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附属梨园医院检验科 湖北武汉 430000
【摘要】目的:分析血液标本临床检验不合格因素,制定改进策略。方法:2016年,检验科共开展血液标本临床检验110201例次,回顾性的分析方法,将其中出现检验不合格进行重复采样检验的对象纳入不合格组,随机选择检验合格的样本1000例纳入合格组,进行因素分析。检验科5名检验人员、10名临床护士,进行小组会议,共同讨论血液检验的质量影响因素分析、权重讨论,进行真因性验证。结果:出现检验不合格导致重复采样检验1030例次(0.93%),其中940例次明确原因。不合格组留置针采血、真空采血、临时检验、送检时间≥2h、日间、ICU、指尖血、诊断性检验比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血前准备不足、采血送检时间要求紧迫、采样后等待时间过长、预处理错误、采样的部位选择不当、采血止血带压迫时间过长、按压力度过大、采样后保存温度问题、抗凝不充分、实验室仪器设备误差控制不到位、实验室内样本预处理不规范,成为真因。结论:血液标本临床检验不合格因素较多,加强采样的质量管理、实验室操作规范管理、仪器设备的质控是关键。
【关键词】血液标本;临床检验;不合格;改进
血液检验是临床检验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血液生化、凝血系列、病毒系列、生化检验、免疫分析等,被广泛用于疾病诊断、疾病严重程度判断、监测、疗效评价、不良反应分析、临床科研等领域。但在临床检验过程中,常会出现检验不合格情况,不得不重复采样,增加额外的医疗支出,容易引起医患纠纷,对于重症患者而言,检验性失血量的增加,还会对治疗与康复造成不利影响[1]。重视提高血液标本的临床检验合格率非常必要,是医院持续改进的重要目标之一。本文回顾性分析2016年血液标本检验不合格的原因,尝试进行因素分析,制定改进策略。
1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6年,检验科共开展血液标本临床检验110201例次,其中男64051例次、女46150例次,年龄0~99岁,平均(53.4±10.4)岁。
1.2 方法
采用因素分析、回顾性的分析方法,将其中出现检验不合格进行重复采样检验的对象纳入不合格组,随机选择检验合格的样本1000例纳入合格组,进行因素分析。主要因素包括采样的方式、样本来源、从采样到检验的时间等。同时由检验科5名检验人员、10名临床护士,进行小组会议,共同讨论血液检验的质量影响因素,采用评分法评价,对主要影响因素进行打分,包括检验前、检验中、检验后三个一级指标,采样技术、送检等10个二级指标,采样部位、预处理等28个三级指标,进行权重评分,采用2/8法则,选择占总比重0.80的主要影响因素,对分析获得的因素,进行真因性检验。在2017年1月,采用观察员,在护士不知情情况下,随机选择1000例次血液采样,进行跟踪检查,判断各项问题出现情况。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学计算,比重指标采用例或率符号n、%表示,采用 检验组间比较,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因素分析
110201例次检验,其中出现检验不合格导致重复采样检验1030例次(0.93%),其中940例次明确原因,其中样本被污染312例、溶血反应304例、送检时间问题105例次、实验室设备故障精度问题73例、量不足44例、抗凝处理不当34例、检验内容问题32例、预处理不当16例、其他20次。因素分析显示,不合格组留置针采血、真空采血、临时检验、送检时间≥2h、日间、ICU、指尖血、诊断性检验比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不合格组与合格组单因素分析[n(%)]
组别 | 指标 | 留置针采血 | 真空采血 | 血常规检验 | 血液生化检验 | 临时检验 | 送检时间≥2h | 日间 | ICU | 指尖血 | 诊断检验 |
不合格组 | n | 221 | 32 | 284 | 710 | 534 | 124 | 843 | 0 | 114 | 193 |
(n=1030) | % | 21.5 | 3.1 | 27.6 | 68.9 | 51.8 | 12.0 | 81.8 | 0.0 | 11.1 | 18.7 |
合格组 | n | 484 | 109 | 257 | 693 | 405 | 24 | 508 | 154 | 34 | 331 |
(n=1000) | % | 48.4* | 10.9* | 25.7 | 69.3 | 40.5* | 2.4 * | 50.8* | 15.4* | 3.4* | 33.1* |
2.2 权重分析与真因检验
权重分析,占比在0.80的因素主要包括患者采血前准备不足、采血送检时间要求紧迫、采样后等待时间过长、预处理错误、采样的部位选择不当、采血止血带压迫时间过长、按压力度过大、抗凝剂与消毒剂问题、采样后保存温度问题、抗凝不充分、实验室仪器设备误差控制不到位、实验室内样本预处理不规范。除抗凝剂与消毒问题出现1例,明显低于预期出现例6例(80%×0.08×0.93%×1000例),其余问题出现率均达到预期出血率或以上,被视为真因。
3 讨论
医院血液检验的不合格导致重复采样检验率0.93%,处于正常水平。因素分析显示,不合格组留置针采血、真空采血、临时检验、送检时间≥2h、ICU、指尖血、诊断性检验成为重要的影响因素,其中送检时间≥2h、日间检验、指尖血成为危险因素,其他成为保护性因素。不同科室的检验质量存在较大的差异,这与科室检验的内容、重视程度差异有关,如ICU不合格发生率较低,这与ICU内护士的相关操作的技术水平、检验优先策略有关。研究显示,采血前准备不足、采血送检时间要求紧迫、采样后等待时间过长等成为真因,这些因素直接影响采样的质量、检验的质控,直接或间接导致样本质量不佳,从而影响检验的结果质量。
今后,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质量改进:①规范采血工作,以科室为单位,规范采血流程,包括医嘱通知接收、采血前的准备、时间安排、方法选择、部位选择、送检、预处理等;②加强实验室的质量控制,反复强调质控意识,规范实验室操作计数标准,做好仪器设备的质量控制[2-3]。
小结:血液标本临床检验不合格因素较多,今后需做好持续质量改进,重视科学管理。
【参考文献】
[1]陈鹏,叶森,陈聪,等.开展品管圈活动降低临床血标本不合格例数[J].中国实用医药,2016,11(21):287-288.
[2]黎莉.血液标本采集相关因素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4,7(4A):17-18.
[3]金岚,陈倩,吴慕琳,等.门诊抽血室与检验科互动式沟通对标本质量的影响[J].中国医学导报,2013,10(7):138-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