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生素临床不合理应用的成因及对策探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2-16
/ 2

抗生素临床不合理应用的成因及对策探析

黄海荣

铁力市人民医院(黑龙江 伊春 152500)

摘要:目的:对抗生素在临床上的不合理应用成因和相关管理对策进行研究。方法:选择我院抗生素不合理应用处方 220 份,通过系统筛选总结抗生素类药物应用不合理的成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结果:220 份处方中抗生素类药物处方不合理的表现主要包括:药物用法不恰当 52 份,药物联合应用不恰当 33 份,药物应用剂量偏大 31 份,药物应用疗程过短或过长 30 份,重复性用药 28 份,用药指征不明确 24 份;溶媒使用不当 15 份,其他 7 份;不合理应用抗生素发生率最高的科室为内科,占 38.6%;最常见的不合理应用抗生素药物类别为氨基糖苷类,占 36.4%。结论:提高相关医师素质、正确进行病原学诊断、加强宣教、建立抗生素类药物监测系统,可以有效减少抗生素类药物临床应用不合理处方的出现。

关键词:抗生素;不合理应用;成因;对策

抗生素在临床上的过度使用,会直接导致致病菌产生耐药性,对公众健康造成严重威胁。随着近年来抗生素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抗生素不合理用药也日益多见。许多门诊及医院均存在抗生素应用不合理的现象,特别是在儿童疾病的治疗过程中。本次对抗生素类药物在临床上的不合理应用成因和相关管理对策进行研究。报道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选择2015年6月至2017年1月我院的抗生素类药物不合理应用处方220份,用药科室包括:内科、耳鼻喉科、儿科、急诊科等,其中,220例不合理应用抗生素类药物的患者中,包括男性患者143例,女性患者77例,年龄6~77岁,平均年龄(46.1±5.7)岁;所有研究对象均签署相关知情同意书,且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2、方法:通过系统筛选总结抗生素类药物应用不合理的成因、应用科室以及抗生素类别等,以相关权威文献作为理论依据,对所调查的处方情况进行详细的分析(主要对药物用法、药物联合使用、药物应用剂量、药物应用疗程、重复性用药、用药指征、溶媒的使用与选择等进行观察),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3、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实施数据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加减标准差(x-±s)的形式表示,并实施t检验,计数资料则实施χ2检验。当P<0.05,认为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二、结 果

1、 抗生素类药物不合理应用成因分析:抗生素类药物处方不合理成因主要包括:药物用法不恰当52份,占23.6%;药物联合应用不恰当33份,占15.0%;药物应用剂量偏大31份,占14.1%;药物应用疗程过短或过长30份,占13.6%;重复性用药28份,占12.8%;用药指征不明确24份,占10.9%;溶媒使用不当15份,占6.8%;其他7份,占3.2%。

2、

不合理应用抗生素的科室统计:220例患者中,85例内科,占38.6%;75例耳鼻喉科,占34.1%;21儿科,占9.5%;39例急诊科,占17.8%。

3、抗生素应用不合理的类别统计:应用不合理的抗生素类别主要包括氨基糖苷类、氯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喹诺酮类以及大环内酯类等类别,其中,氨基糖苷类80例,占36.4%;氯霉素类65例,占29.5%;头孢菌素类32例,占14.5%;喹诺酮类29例,占13.2%;大环内酯类14例,占6.4%。

