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 +实训在数控专业课堂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2-05
/ 2

互联网 +实训在数控专业课堂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吴中旭

吉林机电工程学校 吉林 吉林 132101

摘要本文介绍了“互联网+实训”为中等职业学校数控专业课堂教学带来的创新与实践。在课堂中采用基于“互联网+实训”的课堂教学模式,利用互联网技术打造“教育生态圈”,以此来提升学生的成绩,拓展教育最优化的发展空间,实现快乐课堂、高效课堂;在课后采用网络平台对学生进行辅导,树立学生终身学习的习惯,对教师利用网络平台开展校本研修,达到师生双赢的效果,力求实现优势互补的“互联网+实训”教学格局。

关键词互联网+实训 课堂教学模式 平台研修 中职 数控专业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的理念已经渗透到人们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李克强总理曾经提出“发展更高质量更加公平的教育”。

通俗的说,“互联网+”就是“互联网+各个传统行业”,但这并不是简单的两者相加,而是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让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进行深度融合,创造新的发展生态。它代表一种新的社会形态,即充分发挥互联网在社会资源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将互联网的创新成果深度融合于经济、社会各域之中,提升全社会的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实现工具的经济发展新形态,“互联网+传统行业”已是中国未来行业新生态的大势所趋。

一、“互联网+”理念提出

随着计算机技术、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深入发展与应用,网络化的数控机床产业发展成为现代数控机床发展的新趋势,然而我国相应的机制以及数控等专业人才培训相对滞后。要想改变这种滞后的状态,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在我国的传统教学中,数控操作与编程都需进行实际操作,这需要学校加大设备的投入。如果结合“互联网+”的理论东风,就能够将数控教学的设计与研发结合起来,解决网络时代数控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了解信息化教学的重要性,更好地使用多媒体课件、数控仿真软件、网络教学资源以及互联网技术、智能手机等,让数控专业教学中教师都成为运用信息化教学的好手。

二、“互联网+实训”在数控专业教学中的应用

1.建立行业和学校的互联互通

实现行业和学校互联互通,“互联网+实训”在数控专业教学中的应用,必须先建立行业和学校的互联互通。现在虽然强调“互联网+教育”的模式,但是长期以来,互联网也仅仅是被当作提高教育水平的一种外在工具,并没有真正与教育融为一体。未来“互联网+教育”模式中,教育与互联网的关系就是“人与手脚”的关系,将更加关注“人物互动、虚拟教学社区”等互动性的教学体验,使教学过程智能化、舒适化。因此,必须建立更为有效的互相联系模式,实现行业和学校互联互通。

怎样让中职学生找到学习的快乐?近年来,“互联网+”技术引入到课堂教学改革之中,创设了“工作流程式”、“微视频式”、“工作室式”等基于信息技术下的课堂教学模式,通过互联网将虚拟与现实结合,引企业技能入课堂,其成果得到了社会和同行的广泛认可。

要实现数控产业与学校实训活动的互通“互联网+实训”的教学更多地建立在“互联网+工业”的理论基础上,将数控机械的工业发展状况与职业教育的实训活动结合起来,最终将机器等生产设施接入互联网。一方面从实训活动来讲,让学生理解数控机床发展的数据信息内容;另一方面有助于加快生产制造实时数据信息的感知。要实现这种联系,就要形成校企联合教学模式,与更多的数控机床应用工厂取得联系,借助互联网的机制来实现最终对现代机电人才必备的专业知识的培养,促进我国数控技术发展和提高从业人员素质水平。

其次,实现学和教的互联互通。21世纪互联网平台的建立,Internet资源极其丰富,应用网络资源,对共享资源去粗取精,用以增强教学效果就不再是纸上谈兵。越来越多的教师都在利用网络进行各种各样的教学实践探索,实现“学与做”的互联互通。以微课、慕课、精品课程资源、在线课堂为载体,以信息化教学改革为手段,将“互联网+”融入课堂信息化教学及课程建设中,就可以实现这种学与教的完美结合,可以让学生在课前先观看各类教学资源与信息,为讲授新课做好准备。

在课堂中,学生通过平板电脑率先自学互联网上的教学视频,将所产生的问题发送至教师端,教师根据学生反馈的情况选取有针对性的教学重难点进行讲解,同时可以通过终端实时监控学生学习情况。教师通过终端对理论知识进行讲解后,学生即进入理实一体化的实训场地进行实践,在实践中将学生分组,有的小组负责任务操作与完成,有的小组学生手持平板将其它组完成情况进行跟踪拍摄,完成后两组角色再进行交换。

