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州市新田县人民医院 湖南新田 425700
【摘要】目的 分析研究胆道CT联合MR胰胆管水成像诊断肝外胆管结石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01月至2019年01月期间在本院就诊的94例肝外胆管结石患者开展此次研究,均分为参照组(n=47)给予胆道CT诊断和研究组(n=47)给予胆道CT联合MR胰胆管水成像诊断,比较两组的阳性率和结石直径小于8毫米患者的检出率。结果 参照组诊断的阳性率(68.89%)显著低于研究组(88.89%),(P<0.05),参照组结石直径小于8毫米患者的检出率(64.00%)显著低于研究组(92.00%),(P<0.05)。结论 在肝外胆管结石患者诊断的过程中应用胆道CT联合MR胰胆管水成像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较高,能够为患者的治疗提供可靠的参考,具有推广价值。
【关键词】胆道CT;MR胰胆管水成像;肝外胆管结石;临床应用价值
临床上常见的疾病类型之一就是肝外胆管结石,在胆系结石中此类型的结石的发病率较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患者的治疗效果[1]。导致患者发病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患者存在不良的饮食习惯,患者出现炎症或者是出现寄生虫感染都会增加患者出现肝外胆管结石的几率。准确的诊断是非常重要,尽早的诊断能够为患者的治疗提供有效的参考,有助于患者治疗效果的提高[2]。胆道CT和MR胰胆管水成像诊断都是现阶段临床上应用较为广泛的诊断方式,能够获得较为理想的诊断准确率。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01月至2019年01月期间在本院就诊的94例肝外胆管结石患者开展此次研究,均分为参照组(n=47)和研究组(n=47)。其中参照组男性患者和女性患者分别为27例和20例;年龄区间为25岁至79岁,平均年龄为(53.26±3.14)岁。研究组男性患者和女性患者分别为25例和22例;年龄区间为24岁至78岁,平均年龄为(53.97±3.47)岁。两组患者的性别和年龄资料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1.2.1参照组
该组患者给予胆道CT诊断:在诊断前6个小时患者要禁止食用任何食物,在检查开始前患者服用温水,600毫升左右,然后对患者进行检查,对相应的参数进行设置,层厚为5毫米,管电压设置为120千伏,管电流设置为200mAs,层距为5毫米,对患者进行常规扫描,完成常规检查后为患者注射碘海醇,采取静脉注射的方式,然后为患者进行多期扫描。扫描完成后对患者的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
1.2.2研究组
该组患者给予胆道CT联合MR胰胆管水成像诊断:该组患者胆道CT检查方式与参照组相同。MR胰胆管水成像诊断开始前4个小时患者要禁食,在检查的过程中患者采取仰卧位,设置相应的数值,层厚在1毫米至2毫米之间,间距为0,矩阵至少为224×384,TE大于或等于500ms,对患者检查结果的成像进行分析,得出最终的诊断结果。
1.3观察指标
以患者手术的结果作为最终诊断标准,两组患者都有45例患者患有肝外胆管结石,记录两组患者诊断的结果,并进行比较分析。比较两组结石直径小于8毫米患者的检出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统计处理选择软件SPSS18.0,以%表示阳性率和结石直径小于8毫米患者的检出率等计数资料,行卡方检验,(P<0.05)时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比较两组的诊断结果
参照组诊断的阳性率(68.89%)显著低于研究组(88.89%),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 1 两组的诊断结果对比[n(%)]
组别 | 例数 | 阳性 | 阴性 | 阳性率 |
研究组 | 45 | 40 | 5 | 88.89 |
参照组 | 45 | 31 | 16 | 68.89 |
| / | / | / | 4.444 |
P | / | / | / | 0.035 |
2.2比较两组的结石直径小于8毫米检出情况
参照组结石直径小于8毫米患者的检出率(64.00%)显著低于研究组(92.00%),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 2 两组结石直径小于8毫米检出情况对比[n(%)]
组别 | 例数 | 检出 | 检出率 |
研究组 | 25 | 23 | 92.00 |
参照组 | 25 | 16 | 64.00 |
| / | / | 5.711 |
P | / | / | 0.016 |
3 讨论
人体肝外胆道系统是比较复杂的,包含多个部分,有胆总管、肝总管和胆囊等。在患病后患者会出现显著的疼痛,部分患者会初选恶心呕吐等症状,患者如果出现胆道感染也会出现高热现象,在患病患者出现黄疸的几率会显著增加[3]。在患者诊断的过程中提高患者的正确准确性是非常重要,随着患者患病时间的增加患者出现脓性胆管炎的可能也会增加,对患者的健康造成严重的威胁。在早期诊断和治疗的过程中能够提高治疗效果。
在临床上胆道CT和MR胰胆管水成像诊断都是应用较为广泛的诊断方式,但是其诊断的准确性有待进一步提高。在患者诊断的过程中应用消化内镜逆行性胆管造影的诊断准确性较高,但是,会对患者的机体造成一定的损伤,并且诊断的费用较高,为患者带来了经济压力,患者的接受能力较差。在联合应用胆道CT和MR胰胆管水成像诊断的过程中操作较为简单,能够在最大程度上减少对患者的影响[4]。应用胆道CT诊断的过程中能够对患者进行初步的检查和诊断,诊断的过程较为简单,但是如果患者的结石直径相对较小,在诊断的过程中经常难以诊断出来。在联合应用MR胰胆管水成像诊断的过程中能够弥补胆道CT诊断的劣势,在诊断的过程中对患者的情况进行更加细致的观察,有助于更好的判断患者的情况。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参照组诊断的阳性率(68.89%)显著低于研究组(88.89%),(P<0.05),参照组结石直径小于8毫米患者的检出率(64.00%)显著低于研究组(92.00%),(P<0.05),在肝外胆管结石患者诊断的过程中应用胆道CT联合MR胰胆管水成像诊断的准确率较高,能够对患者的病情进行明确,为患者的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综上所述,胆道CT联合MR胰胆管水成像诊断肝外胆管结石的应用效果良好,能够有效的诊断患者的病情,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黄刚强,阮彩霞,郑彩霞. 胆道CT与MR胰胆管水成像诊断肝外胆管结石的临床应用价值[J]. 中外医学研究, 2018, 16(31):58-60.
[2] 曹一杨. 腹部CT、MR与核磁胰胆管成像在肝外胆管结石诊断中的临床价值[J]. 临床医药文献, 2017, 4(7):1304-1304.
[3] 张靓. 腹部B超、CT和核磁胰胆管成像检查诊断肝外胆管结石的效果对比观察[J].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8, 24(14):137-138.
[4] 王长友. 磁共振胰胆管成像在肝外胆管结石中的诊断价值分析[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7, 16(27):149-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