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大学护理学院 河南 郑州 450052
摘要:糖尿病( diabetesmellitus , DM )是一种常见的代谢性疾病,其特征以慢性高血糖为主。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方式的改变,糖尿病已成为继心血管疾病、肿瘤之后危害人类健康的“第三大杀手”。WHO [1]认为到 2035 年,糖尿病患病人数将由目前的 3.82 亿增至 5.92 亿,而我国糖尿病患病率更是高于全球平均水平,患病人数已达 1.139 亿[2-3]。另外糖尿病患者并发症发生率高,致残率高[4-6],增加了医疗卫生服务资源的利用和社会经济负担[7-8]。为了警告全球各国对于糖尿病的重视, 世界卫生组织( WHO )将 2016 年 4 月 7 日的世界卫生日的主题定为“打败糖尿病”[9]。由此可见控制糖尿病的发生、发展势在必行。糖尿病前期是一特殊时期,是发展成糖尿病的必然阶段,也被称为糖尿病发生的高危险因素阶段,有效的干预是可以阻止或延缓糖尿病的发生[10]。芬兰的糖尿病预防研究(the Finish Diabetes Prevention Srudy,DPS)[11]和美国的糖尿病预防计划(Diabetes Prevention Program,DPP)[12]都证明,在糖尿病高危人群中进行强化生活方式干预能预防和防治糖尿病的发生和发展。因此,强化生活方式干预已经成为糖尿病防治的最佳治疗手段[13]。而以教育为核心的知识宣传是重要环节之一。现对糖尿病前期的相关知识及健康教育干预综述如下。
关键词:糖尿病;定义及诊断;前期教育与宣传
1 糖尿病前期的概况
1.1 糖尿病前期的定义及诊断标准
糖尿病前期也称糖调节受损(Impaired Glucose Regulation, IGR),是指血糖升高但未达到糖尿病的诊断标准,目前常用的界定标准有美国糖尿病协会ADA标准和世界卫生组织WTO(1999年)标准。
ADA(2013 年)标准[14]包括空腹血糖受损、糖耐量低减、糖化血红蛋白 5.7%~ 6.4%。(1)空腹血糖受损指空腹血糖 5.6~6.9 mmol/L;(2)糖耐量低减指糖耐量试验 2 h 血糖 7.8~11.0 mmol/L;(3)糖化血红蛋白5.7%~6.4%。
WHO(1999 年)标准[15] 为:空腹血糖受损(IFG)和糖耐量低减(IGT)统称为糖调节受损(IGR),即糖尿病前期。(1)空腹血糖受损指6.1 mmol/L ≤空腹血糖 <7.0
mmol/L,且糖耐量试验2 h血糖<7.8 mmol/L;(2)糖耐量低减指空腹血糖 <7.0 mmol/L,且7.8 mmol/L≤糖耐量试验2 h血糖< 11.1 mmol/L。按照是否伴随空腹血糖受损,糖耐量低减又可分为单纯性糖耐量低减、空腹血糖受损合并糖耐量低减两类。因此糖尿病前期可分为单纯性空腹血糖受损、单纯性糖耐量低减、空腹血糖受损合并糖耐量低减三类[16]。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认为目前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在我国尚不普遍,检测方法的标准化程度不够等原因,目前我国采用的为WHO(1999年)标准。
1.2 糖尿病前期的流行状况
许多国家有关于糖尿病前期人群的调查和报告都显示不容乐观得人数[17-19]。世界糖尿病联盟估计目前3.16亿人,或者说有 6.9%的成人(年龄在 20~79 岁) 是糖耐量低减人群。到2035 年,糖耐量低减人数将增至 4.71 亿,或者说该人群比例将占成人总数的8.0%[17]。据中国的调查显示,我国糖尿病前期的患病率已从2008年的15.5%[20]上升为2013年最新报道的50.1%, 约4.934亿人[21]。
