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分娩方式对分娩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2-16
/ 2

浅析分娩方式对分娩的影响

刘景秀

山东省莒县阎庄卫生院 山东莒县 ( 276500)

【摘要】目的:探讨分娩镇痛对分娩方式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自2013年1月-12月足月初产妇160例随机分为两组。镇痛组80例,采用自控硬膜外持续分娩镇痛;对照组80例,采用自然分娩法。结果:镇痛组剖宫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阴道助产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分娩镇痛可增强产妇自然分娩的信心,缩短产程降低剖宫产率。

【关键词】分娩镇痛 分娩方式

影响分娩的因素除产力产道胎儿之外,还有精神心理因素【1】,相当数量的初产妇从各种渠道了解有关分娩的负面诉说,害怕和恐惧分娩,惧怕疼痛,从而引起一系列应激反应,给产妇和胎儿带来一定的危害,致使剖宫产率上升,为减少产妇痛苦,我院自2013年1月以来,使用分娩镇痛,有计划的使产妇在痛苦程度最低的情况下,加速产程进展,适时结束分娩,对母婴预后及降低剖宫产率有重要意义,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随机选择2013年1月-12月在我院待产的孕产妇160例,均为初孕,足月妊娠,单胎头位,产前检查无病理产科情况,无内科疾病,年龄20—30岁之间,平均年龄26.5岁。

1.2方法:产妇入院后随机分为两组:镇痛组80例,临产后宫口开大2-3cm时,给予低浓度罗哌卡因,自控持续硬膜外镇痛;对照组80例,采用自然分娩法,观察两组产程进展情况及分娩方式。

2:结果:

2.1镇痛组产妇总产程时间及第二产程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第三产程时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一

表一 两组产妇产程时间比较(x±s)

组别

例数

第一产程时间(小时)

第二产程 时间(分)

第三产程时间(分)

总产程时间(分)

镇痛组

80

7.3±3.5

50.3±0.4

5.0±2.4

8.2±3.3

对照组

80

11.4±4.0

79.7±9.3

5.1±1.1

13.2±3.7

2.2镇痛组产妇剖宫产率(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6.25%),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对照组因宫缩过强或进入活跃期后产妇难以忍受疼痛或惧怕疼痛无任何剖宫产指征,强烈要求剖宫产者7例。两组产妇的阴道助产率、产后出血及新生儿窒息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二

表二 两组产妇分娩方式比较

组别

例数

阴道 顺产

剖宫产

阴道 助产

产后出血

新生儿窒 息

例数

百分率

例数

百分率

例数

百分率

Ml(x±s)

例数

百分率

镇痛组

80

60

75

4

5.0

16

20

148.5±39.5

5

6.25

对照组

80

52

65

13

16.25

15

18.75

142.8±40.5

4

5.0

镇痛组中有18例应用分娩镇痛后,子宫收缩力较弱,给予催产素2.5单位加入10%葡萄糖500ml中静脉滴注后,宫缩正常,产程进展顺利。

讨论:分娩是一种自然生理过程,同时受产力产道胎儿及精神心理因素的影响。其中产力产道及胎儿的影响较客观,精神心理因素主观性较强,能够影响机体内部的平衡、适应力和健康【2】,产痛是绝大多数女性经历的最剧烈的疼痛,随着子宫规律性收缩不断增强,很多产妇感到疼痛难忍,从而引起一系列神经内分泌反应【3】,使产妇精神紧张,心率加快,血管收缩,胎盘血流减少,致使子宫缺氧收缩乏力,宫口扩张缓慢,产程延长,胎儿宫内窘迫,最终剖宫产结束分娩,或因惧怕疼痛,无任何指征,而选择剖宫产,提高了剖宫产率,罗哌卡因是一种新型的长效酰胺类局麻药,对心脏和中枢神经系统起效快,作用时间也比较长,并且其麻醉效果较为确切【4】,利用硬膜外分娩镇痛可通过阻断伤害刺激的传入和交感神经的传出,降低产妇的应激反应,减少产妇不必要的耗氧量,和能量消耗,阻止母婴代谢性酸中毒的发生,避免子宫胎盘血流量减少,改善胎儿的氧合状态,增加了顺产的几率,而产后出血和新生儿窒息率无明显差异。分娩镇痛使产痛基本消失或仅有较轻微疼痛,消除了产妇的恐惧心理,心情放松,积极配合,胎头下降顺利,增强了产妇自然分娩的信心,避免了因疼痛而无指征剖宫产,进一步降低了剖宫产率,

综上所述,分娩镇痛能有效缩短产程减少剖宫产率,减轻产妇痛苦,支持产妇的心理健康,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乐杰,妇产科学 第7版 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1

【2】:赵有业 吴俊 谢华 孕妇心理需求及分娩过程的心态调整,中国妇幼保健1996.5.30

【3】:乐杰,妇产科学 第7版 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1

【4】:徐健国 沈晓凤 唐跃等,不同浓度舒芬太尼或芬太尼对硬膜外罗哌卡因分娩镇痛效应的影响【j】中华麻醉学杂志,2007.27(7):599-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