等,治疗过程中两组均未出现不良事件
3讨论
干燥综合征是一种发病率相对较高的风湿免疫病,且近年来本病发病率有逐渐上升趋势,国际上对干燥综合征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但此病病因病机尚未明了。在治疗方面,目前西医针对该病的治疗争议较大,多以对症处理为主,在治疗上尚无特效药物。干燥综合征在中医文献中无相应的病名记载,多根据其临床表现归属于“燥证”“痹症”“燥毒”等范畴,近年全国中医痹病委员会提出“燥痹”病名,将干燥综合征归属其内较为贴切,可指导临床实践[3]在中医病因研究方面,大体有阴虚津亏论、燥毒为害论、水津失布论、虚劳致病论、瘀血致燥论等。病机虽然错综复杂,但近代诸医家看法较为一致,均认识到该病是由燥邪(外燥、内燥)损伤气血津液而致阴津耗损、气血亏虚,使肢体筋脉失养,瘀血痹阻,痰凝结聚,脉络不通,导致肢体疼痛,甚至肌肤枯涩、脏器损害的病证,多数医家在此病的治疗上采取“燥者润之”为治燥之总则,或是滋阴,或是清热润燥,而忽略了阳气对津液阴分的作用,《内经》云:阳生阴长,阳杀阴藏。这句话主要讲一年里的自然界阴阳变化的规律。由春到夏随着来自太阳的热量增多,雨水越来越多,万物愈来愈繁茂;由秋到冬,来自太阳的热量越来越少,随之雨水减少,万物的生长趋于停止,而且渐渐地凋零枯萎。用药亦是如此,补阴药物虽有补阴作用,但它也如同水谷精微一样,也必须在人体少火作用下,才能转变成人体有用的阴血津液,也只有在阳气的作用下,阴血津液才能到达全身,发挥其濡养功能。且滋阴药物性多偏寒凉也易损人之少火,少火越不足,人的阴液更不能化生。运用这一理论,笔者在临床中引用升阳散火汤加减治疗干燥综合征效果明显,升阳散火汤创于李东垣所著的《脾胃论》,本研究所用方剂则是在此方基础上加减变化,方中防风、葛根、升麻、独活、羌活、柴胡等为质空、气轻味薄之风药,具有升清阳而降浊气之功效,除葛根外其余诸味用量不宜过大,只取其升清阳之效,而避其耗散之弊,同时白芍、甘草既可酸甘化阴,又可防前药升散太过,而麦冬、五味子则为滋阴之味,可借升散之剂上行于头目,恰似蒸云布雨,使津液得到布散,诸症状得以改善。
而本研究证实以升阳散火汤加减治疗干燥综合征证疗效显著,经过12周的治疗后患者口干、眼干分数较前有显著改善,且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实验室指标方面,治疗组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故从阳治阴入手,运用中医取象比类的思维,发挥中医学辨证论治的优势为本病的治疗增加了一条好的思路。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干燥综合征诊治指南(草案)[j].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03,7(7):447.
[2]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S].北京:中国中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124.
[3]路志正.治痹心得[C].//首届国际中西医结合风湿病学术会议.2004:3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