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石市大力发展健康产业的思路与研究

/ 4

黄石市大力发展健康产业的思路与研究

熊青青1余进2

熊青青1余进2

【摘要】黄石市作为一个老工业城市,目前正面临着矿产资源资源储量大幅下降、资源逐步枯竭、产业结构不平衡发展、发展空间受限、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的难题,在当前国家大力倡导并扶持发展健康产业等未来新兴产业的大环境下,我市在坚持已有战略的同时,可综合环境、资源和产业优势,加快产业转型并大力发展健康产业,进行合理规划和重点建设,加大保障力度,力争“黄石梦”早日实现。

【关键词】发展;健康产业;思路与研究

黄石市是一个典型的资源型城市,它主要因矿而生、因矿而兴、因矿而兴【1】,是全国第六大铜矿基地和十大铁矿基地之一,硅灰石储量世界第一。但是由于矿产资源的不可再生性,黄石逐渐成为典型的资源枯竭型城市,各种伴生问题陆续涌现,城市发展陷入困境。推进城市产业创新,从传统产业结构向现代产业收结构转变,大力发展健康产业已是必然趋势和正确选择。健康产业是一个有着巨大市场潜力的新兴产业【2】,我市在坚持已有战略的同时,应综合我市环境、资源和产业优势,加快产业转型并大力发展健康产业,进行合理规划和重点建设,加大保障力度,力争“黄石梦”早日实现。

发展健康产业的资源优势

1.医疗服务体系健全。医疗机构门类齐全,集医疗、急救、教学、科研功能与一体,建立了覆盖市、县(市)区、镇、村的四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形成了由公立、民营、企业医疗机构共同发展的多元办医格局,可及性较好。

2.医疗资源较为丰富。我市医疗机构总量、千人病床数、千人医师数、千人拥有护士数等指标处全省前列,全市有博士研究生27人,硕士研究生415人,正高职称278人,副高职称1123人。全市共有医疗卫生机构1120家,床位数14238张,从业人员20867人。其中二级以上医院27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1068家,公共卫生机构12家。医疗卫生机构总资产44.6亿元。2014年,全市各级医疗卫生机构总收入达39.88亿元,全年卫生总费用达到37.9亿元,卫生总费用占GDP比重3.1%。

3.中医中药空间巨大。学术方面,我市有专门中医中药研究机构黄石市中医研究所。有《时珍国医国药》杂志已成为国内乃至国际上研究李时珍医药文化的重要刊物,是国家中文核心期刊,美国《化学文摘》统计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机构方面,全市共有中医医院3所,其中三级甲等中医医院1所,二级甲等中医医院2所。品牌方面,推拿科、儿科为国家级重点中医临床专科,针灸科为国家重点专科建设单位,人才方面,拥有湖北省中医特级大师1名,获评省、市级名中医13人,有中医博士3人,硕士研究生45人,中医高级职称187人。

5.生物医药基础良好。远大富驰药业生产的牛磺酸,其规模、质量和成本指标的竞争力在国内同行中名列前茅,是全国乃至全球最大的牛磺酸生产基地。远大飞云药业已建成以抗肿瘤药为主,以天然植物药为特色的药物生产基地,其生产的注射用羟喜树碱、抗病毒口服液、新生化颗粒,在全国有较高知名度。湖北芳通药业生产的双烯系列产品,已成为行业内质量好、出口量大的龙头企业。黄石世星药业生产的琥乙红霉素年产50吨,销往上海、北京、四川等地,国内市场占有率约20%。劲牌生物医药已致力于探索传统养生文化与现代生物技术的融合,专注于植物提取物、中药饮片、保健品等的研发、生产及销售。拥有遍布中国地道产区的6900亩共12个药材GAP及直供基地,以及国际领先、国内一流的中药现代化研发平台,年处理中药材可达5000吨,精制饮片1000吨。已开发出枸杞多糖、葛根素、齐墩果酸三个提取物产品和韵太胶原蛋白浓缩果饮、冬虫夏草饮片、冬虫夏草胶囊、清心舒、活能本草等保健产品,以及中药饮片、胶囊、片剂、颗粒等系列普通保健品。《枸杞活性多糖制备方法》和《茯苓脂溶性成分的指纹图谱检测方法》两项专利荣获国家知识产权局发明专利。湖北华源世纪药业生产的苯甲酸利扎曲普坦片系独家品种,已成为治疗头疼的国内同类药物用户首选产品。黄石卫生材料药业是全国最大的硬膏剂生产基地,是精制海马追风膏、麝香壮骨膏、疮疡膏的国家标准制订单位,先后荣获中国国际专利与名牌博览会金奖、全国首届中成药健康杯等多项殊荣,部分产品在美国FDA和香港卫生行政署进行了注册。我市膏药生产具有很好的基础,硬膏剂产品享誉国内外,八十年代辉煌一时。黄石膏药生产企业还有力康药业、燕舞药业、奇灵药业,产值年年翻番。华润三九(黄石)药业是鄂东地区规模最大的中药制药企业,年提取药材量可达1800吨,主要产品有国家二类新药(中药)泰脂安胶囊,国家中药保护品种雷公藤片,以及大活络丸、小金丸、麻仁丸、六味地黄丸等系列古方丸药。朗天药业(湖北)有限公司拥有现代化中药生产线,年生产丹参和血塞通滴丸40亿粒,市场空间巨大。湖北威士生物药业生产的五参芪口服液,杜仲补腰合剂均为全国独家生产中药保护品种,其生产的骨肽注射液、眼氨肽注射液具有很强的市场竞争力。

