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生活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05-15
/ 1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生活化

张全英

吉林省通榆县八面学校(137200)张全英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小学教育中的思想品德教育有了新看法、新要求,在小学教育中,要加强对思想品德的教育,不断提高学生的自我素质,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和社会责任意识。教育是生活,同时,生活也是教育,在日常教育过程中,要不断引入社会现实,加强对小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从而培养出有利于我国未来发展的接班人。因而,我们在进行教学时,应当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作为重要的目标,将品德与社会引进课堂,让课堂面向社会,充分发挥“小课堂、大社会”的作用。

【关键词】小学课堂品德与社会生活化

1联系实际,引导学生健康安全地生活

在小学一年级《品德与生活》教材中编排了“我们的校园”主题活动。教材用半个页面呈现了一组校园生活场景,有教师办公室、医务室、门房、厕所、饮水处、大队部、图书室。一旁的小兔贝贝说着:试着和同学一起找自己学校里的这些地方。每找到一处给自己奖励一朵小红花。很显然,教材直接传递给我们这样的信息,通过“找一找”等教学活动,引导刚入学的小学生尽快熟悉学校的环境。在课堂教学中,很多老师也是这样做的。小伙伴们也很快地找到了校园里各处地点试着想一想,教学真的就这样圆满结束了吗?我们都知道,当上这节课的时候,孩子们对厕所等与他们校园生活紧密联系的地方早已知道了。我们的课堂教学对学生生活的引导与提升到底体现在哪里呢?或者说体现得充分吗?其实,仅仅找到这些地方还不是教材所要传递给我们的完整的意思。对照《课程标准》我们不难发现,“熟悉学校环境,能利用学校中的设施解决自己的问题。”是“内容标准”中“健康安全地生活的具体要求。在教材中,图画、照片等是教材主要的“语言”形式,其实教材所要表达的还有很多“言外之意”。如果说图画照片等呈现的贴近学生现实生活的场景是教材所要表达的显而易见的意思的话,那么探究“言外之意”则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使用好教材的重要环节。像教材中所呈现的那紧闭着的写着“男女”的厕所大门一样,刚入学的孩子知道厕所在哪里固然重要,但一年级的新生会上厕所吗?有谁推开那扇门指导他们会用、用好厕所里的设施呢?这就是一个盲区———学生生活中急需指导与关心的关键所在。当我们“推开那扇门”,进入孩子们的天地时,会发现那是一个大有作为的天地,我们的《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的价值在那里有很好的体现。

2教学方法生活化

2.1“游戏活动”多一些。对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学生来说,“活动”无疑是提高教学效果的最有效途径之一。那么,在品德与社会课教学过程中如何才能让学生“动”起来呢?游戏当然是最好的办法之一。游戏适合儿童年龄特点的一种独特的活动形式,是一种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进行的一种活动通过游戏能使儿童的身心得到很好的发展。实践证明,让学生在游戏中明理,效果是很好的。

2.2“自我表现”多一些。唱唱跳跳可以起到调节课堂气氛的作用,也是为学生创设条件,提供给学生展示自我的舞台。课堂上学生在唱唱跳跳的过程中,必定涉及到音乐。音乐能陶冶人的心灵,并使人的习惯于真正的愉快。一段轻快的音乐往往能使学生感到愉悦,并在不知不觉中激发起学生向真、向善、向美的情感。

2.3“自主活动”多一些。在《品德与社会》的课堂上,我经常设计一些让学生自主活动环节,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参与性”。如《拥抱秋天》,上课时,我减少对学生的说教,而是让学生动动手。贴贴画画是低年级学生喜欢的动手形式。我就让学生在卡纸上画一画心目中的秋天是什么颜色;捡片树叶,让孩子们合作做树叶贴画,一枝独秀也好,繁“叶”似锦也罢,都是学生思维火花的迸发。我设立了“最佳创意奖”,“最佳色彩奖”,“最佳合作奖”等,几乎每个孩子都能获奖,这些手段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激发了学生热爱自然,探究自然的兴趣,同时,也是对学生审美情趣,动手能力的培养。

2.4“激励措施”多一些。《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活动是师生的双边活动,师生的内在潜力的激发,有赖于一定的激励。

为了使教师与学生,教与学始终处于积极定势,必须坚持激励性评价的教学原则。因此,在品德课上,我对学生课堂上的不同表现、不同见解,尤其是不同的学习习惯都予以恰如其分的评价,使每位学生能有成功的体验,同时作为老师的我,也能从中分享到成功的喜悦,从而产生师生、生生间和谐、愉快的心态,达到交流和沟通的目的。如“你真棒!”“连这你都知道,真不错!”“慢慢说,你行的!”同时,一些体态上的评价:如:点点头,拍拍肩,竖竖大拇指,拍手鼓鼓掌等也能起到口头语言难于表达的效果;还有通过适当的物化评价。积极肯定的激励性评价,不仅推动了教学活动有序地开展,而且让学生在活动中认识发现自我的价值,去“寻找最佳最美的我”,相信“好学生”定然会越来越好。

总之,生活化的活动和实践是儿童认知发展的关键,儿童只有在环境中活动,才能触摸世界、感知万物,才能实现认知结构的完善与发展。通过向生活开放,向现实开放,让学生到生活中去活动、体验、内化,才能促使其道德认识的深化,形成较为稳固的道德观点与信念,并以此来指导、规范和约束自己的道德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