三、讨 论

1、抗生素类药物临床不合理应用的成因分析:①医护人员缺乏抗菌类药物临床应用的相关知识:在实际临床工作中,各科室开展的关于抗生素类药物合理应用方面的相关培训相对较少,大部分医护人员的医药知识在药效学及药动学等方面存在明显的缺乏和不足,进而导致其对抗生素类药物的认识程度不足,最终造成在实际开具处方的时候出现药物用量过大、药物用法不当、药物应用时机不对、重复性用药等几种不良现象的出现;另外,医护人员作为指导患者临床应用抗生素的重要执行者与参与者,医护人员诊断的正确性、处方配备的科学性以及药物配伍的合理性均给抗生素应用的安全性和科学性产生直接影响,如其中一个环节存在问题,那么会给药物治疗的整体疗效产生不良影响,严重者给患者的生命健康产生严重威胁。②患者自身原因:在临床上接受治疗的患者中有相当一部分由于自身缺乏对抗生素类药物的具体认识,对在部分情况可以不必输液和不服用药物等相关知识的认识不足,甚至对一些相对贵重、进口的抗生素类药物存在精神和心理依赖,经常会要求医师为其开具一些不必要的抗生素类药物的处方。另外,由于患者本身所患疾病的复杂性、多变性直接加大了用药难度,造成一些抗生素类药物在疾病的治疗过程中被重复应用;此外,还受到患者个体年龄、性别、生活习惯以及遗传等因素影响,不同患者的身体健康状况不同,进而对不同抗生素的耐药性和反应也不同;③病原体送检率相对低:在实际临床工作中有相当一部分医师根本不对患者做任何病原学方面的检查,仅凭自己以往的临床工作经验为患者选用抗生素类药物,这就容易造成抗生素类药物的用法不当、联用应用不当、剂量偏大或偏小等现象的出现,最终会导致抗生素类药物不合理处方的出现。④部分医师完全不遵循抗生素类药物的基本用药原则而选择一些广谱抗生素类药物,且还会出现多种抗生素类药物同时联用现象,或是部分药师对新抗生素的相关适应证和禁忌证的了解程度不够详细,没有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保证做到合理用药。

2、抗生素类药物临床合理应用对策:①提高广大临床医师和药师的业务素质和理论知识水平:通过进一步加强对临床相关医疗人员的抗生素类药物应用知识的培训与教育,使医师与护理人员对于抗生素类药物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进一步提升,同时要与工作中的相关制度进行充分配合,对医护人员的行为加以规范,从用药的根源上杜绝抗生素类药物滥用现象的出现和蔓延。②正确合理的进行病原学诊断:以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作为科学理论依据,在疾病治疗过程中对敏感、高效抗生素类药物进行选择,能够真正的做到有的放矢,在最大程度上避免盲目用药行为的出现,对正常菌群进行有效保护,使抗生素对疾病的治疗效果充分实现。③进一步加强宣教:加大相关知识宣教力度,使医护人员业务水平得到显著提高。医师应加强宣传临床合理用药的益处,使大家能够对基本药物的属性有充分的了解,保证基本药物的合理应用;通过加大医护人员的培训、教育力度,定期组织医护人员学习最新的药物知识,有效转变医护人员自身错误的用药观念和常识,使医护人员充分认识到安全应用抗生素的安全性;另外,可通过建立临床药物与医护人员互相合作的团队,给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提供专业性、全面性的用药指导和药学知识,给患者提供较好的服务,切实提高用药安全性。④建立健全抗生素类药物的监测系统:为从根本上减少、降低抗生素临床应用的不合理性,保障用药治疗的安全可靠性,需要制定健全、完善的抗生素用药制度,大力加强对抗生素类药物的针对性管理,在最大程度上避免滥用现象的情况。制定及完善各项相关的法律法规,使重视经济效益轻视社会效益的现象彻底消除,实行处方权分级管理模式,赋予不同级别的医师不同的处方权,从而对抗生素类药物的合理应用发挥积极的促进作用;通过制定统一、规范的抗生素用药制度,加大临床用药治疗的管理、监督力度,进而有效约束、限制医护人员的应用抗生素治疗的不合理行为,最终大大降低抗生素滥用率。⑤医护人员在指导患者用药的过程中,要对患者及家属着重讲解科学、安全用药的重要性,使其对用药的必要性、用药后可能发生的不良但应有足够的认识,进而更加积极的接受治疗。

综上所述,为有效降低不合理应用抗生素的发生率,需要制定健全、完善的用药制度,加大医护人员的培训,加强患者指导,进而显著提高用药依从性,保障抗生素应用的安全性与合理性。

参考文献

[1] 郑英丽,周子君.抗生素滥用的根源、危害及合理使用的策略[J].医院管理论坛,2011,24(13):126-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