6.保健酒类知名全国。劲牌公司已经成为全国最大的保健酒基地,目前国内最大的小曲酒生产基地,是全国保健酒协会会长单位。拥有国内最大、最先进的350亩保健酒工业园和930亩小曲原酒生态园,以及遍布全国地道产区的9000余亩中药材种植基地,年产保健酒的综合能力达16万吨。新研制的毛铺老酒、毛铺纯谷酒、枫林纯谷酒等“减少肝损伤功能白酒”系列产品,填补了国内空白。

7.药师道场引领禅宗。东方山弘化禅寺引领鄂东禅宗,将打造成为中国佛教的第五大名山。与我市隔江相望的是被尊称为“医圣”和“药圣”李时珍故里的蕲春。禅医理念相通,药“佛”与医“圣”相互呼应,禅医禅药文化催生健康之谷、产业之城。

8.山水园林得天独厚。黄石素有“半城山色半城湖”的美誉,是国家山水园林城市,随着环大冶湖生态新区建设蓝图的铺开,黄石将成为鄂东乃至全省、全国最美丽城市之一,打造绿色生态、养生宜居、宜商宜游的健康产业之城。

9.区位优势相得益彰。我市位于江西、安徽、湖北三个中医中药大省交汇处,承东启西、汇通南北,道路纵横,交通便利,生产和物流、人流成本低。系武汉城市圈副中心城市,城际列车互通,黄石健康产业与武汉光谷生物城对接,相辅相成,同时为武汉城市圈乃至三省民众的高端医疗、养生保健、烧香礼佛、旅游度假提供了好去处。

大力发展健康产业思路

1.弘扬中医药文化

集中发展以弘扬传统中医药文化、彰显中医药特色为主题,集中医疗、养生康复、药物膳食、健康旅游、中医药美容、颐养护理为一体的高端中医药养生康复体系,提供中医药精品特色服务,促进健康产业发展。建设重点项目:一是建设华中地区中医药养生中心。运用艾灸、药膳(食疗药膳、汤膏滋补、素食斋养等)、药浴(矿泥浴、温泉浴、中药浸浴等)、刮痧、拔罐等自然疗法开展养生保健服务,开展中华武术、气功等运动养生,开发中医药抗衰老、养颜护肤生发、减肥减压、芳香SPA水疗、瑜伽等生理美容养生。二是打造“中国保健酒之都”。利用劲牌有限公司是全国最大保健酒基地和全国保健酒协会会长地位,打造“中国酒文化博物馆”、中国保健酒交易中心、“世界名酒展示中心”等。三是与湖北中医药大学、蕲春县合作,共同建设李时珍医药学院。设立湖北省中医药技能培训中心,弘扬李时珍文化。四是建设湖北省中医药文化博物馆。内设中医药发展史、中医经典著作陈列、中医诊疗器具、古代医学家蜡像、珍贵医学文物、中医中药刊物、药物标本和道地药材、药物甄别方法、中药炮制加工体验等展厅。五是建设中医药健康主题公园。以道路和溪流模拟人体经络布局,与金、木、水、火、土五个特色区相通。五区对应人体五脏,分别介绍相应脏器的养生方法。游客可以在山石溪流、亭廊叠水、中草药植物营造的养生氛围中放松身心,还可以在药房茶社品尝药茶,在养生坊听专家讲养生知识,体验养生器械,听养生音乐。此外,还设有针灸铜人、24节气地雕、养生长廊等特色设施。六是建设华中地区颈肩腰腿痛中医推拿诊疗中心(康复中心)。发挥市中医院推拿科、针灸科全国中医临床重点专科的影响力。七是支持《时珍国医国药》品牌创建。将其打造为研究和传播中医药文化的第一品牌杂志。八是设立中医药博士黄石工作站。常年聘请湖北中医药大学、省中医院中医博士以及国内知名专家教授轮流坐诊。