这样实践的结果就通过平板在课堂上实现了真实再现,便于学生评价和查缺补漏。这样的教学模式一改往日教师的一言堂,变学生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参与,一次课学生要网上学习、实时互动、技能实操、拍摄评价,每个学生都成为课堂的主人,杜绝了学习惰性,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可以说是互联网下的未来课堂为课堂教学改革插上了坚实的双翼,助力于学生在专业学习领域飞翔。

2.注重平台技术的开发

数控机床教学课程是一门以面向制造业企业实际应用为主要目标的课程,主要培养面向生产的数控技术应用型高级人才,强化数控基本技能培养、数控综合应用能力培养和数控创新能力培养。在这项基本目标的影响下,“互联网+实训”的教学内容必须强化对互联网平台技术的开发。

首先,校方要针对数控实训教学活动,联系研发的数字化工厂管理软件,广泛应用于模具加工、零配件生产、零件加工、医疗器械设备生产及3C行业等专业教学之中,帮助学习者能够运用数控技术来进行自动数据的采集,最终提升对数控机床技术的掌握水平。在互联网平台技术开发过程中,还需要通过校企合作,校方教师与企业共同从项目调研、需求分析、产品研发、项目实施、系统调试等方面试运行到实训课程建设,获得成果共享,为社会创造价值,从而增强师资教学水平与科研思维意识,并提高学校的社会知名度。

其次,校方要将互联网技术的学习融入数控机床的自学活动指导中,让学生掌握常用网络工具的使用,确保学生能够进行简单网络配置,能为软件设计实现必要的网络环境配置。

3.积极推行教学模式改革

实训教学模式的形成 “互联网+实训”教学模式的形成要以实训为目的,通过任务引领、工学交替、顶岗实习来完成教学模式的构建。

首先,推行任务教学模式。任务驱动教学法在数控加工专业教学中最大的特色优势就是实现“做学一体”的教学格局。如“圆球内曲面的加工”学习中,学生以球心与坐标系原点重合的特例为学习任务。学生为了完成任务,就要仔细阅读教材,然后进行实际操作训练,小组之中反复探索,完成任务活动。这样的教学任务还能够按照企业项目管理模式组织,学员按照真实的角色进行协同工作。作为企业项目来完成模拟的任务,能够让学生尽早适应企业角色岗位。

数控实训活动可以尝试建立“数字化工厂”。在这样的模拟工厂中,学校购置大批现代化的数控机床用于学生的实训。

建立类似于企业的真实生产环境,只是工厂里面的各种工人的角色变成了在校的学生,学生的实训项目是按照企业的生产过程来组织和分摊岗位的。在实践教学中仿真企业的真实工作岗位设置,从工件测量开始,绘图、工艺展示、数控编程、仿真调度、加工检验、入库等环节,涉及机械制图、数控编程与仿真、数控加工工艺等课程。如机床采集模块就可以模拟机床实时状态监测、生产状态监测,让每个现有设备都发挥应有的实训效果。

其次,推行工学交替的教学。通过工学交替,学生能够尽快将所学专业知识和能力与生产实际相结合,实现在学期间与企业岗位的零距离接触,让学生能够在数控学习的后期,深入企业进行真实的岗位模拟,利用互联网在网络上进行实习活动的申请,然后借助互联网让更多的企业看到自己的实习申请。

当然,借助互联网+实训的活动还可以让学生的实习活动汇报及时反馈到学校辅导员,然后进行数控操作技术的及时指导。

教师通过互联网发布每天的学习任务,学生认真研读学习内容后,将学习成果拍照上传,教师每天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检验评价,做到人离校学习不离网,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实现了假期学习和网上管理,提高了学生的文化课水平和专业技能,深受学生家长及学生好评。

4.网络平台助推教师研修提高

网络平台教学资源丰富,每名教师可以根据授课需要进行选课,网络时时记载着教师的课程学习进度及完成情况,对于优秀的教学视频教师可以选择性地下载成为今后的教学资源。有些见面课程还为教师提供了线上线下互动。该平台使学校教师的学习热情空前高涨,有些本来不大擅长信息技术的教师如获至宝,感慨道,以前对信息技术教学还只停留在手动制作课件阶段,没想到通过互联网平台一下子就与国内优秀大中专院校接上了轨道,今后再也不为知识更新犯愁了。可以说正是信息化技术为职业学校教师的研修提高提供了强有力的助推器,助力教师一步步地成为教坛名师,带来师生学习双赢的局面。

综上所述,“互联网+实训”在数控专业教学中的应用,能实现行业和学校互联互通,互联网平台技术的开发,最终实现实训教学模式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