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尔比叶 ·艾力 姑丽米热 ·艾日肯
新疆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药学部 844000
【摘 要】目的 探讨血凝酶类药物临床应用的药学干预方法及其临床价值,为临床药物使用提供可靠依据。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6年8月我院外科手术使用血凝酶类药物患者26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133例,其中对照组患者使用血凝酶类药物未进行药学干预,实验组患者使用血凝酶药物进行药学干预,对比两组患者血凝酶类药物的使用情况及其疗效。结果 本次研究两组患者,实验组患者发生感染率、血凝酶类药物的使用率、不合理用药、平均住院时间等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上使用血凝酶类药物给予针对性干预措施,能够有效减少不合理用药的现象,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血凝酶类药物;药学干预;临床价值
在临床外科手术过程中,当患者手术时间较长、出血量较多时会导致患者机体凝血功能下降,易引起血栓的形成,因而需要及时给予适量的止血药进行干预以减少出血。[1]临床上常采用血凝酶类药物进行止血,对其临床应用研究有利于临床使用安全。[2]本文笔者选取2014年1月~2016年8月我院外科手术使用血凝酶类药物患者266例进行分析,旨在探讨临床上应用血凝酶类药物时进行药学干预方法及实施的价值,具体研究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月~2016年8月我院外科手术使用血凝酶类药物患者26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133例,其中对照组男71例,女62例,平均年龄(53.75±3.63)岁;实验组男74例,女59例,平均年龄(54.26±3.71)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疾病及手术类型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实验组患者我们实施一系列干预措施:第一,临床药师将常用血凝酶类药物的特点向临床医师详细讲解,尤其是药物的用法用量、药动学、药理毒性、不良反应等方面的知识重点讲解;第二,加强审查和点评的力度。临床药师每天对各病区的用药医嘱进行审查,一旦发现用药不合理的现象,可直接提醒临床医师,并且每个月随机抽取每位医师1~3分手术病历进行点评,每隔半年对专项处方进行一次点评;第三,加强不合理用药监督。通过科室网站和药讯临床药师对不合理用药的情况进行通报,以警示医师避免不合理用药现象;第四,经济惩罚。临床药师可将多次不合理使用药物的医师及科室上报给财务部门,经其与质控科讨论、评估后给予相应的经济惩罚,以加强不理用药的管理。
1.3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3.0软件系统进行处理,计数资料X2检验,以P<0.05为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本次研究两组患者,对照组患者发生感染率为5.26%,血凝酶类药物的使用率为91.73%(122:133),不合理用药达42.11%;而实验组患者没有出现感染病例,血凝酶类药物的使用率为75.94%(101:133),不合理用药达15.79%。实验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实验组患者感染的情况和平均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如表1所示;
表1 对照组与实验组临床疗效比较情况
组别 | 例数(例) | 血凝酶类药物使用率(%) | 不合理用药(%) | 感染发生率(%) | 平均住院时间(d) |
对照组 | 133 | 91.73(122:133) | 42.11(56:133) | 5.26(7:133) | 8.36±1.23 |
实验组 | 133 | 75.94(101:133) | 15.79(21:133) | 0.00(0:133) | 6.75±1.68 |
注:P<0.05。
3 讨论
目前,在临床外科手术实践中常会出现手术时间长、出血量多的患者,如果不能得到及时止血处理,会增加术后并发症率,甚至影响手术成功率,影响患者生命健康,甚至加剧医患关系紧张[3,5]。临床外科手术过程中常会使用血凝酶类药物进行止血处理,然而如果血凝酶类药物使用不当容易导致血栓形成,给患者机体带不利因素。[4]因此,加强血凝酶类药物研究,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可靠依据,对提高外科手术成功率及避免医疗纠纷具有重要意义。
血凝酶作为一种高效的止血药物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不仅可以有效地止血,还能避免形成血栓。血凝酶类药物可以直接把纤维蛋白原转化为纤维蛋白单体,再聚合成可溶性纤维蛋白,在激活的凝血因子的作用下形成胶体纤维蛋白块,从而达到止血的目的。[6]本文研究中,对照组患者使用血凝酶类药物未进行药学干预,而实验组患者使用血凝酶药物进行药学干预,结果实验组患者没有出现感染病例,且血凝酶类药物的使用率为75.94%,不合理用药达15.79%,远低于对照组患者(感染率5.26%,血凝酶类药物的使用率91.73%,不合理用药42.11%),二者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实验组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也明显少于对照组,为患者减轻了经济负担。
综上所述,临床上使用血凝酶类药物给予针对性干预措施能够显著对减少不合理用药率,对避免医疗纠纷和提升医院整体服务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不断探讨。
参考文献
[1]赖善城.注射用尖吻蝮蛇血凝酶不良反应5例[J].药物流行病学杂志,2011,20(7):380-381.
[2]徐小燕,李刚,陈集志等.临床药师干预对外科血凝酶类药物应用的影响分析[J].中国药师,2013,16(4):596-598.
[3]张军,柳苍生,王生华等.蛇毒血凝酶对肺结核患者术中出渗血量与凝血功能的影响[J].山东医药,2010,50(40):71-72.
[4]季磊,王继美.注射用血凝酶致严重过敏样反应1例[J].中国药物警戒,2011,8(2):119.
[5]张宏伟,于晓锋,董耀众等.超声雾化吸入尖吻蝮蛇血凝酶和凝血酶治疗咯血临床观察[J].中国基层医药,2012,19(14):2187-2188.
[6]郭新刚,马小玲.2006~2008年我国止血药市场分析[J].中国药房,2010,21(1):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