2.发展生物医药产业

一是建设生物医药产业园。进驻生物工程技术(基因药物、人用疫苗、干细胞技术、组织工程技术等)、药物制剂生产企业。以世星药业、湖北芳通、远大飞云为班底,打造“全国激素原料和新型抗癌药物生产基地”。二是建设鄂东医药物流中心。开辟鄂东医药商业特色街,设医药和健康产品贸易区、医药和健康产品仓储物流区、医药和健康产品批发交易与产品展示区、医药电子商务区。三是建设“中药现代化制剂中心”。组织医药企业与湖北中医药大学开展深度合作,共同打造生物医药和中药创新研究平台,共同开发现代中药,共建“中药现代化制剂中心”。四是打造“中国膏药之乡”。整合我市膏药企业,形成良性互动、抱团发展的局面。五是建设功能性食品、化妆品、保健品工业园。大力引进王老吉等功能性饮品、食品、化妆品及日常维护用品知名生产企业入驻。六是建设医疗器械工业园。引领医疗设备、检验试剂、医疗耗材生产、经营企业入园。

3.开展康复保健服务

一是建设鄂东儿童保健康复中心。开展保健咨询、遗传优生、疾病筛查、心理卫生、营养不良、多动症、低体重儿、脑瘫康复、口腔正畸、弱视矫治等服务。二是建设鄂东妇女健康维护中心(月子中心)。围绕妇女青春期、围婚期、生育期、围生期(孕前期、孕期、分娩期、产褥期、哺乳期)、围绝经期及老年期的各项保健,以及个人健康状况的监测、评估、美容、塑形、康复的需求,发展高端服务【3】。三是建设鄂东地区生殖服务中心。运用人类辅助生殖技术,为不孕不育及失独家庭提供生殖服务、优生优育服务。四是建设鄂东地区心理健康维护中心。为日渐增多的精神疾病患者提高优质心理干预、健康指导和康复服务。五是建设鄂东地区职业病康复中心。为职业病患者的早期预防和后期康复提供疗养场所。六是建设鄂东地区高端养老护理中心。为老年人提高融康居养老、健康护理、送终安葬等全过程、全方位服务。七是建设企业家健康服务俱乐部。为企业家提供高效、优质、全方位的个性化健康指导、就医帮助及运动健身和休闲场所。

4.实施全民健康管理

建设鄂东地区基因检测中心,引进高端体检中心、健康管理公司以及大型游乐场,建设体育运动场馆,完善体育运动设施。同时坚持推进健康促进社会化,将防病关口前移。从经济学角度,投资“防”要远比投资“治”更具成本效益,更能保护生产力。绝大部分疾病能够实现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以免后期产生较大的医疗费用甚至是“人财两空”境地。健康消费支付来源主要是个人、政府或商业保险[4]建议拿出一部分医保和新农合资金,实施全民健康体检计划,提供多样化健康体检服务包,满足不同层次需求,从而减少更多的财政支出,有效地降低医疗支出【5】。并以此建立健全全民健康档案,实现从治病向防病、从坐诊向巡诊的转变。

5.推进健康产业信息化

通过建立规范化的城乡居民健康档案为切入点,开展完成医疗、预防、保健数据及管理数据的采集、存储和共享,做到全市医疗卫生信息互联互通【6】,实现大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之间健康资料、远程会诊、教学等信息网络化,并与医保、社保、民政等信息对接,实现全市信息资源共享。

大力发展健康产业的建议

1.加强组织领导。建议成立我市健康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科学地制定好健康产业的发展战略规划,指导我市健康产业的精准定位与科学发展。建立联席例会制度,定期反馈情况,有效协调、推进、落实发展规划的相关工作。

