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遗传学研究进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2-16
/ 2

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遗传学研究进展

刘迪

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医学系 (河南 郑州) ,邮编: 451191 。

【摘要】目的:探究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遗传学特点。方法:选取45例高尿酸血症与痛风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实施治疗之后,全部45例患者中,治疗总有效41例,总有效率91.1%。结论:近年研究发现其流行病学特征存在种族及性别差异,且与生活方式及糖、脂等代谢性疾病相关。防止高尿酸血症尿酸盐沉积的控制,迅速停止急性关节炎的发作,防止尿酸结石的形成和对肾功能损害。

【关键词】高尿酸血症;痛风;遗传学研究

高尿酸血症与痛风是一组嘌呤代谢紊乱所致的疾病,是一组疾病的不同阶段。高尿酸血症其实质是痛风的前期,高尿酸血症的临床特点主要表现为反复发作的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同时还表现为痛风石沉积的慢性痛风石性慢性关节炎。为了探究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遗传学特点,本文选取2014年8月-2016年7月我院收治的45例高尿酸血症与痛风患者进行研究,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8月-2016年7月我院收治的45例高尿酸血症与痛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高尿酸血症31例,痛风14例。所有患者中,男34例,女11例,平均年龄(56.8±1.4)岁,平均病程(4.3±1.2)年。

1.2方法

给予患者服用别嘌呤醇,每次100mg,每天3次。同时还服用丙磺舒,每次500mg,每天3次。两种药物持续服用3个月。

检查方法:在患者用餐2h后检查其血糖水平,空腹8h后检测血尿酸、空腹血糖以及胆固醇。另外,全部患者均进行心电图和动态血压检测。

1.3诊断标准

以《内科学》的诊断为金标准,男血尿酸在420μmol/L以上,女血尿酸在350μmol/L以上。同时,患者具备患者的滑囊积液中的白细胞出现尿酸结晶、患者痛风的结节出现尿酸盐结晶、急性关节炎同无症间歇期对秋水仙碱有效即被诊断为原发性痛风。

1.4疗效判定

显效:血尿酸回归正常;好转:血尿酸有所下降,未回归正常水平;无效:血尿酸几无下降。总有效=(显效+有效)/总数*100%。

结果

采取治疗措施之后,男显效23例,有效8例,无效3例,总有效3例,占比91.2%;女显效7例,有效3例,无效1例,总有效10例,占比90.9%。所有患者总有效41例,总有效率91.1%。具体情况如下表1。

表1男女患者的治疗效果分析(n,%)

组别

无效

有效

显效

总有效

男(n=34)

3

8

23

31(91.2%)

女(n=11)

1

3

7

10(90.9%)

讨论

3.1遗传流行病学研究

Corella等[1]研究显示,在对西班牙1564名年龄分布在20-67岁之间的男性进行研究之后,发现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在5.1%左右,同时发现一个特点:年龄越大,高尿酸血症者伴发心血管病的其他危险因素的发生率也增高。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表明,高尿酸血症与血糖、肥胖症有着非常明显的关系,比值分别为2.70和2.50。另外,高胆固醇、高血压以及吸烟也会诱发高尿酸血症。

Rathmann等[2]针对发过青年白人、黑人进行了研究,在对总共4053人的研究中,结果显示,SUA增高者,其BMI、空腹胰岛素以及TG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LD-C)降低。在胰岛素抵抗综合征(IRS)人群中SUA与BMI显著正相关,且SUA与IRS症候群的相关性不因种族、性别、年龄、体吸烟、饮酒、口服避孕药等因素参入而改变。

3.2分子遗传学研究

嘌呤代谢过程中某些酶基因突变致酶活性改变而最终使血尿酸升高,因此长期以来对次黄嘌呤鸟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HPRT)、5-磷酸核糖-1-焦磷酸(PRPP)合成酶(PRS)等基因的研究一直备受关注。

Jinnah等[3]对271例因HPRT突变致高尿酸血症的患者进行研究之后,得出的结果表明,HPRT基因序列中存在突变高发位点;基因型与表型相关性研究无法提供对某基因位点突变相应的临床表型特征的预测;虽然基因突变检测只能为临床提供粗略预测,但其对检出突变基因携带者和产前诊断具有较高价值。

根据流行病学研究结果———高尿酸血症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推测高尿酸血症可能通过胰岛素抵抗间接发挥致动脉粥样硬化作用。在Ha-yashi等

[4]研究中,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分析47例男性高尿酸血症患者β3-肾上腺素能受体基因Trp64Arg错义突变多态性。Lpα通过抑制纤维蛋白溶解作用而致动脉粥样硬化,众多研究表明Lpα存在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同时研究还提示,男性高尿酸血症者β3-肾上腺素能受体基因Trp64Arg错义突变可能经Lpα和胰岛素抵抗增加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性。

综上所述,众多研究表明,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世界各国的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患病率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这不仅威胁到人们的身体健康,还对临床医学的治疗提出了一定的挑战。应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和数理统计学方法从分子水平到群体水平进一步阐明高尿酸血症和痛风发病机制和流行病学特点,为其防治提供科学依据,将是今后研究的切入点。

【参考文献】

[1]郑敏,麻骏武.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遗传学研究进展[J].遗传,2016,38(04):300-313.

[2]宋薇,刘精东.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流行病学及影响因素研究进展[J].江西医药,2013,45(05):459-462.

[3]刘云庆,张心菊,关明.痛风和高尿酸血症的遗传学和药物基因组学介绍[J].诊断学理论与实践,2013,87(04):396-400.

[4]佟颖,文慧丽,李一平,等.痛风及高尿酸血症近年来的中医治疗研究进展[J].风湿病与关节炎,2015,37(11):66-69.

作者简介:刘迪,1983.04,女,澳大利亚悉尼大学遗传诊断专业硕士学位,主要从事遗传学研究以及医学教育工作。单位: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医学系(河南 郑州),岗位:诊断学教师;邮编:451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