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莫旗民族实验小学闫丽华
随着新课改的实施,语文教师在教学理念上有着很大的转变,在教学设计上也在绞尽脑汁的改进。尤其能够重视语文教学最根本的、最本质的,也是最重要的环节,那就是文本解读。然而,针对语文教材中一篇篇的经典文学作品,我们应该如何解读文本,才能有效达成新课程的教学目标呢?
1了解自己,提升基本素养和文学功底
教师只有在不断的学习中,储备较浓厚的文化底蕴,达到较高的思想境界,才能在文本解读中具备正确的、合乎作者语言动机的、顺应学生认知的基本解读;才能在语文教学中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者的和谐统一起来,达到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目的。正如著名特级教师孙双金所说:“上好语文课,解读文本是首先步。”可见,解读文本对教师的要求很高,因为教师对文本解读能走多远,学生的理解就能走多远。教师的深度决定着学生的高度。
2走近作者,了解时代背景,深入文本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文字是一道桥梁,桥的这边站着读者,桥的那边站作者。通过这一道桥梁,读者才会和作者见面。不但会面,并且会了解作者的心情,和作者的心情相契合。”如《落花生》一课教学中,学生在对重点句“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理解时。有的学生认为:像苹果和石榴那样的人不但外表光鲜而且也有实用价值,与落花生相比更招人喜欢。此时,教师对学生既不能盲目批评又不能无原则地赞扬。为了把握文本所倡导的主旋律,只有让学生了解作者的生平以及此文的时代背景。作者许地山(1893耀1941)笔名就叫“落华生”,他取这个笔名,说明他崇尚“落花生”的精神:生长在泥土里,不好看,但是很有用,词浅而意深。作者在生活中,正是这样,追求多做贡献,做有用的人,而不计报酬。这样有了和作者及时代背景的交流。使学生走进作者的心灵,拉近了时代差,触动学生对文本的解读。他们真切地了解到在那水深火热的旧中国,多少工作者为救国藏而不露,只讲奉献,和讲体面相比,更重要的是什么?这样,在文本解读时学生获得了正确的价值观取向,与作者产生共鸣,与文本进行深层次的对话。我们在讲台上便多了许多底气和自信,课堂教学更是多了一些深刻,多了一分灵气。
3走进文本,感悟语文魅力
文本解读就要“循文思质,因文释道,因道悟文”。让文本的“文、道、质”同构共生,走进学生的心灵。那么师生就要做到涵咏文本———沉浸到文本中。
3.1抓重点词句,找准教学切入点。在细品文本时,作者为什么会用这个词、这个句等?都要细细地去揣摩其中的奥妙所在。发觉文本的核心价值,方能深刻体会文本的意蕴。例如在教学《草船借箭》一文时,王崧岩老师独具匠心地抓住诸葛亮的“三笑”(笑曹操不敢出兵;笑鲁肃不明白自己的意图;笑自己胸有成竹。)来诠释文本。从而使学生通过一个“笑”字了解诸葛亮,了解全文。真是牵一发而动全身!
3.2品读文本的情。刘勰在《文心雕龙》中写道:“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这句话揭示了文学作品表达了作者的真情实感。因此我们在阅读教学中要带领孩子们走进文本,仔细品读、研读文本,被文本所表达的情感动、折服后才能引领学生与文中人物“相视”、“相融”,才能更准确的体会人物情感,触摸作者情思,拨动学生的情感之“弦”。如《葡萄沟》一课,赞美新疆吐鲁番的景美物丰,鉴于学生对此地比较陌生,在品读理解中难以产生共鸣。为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文本平等对话。课前教师让学生搜集葡萄沟的图片资料,通过交流展示、直观感受,学生被葡萄沟的美所陶醉。这样,再到文本中走个来回就能够入情入境。
3.3把握文本结构,品味精妙构思。选入教材的文本,都是一些经典名篇或文学作品。其写作技巧堪称匠心独运。因而提炼教材中的写作技巧并指导学生运用显得犹为重要。叶老说得好,“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可让学生仿写、续写、改写、扩写、缩写、对比写等,使学生真正掌握作者遣词造句、表情达意的方法,从而提高习作水平。
4跳出文本,与文本深度对话
在文本解读中,教师只是起到引领的作用,因此预设的话题既要有较宽的覆盖面,不易零打碎敲;又要注意话题的启发性,避免照本宣科;最好是话题的“空白度”大而多解。有利于学生自主开垦文本的处女地。走出文本、超越文本,形成生成课堂教学。
例如在执教《江雪》这首诗时,柳宗元复杂的内心世界在文字表面是无法参透的,在了解他写此诗时的时代背景后提出:蓑笠翁无言独钓,假如你是柳宗元你有话对谁说?说什么?学生回答柳宗元对自己说;对当时的社会说;对亲人说等,学生们“翱翔蓝天”般地表达出自己的想法。在回答的过程中升华了对文本的理解,跳出文本与作者、文本进行了深度对话。
总之,文本解读要把握好度,既不能浅尝辄止达不到教学效果;也不能强求个性解读而曲解误导,脱离文本;更不能因大量的材料补充而冲淡文本本身。文本解读永远是语文教师不能言尽的话题。正如叶老所说:“用情感去感染情感,用心灵去点燃心灵,用生命去感动生命。这是我们解读文本所追求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