2.支持行业协会发展。支持行业协会发展,充分发挥和强化行业协会的重要功能。鼓励和扶持行业协会积极参与到健康产业管理体制中来,承担起相应的职能,协助政府推动健康产业的创新发展。

3.放宽市场的准入门槛。要建立公开、透明、平等、规范的健康服务业准入制度,对于法律法规没有明令禁入的领域允许向社会资本开放,对于能对本地资本开放的领域也要向外地资本开放,民办非营利性机构享受与同行业公办医疗机构同等的待遇;要建立健全各类健康服务机构的设置标准和准入制度,对于一些不合理的规定应加快清理及取消,对非公立医疗机构和公立医疗机构在市场准入方面、重点专科建设、学术地位、等级评审、技术准入、运行监管等方面实行同等对待的政策,放宽对营利性医院的数量、规模、布局以及大型医用设备配置的限制,同时鼓励医疗机构通过技术、管理、品牌和资金等多种形式合作合资,加大向预防、保健、护理、康复等领域及延伸健康服务产业链的投入发展。

4.加强规划用地保障。要加强发展健康产业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规划的有效衔接,统筹保障医疗等健康服务业发展用地需求,新建居住区和社区等要按规定在公共服务设施中保障医疗等健康服务业相关设施配套。支持在符合城乡规划、消防、停车等要求的前提下,利用现有空闲的厂房、办公建筑等兴办医疗机构。加大对民营医疗机构的扶持,支持符合条件的营利性医疗机构重大项目优先争取纳入市重大产业项目库,争取市级在项目落地后按规定给予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奖励。

5.完善财税价格政策。制定市级健康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推动健康产业基地、项目建设和企业培大育强。符合条件提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非公立医疗机构,其专科建设、人才队伍建设纳入财政专项资金统筹范围,符合条件的非公立医疗机构纳入区域专病中心建设范围。营利性医疗机构提供医疗服务取得的收入免征营业税。对营利性医疗机构取得的收入,直接用于改善医疗卫生条件的,自其取得执业登记之日起,对其自用的房产、土地3年内免征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对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建设免予征收有关行政事业性收费,对营利性医疗机构建设减半征收有关行政事业性收费。清理和取消对健康服务机构不合法、不合理的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非公立医疗机构的服务收费实行市场调节价,在基本医保范围和标准内可由医保予以支付。

6.营造良好人才环境。支持高等院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开设健康服务相关专业,指导有关学校开设健康服务选修课程,鼓励社会资本举办职业技能培训学校,规范并加快培养护理员、家庭服务员、养老护理员、药剂员、心理咨询师、公共营养师、育婴师、按摩师、康复治疗师、健康管理师、健身教练、社会体育指导员、健康旅游引导员等从业人员,培养壮大卫生职业经理人队伍。深化医疗卫生人事制度改革,推动卫生技术人员保障社会化管理,逐步建立卫生技术人才市场,变身份管理为岗位管理,将不同所有制医疗机构卫生技术人员纳入统一社保管理。加快建立科学的医疗评价机制和符合行业特点的人才培养、人事薪酬制度。落实医师多点执业政策,推进副高以上职称、重点或紧缺专业医技人员的自由执业试点。

7.重视社会健康教育,培养中医中药养生、保健理念。建议建立健全健康教育网络,大力营造健康宣传教育的氛围。如各部门、企事业单位、街道、社区设立各自的健康教育宣传栏,电视台、电台、报社等大众媒体机构应加强健康知识的宣传力度,开设健康知识专题节目,在主要版面、黄金时段刊登、播出。疾控中心提供宣传内容,媒体应免费给予宣传。通过宣传和教育,提升全民健康观念。政府在支持我市中医中药发展的同时,充分发挥中医药的保健功能研究与开发利用,培养全民健康的养生、保健理念,并促进中医药在健康产业上带头作用的发挥。

参考文献

[1]梁明,黄石市作为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经济转型研究[J],企业导报,2010年第5期

[2]贾让成、李龙,健康产业作为长三角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研究[J],卫生经济研究,2013年8期总第316期

[3]宫洁丽、王志红,国内外健康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J],河北医药,2011年第14期

[4]周绿林、李绍华,医疗保险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5]黄建始,美国的全民健康管理,中国医疗前沿,2007

[6]陈亚光,我国健康服务业经营模式创新研究[M],经济管理出版社,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