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妇女儿童医院 青海 810000
【摘要】目的:总结分析ICU患儿肺部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从而采取相关对策,降低患儿肺部真菌干扰。方法:以我院2013年2月到2016年9月期间接收的1000例ICU患儿为研究对象,回顾分析其中真菌感染患者的相关资料以及应对措施。结果:1000例ICU患儿中有45例出现肺部真菌感染,所占比例为4.5%;危险因素主要有:住院时间较长、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反复性的住院、免疫抑制剂以及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广泛应用、机械通气等。肺部真菌感染患者经过对症治疗后,治疗总有效率为88.8%。结论:ICU患儿肺部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较多,在预防和处理过程中应针对这些危险因素,采取对应的预防措施进行处理,进而降低ICU患儿肺部真菌感染发生率。
【关键词】ICU患儿;肺部真菌感染;危险因素;护理对策
肺部感染作为临床常见疾病,在不同的年龄段均可发病,经过大量临床研究显示,引起肺部感染的病原菌有细菌、病毒、真菌等,早期肺部感染中病原菌以细菌较为多见,近年来,在肺部感染中真菌感染的发生率有所上升,尤其是在小儿肺部感染中,由于小儿本身免疫力有限,如果不及时治疗,可对患儿造成更大的影响。本文根据我院收治的患儿资料,就ICU患儿肺部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以及相应对策分析如下:
1、临床资料及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我院2013年2月到2016年9月期间接收的1000例ICU患儿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儿580例、女性患儿420例,年龄9个月—8岁、平均年龄为(3.6±0.5)岁,在基础疾病方面,460例为重症肺炎、180例为白血病、290例为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其他疾病患者70例。所有患儿符合ICU入院标准,且有完整的临床治疗护理资料。
1.2方法
指导所有患者雾化吸入3.0%的氯化钠,同时使用无菌生理盐水漱口,然后严格按照操作要求获得患儿的痰液作为送检样本,并及时送检;对于部分采用气管插管实施机械通气的患者在则从患儿的气管导管中获取样本。然后按照肺部感染病原菌检测方法对病原菌类型进行鉴别。
整理所有ICU患儿肺部真菌感染的相关资料,具体的有住院时间、抗生素使用情况、住院频率以及治疗情况等。对于确诊的肺部真菌感染患者,根据病原菌检查情况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治疗。
1.3诊断标准
所有患者存在肺部感染临床症状体征表现,连续进行病原菌检测后可获得相同的病原菌,X线检查存在支气管肺炎、大叶性肺炎、肿块、弥漫性小结节等影像。
1.4观察指标
本次研究中的观察指标为:(1)ICU患儿肺部真菌感染发生情况;(2)ICU患儿肺部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3)临床抗真菌感染效果。参照《抗感染药物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的相关内容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价,其中: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完全消失,病原学检查显示呈阴性;有效: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明显缓解,病原学检查显示有部分阳性菌存在;无效:患者临床症状、体征无改善,病原学检查显示为阳性。显效率+有效率=治疗总有效率[1]。
1.5统计学分析
整理本次研究中的关键数据,然后借助于统计学软件SPSS19.0对整理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其中计数资料使用率(%)表示,组间率比较使用卡方检验,比较完成后差异明显以及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检验标准为P<0.05。
结果
2.1ICU患儿肺部真菌感染情况
1000例ICU患儿中有45例出现肺部真菌感染,所占比例为4.5%,具体的真菌病原菌感染情况见表1。
表1 ICU患儿肺部真菌感染病原菌分布情况[n(%)]
真菌类型 | 例数 | 所占比例 |
白色念珠菌 | 17 | 37.8% |
热带念珠菌 | 12 | 26.7% |
光滑念珠菌 | 7 | 15.6% |
克柔念珠菌 | 5 | 11.1% |
其它真菌 | 4 | 8.9% |
合计 | 45 | 100.0% |
2.2ICU患儿肺部真菌感染危险因素
ICU患儿肺部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主要有:(1)住院时间较长,出现肺部真菌感染患者的住院时间为8—105d,平均住院时间为(36.4±2.8)d,其中在15天内连续两次入院患者有9例;(2)抗生素药物使用时间较长,真菌感染患者中抗生素药物使用时间为8—48d、平均抗生素药物使用时间为(18.5±3.1)d;(3)抗生素药物使用过多,45例患者中联合使用两种抗生素药物的有18例,联合使用三种抗生素药物的有27例;(4)免疫抑制剂以及肾上腺皮质激素应用,45例患者中有10例使用免疫抑制剂、12例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5)机械通气,45例患者中有12例存在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治疗。
2.3治疗效果分析
45例ICU患儿肺部真菌感染患者,通过抗真菌感染治疗后,显效26例(57.8%)、有效14例(31.1%)、无效5例(11.1%),治疗总有效率为88.8%。
讨论
真菌感染是引起患者出现肺部感染的一个重要原因,随着临床抗生素药物、激素药物、免疫抑制剂类药物等相关药物的广泛使用,使得真菌感染患者的数量逐渐增加,尤其是对于处于ICU的患儿而言,出现真菌感染的可能性更大,明确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对于降低ICU患儿真菌感染的发生率具有重要意义[2]。
本次研究中通过回顾性分析,ICU肺部真菌感染患儿的危险因素较多,主要的有住院时间较长、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反复性的住院、免疫抑制剂以及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广泛应用、机械通气等。根据这些危险因素采取相关对策,进而降低ICU患者肺部真菌感染发生情况[3]。
针对ICU患儿肺部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应在临床上科学的使用抗生素药物,最大可能的避免长期应用抗生素、激素或免疫抑制剂等相关药物,避免联合应用抗生素药物;对于住院时间较长的患者以及具有上述危险因素的患者均应强化临床护理,在治疗过程中定期对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进行观察,做好呼吸道分泌物的实验室检查,便于尽早了解患者肺部感染情况,根据病原菌的检查结果采取针对性的抗真菌治疗[4]。对于ICU患儿采用器官插管机械通气患者,在护理过程中应保证绝对的无菌操作,定期更换气管,做好护理人员的手卫生。
综上所述,ICU患儿肺部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较多,在预防和处理过程中应针对这些危险因素,采取对应的预防措施进行处理,进而降低ICU患儿肺部真菌感染发生率。
参考文献
[1]王磊.ICU颅脑损伤患者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预防对策[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6,13(04):96-97.
[2]王荣辉,黄捷敏.重症监护室患者深部真菌感染因素分析及预防对策[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3,9(14):45-46.
[3]刘伟,亓慧娟,于永强,等.ICU重型颅脑损伤后颅内感染患者肺部感染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19(23):5711-5713.
[4]陈若冰.ICU患者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及防范对策[J].吉林医学,2012,18(24):5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