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2-16
/ 2

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分析

文德 倪航 戴硕豪

武警警官学院 4大队 11队  四川成都 610200

摘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各项工作的核心,直接影响到高校育人的质量。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塑造大学生健康人格,将大学生全面培养成综合性人才,是当前高校教学任务的重点。然而,部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许多问题,导致大学生受到不良思想的侵蚀,影响大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基于此,有必要从理论层面就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探讨,进一步探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路径,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可行性和科学性。

关键词:思想政治;大学生;理想信念;心理健康

一、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

(一)坚持办学主要方向,贯彻高校政治责任的必然要求

高校在办学过程中必须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积极承担起教书育人的责任。一方面,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可以进一步将大学生培养成更适合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发展的优秀接班人,避免大学生陷入思想危机、心理危机的困境。另一方面,在新时代党中央以及国家对高校办学育人工作提出新的需求标准的背景之下,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更是显得尤为重要。这就需要高校分别从保障、评价、方法、教学资源、载体、目标等方面入手,不断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的模式,最大限度地展现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服务性能以及政治属性[1]

(二)强化“四个自信”的必然举措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当积极回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应当重点提升大学生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文化执行以及制度自信意识,帮助大学生更好地成长。一方面,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进一步推动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的同步,能够培养出更多优秀人才,为社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2]。另一方面,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断提升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自信心和认可度,可以有效挖掘大学生的发展潜力,帮助大学生在社会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缺乏灵活先进的教育机制,存在“重理论教育,轻实践培养”的问题

部分高校教师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对学生单纯地进行理论教学,忽视从实践层面来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导致思想政治教育缺乏感染力和吸引力。一方面,部分高校教师采取“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开展教学工作,忽视对学生品德内涵以及思想层次的培养。例如,课堂过程中思政教师与学生之间缺乏互动和额沟通,无法有效应用教学理论来帮助学生解决思想层面以及心理层面的困惑,导致思政教育工作失去了价值和活力[3]。另一方面,部分高校教师局限于从书本层面来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忽视从社会实践层面对学生进行教育,导致学生缺乏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识和能力,教学效果不尽人意。

(二)忽视心理健康教育

部分高校教师并没有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在思政教育中的重要性,人为割裂了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之间的关系,导致学生的心理问题进一步演变为思想问题。一方面,部分高校教师并没有系统地对心理健康的知识进行讲解,难以应用相关理论来帮助学生认知自我、认知集体以及认知社会,进而使得学生怀疑自我、怀疑集体以及怀疑社会。在这种环境下,学生一旦受到外来消极思想、错误思想的腐蚀,就很容易导致心理问题演变成思想问题,甚至走向犯罪的道路。另一方面,部分高校教师尚未设置相关的心理咨询平台,对于学生心理状况的关注度不高,无法及时发现学生群体中存在的典型心理问题,进而使得学生产生负面、消极情绪,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

(三)理想信念教育力度不足,大学生社会担当不够

现阶段,部分高校教师忽视对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大学生集体意识、国家意识淡薄,一味地以自我为中心思考问题,缺乏相应的社会担当。部分高校教师忽视从国际局势、时事政治的角度对大学生进行教育,导致大学生对于历史和现实缺乏深入而全面的了解。

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路径

(一)创建教育机制,重视实践教育

高校教师要及时根据大学生的现实状况对教育目标、教育内容以及教学方案进行调整,构建更加科学可行、多元立体的教育机制。一方面,高校教师要坚持“以生为本”的基本原则,强化与大学生的互动,尊重学生个性,帮助每一位学生正确的应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来强化自身。教师要善于营造富有人文精神的教学环境,鼓励学生自主思考,解答学生思想困惑以及心理困惑,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另一方面,高校教师要善于组织实践教育活动,组织学生深入基层、深入社会为社会公众提供服务,增强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识和能力,提升大学生的责任意识,确保思想政治教育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起来。

(二)重视心理健康教育

当前,大学生由于生活压力、学业压力以及其他压力而导致心理问题多发,进而演变成相应的思想问题。为此,高校教师必须要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强化大学生的抗挫能力和意志力。一方面,高校教师要搭建系统化的心理教学课程,引导学生正确处理好自己与社会、自己与他人、自己与家庭之间的关系。对于已经产生心理问题的学生,教师要重点对其进行开导,引导其放下思想包袱和心理包袱,帮助其健康成长。另一方面,高校教师要强化心理咨询服务,依托于现代新媒体工具来搭建心理咨询平台,及时关注大学生的心理状况,及时发现大学生心理问题,采取更有针对性的教学措施。

(三)强化理想信念教育,激发大学生爱国热情

新时期,高校教师必须要进一步强化理想信念教育,强化大学生集体意识和国家意识,增强大学身的社会担当。一方面,高校教师要围绕国际局势、时事政治来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帮助学生正确的认识历史和现实,避免学生受到网络虚假言论以及错误舆论的影响。另一方面,高校教师要进一步强化爱国主义教育,引导大学生正确处理好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的关系,激发大学生爱国主义情感。

四、结束语

新的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坚守意识形态阵地,进一步实现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的创新,确保高校育人工作的正确性和科学性。总体而言,高校思政教师必须进一步强化自身问题意识,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首先,高校思政教师需要创建教育机制,重视实践教育。其次,高校思政教师需要重视心理健康教育。最后,高校思政教师需要强化理想信念教育,激发大学生爱国热情。

参考文献:

[1]谢文艳,代玉龙.基于心理学角度的大学生理想信念现状探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9,40(35):98-99.

[2]蔡文.新时期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新模式[J].智库时代,2019(46):72-74.

[3]聂勇.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创新研究[J].南方农机,2019,50(21):145+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