糖尿病前期虽然不作为一种独立性的疾病,但却是相关心血管疾病和2型糖尿病的高危因素[22]。研究显示:糖尿病前期人群往往存在血脂紊乱、高尿酸血症等心血管危险因素,并且糖尿病前期高糖基化终末产物与动脉粥样硬化密切相关[23-25]。另一方面,糖尿病前期状态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罹患糖尿病的风险。研究显示糖尿病前期人群有1/3进展为2型糖尿病、1/3仍维持糖尿病前期状态、1/3血糖恢复正常[17]。新加坡[26]的研究显示正常糖耐量人群14.0%发展为糖耐量减低,4.3%发展为糖尿病;糖耐量减低人群35.1%发展为糖尿病,是正常糖耐量人群的2.5倍。
2 糖尿病前期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对于糖尿病前期人群的干预治疗,主要以教育为核心,饮食为基础,运动为手段,转变不良生活方式,摆脱不良情绪,乐观面对生活,增强抵抗力,最终预防或延缓糖尿病的发生。把教育作为核心可见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另外有研究显示糖尿病前期人群知识宣教是糖尿病防治工作的重要环节之一。所以如何让糖尿病前期人群掌握知识是一项重大任务。
3 健康教育方式
3.1 传统的健康教育方式
传统的健康教育模式,是目前临床中普遍采用的采用的健康教育模式。由专科护士根据科室制定的教育计划,对糖尿病及糖尿病前期人群开展健康教育讲座、发放宣传手册等一系列活动,为糖尿病前期人群提供了系统学习相关知识的课堂和机会,同时激发糖尿病前期人群学习热情和兴趣。它具有耗时少、简单易操作等有点,并且在普及 糖尿病健康知识、提高大众对糖尿病的知晓率等方面意义重大,比较符合我国国情,仍是目前临床普遍长期采用的一种模式。但由于内容比较枯燥、对糖尿病前期人群的知识结构的不同等缺点,为此在原来的基础上建立健康促进俱乐部对糖尿病前期人群实施健康教育,俱乐部通过对会员采用专题讲座小组讨论、制作并发放宣传材料、咨询电话, 会员现身说法等多样化的方式开展健康教育活动。何素兰[27]等的研究显示,建立健康促进俱乐部可明显提高糖尿病前期人群的知识知晓率、经常锻炼率、血糖控制率及血脂控制率, 可有效减缓 IGT 和 IGF向 DM 的转变, 降低各种 DM 高危因素指标。
3.2 医院社区医护人员联动
医院社区联动是指综合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紧密合作,分工负责,共同为社区居民提供的全面而方便的糖尿病前期管理方案。其内容包括,医院培训社区成员提高社区成员糖尿病知识水平,社区给予糖尿病前期人群管理,并向医院反馈,由医院给予干预指导。将社区糖尿病前期患者的健康管理纳入社区卫生服务的范畴,是顺应国家医疗改革而产生的一种新的医疗服务模式。规范的糖尿病前期患者的管理,不仅要靠综合医院,同时必须要结合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才可以使更多的社区人群获得消渴(糖尿病)前期相关的健康知识,改变不良生活方式[28]。苑记清[29]研究证实医院和社区的联合干预可以有效提高社区IGR人群的健康信念,改善异常糖代谢状态,降低糖尿病的发病率,促进IGR逆转。
3.3 医院体检中心与体检客户联手的集体宣教模式
主要面向可定期到医院体检的固定团体客户,体检中心与前来体检的社会团体管理者联手对糖尿病前期患者采取集体宣教的管理模式进行生活方式的干预。张萍[30]等人研究指出此法干预2年后患者空腹血糖及餐后2h 血糖均呈下降趋势,且血压、甘油三酯、胆固醇、肌酐等指标有显著性改变,肥胖发生率也显著下降,是预防城市居民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有效措施和新途径。
3.4 互联网模式
由于传统健康管理中健康教育内容比较广泛,且受教育时间和教育地点的限制,缺乏个体化针对性。纸质健康宣传资料以及集中的固定化讲座,受试者是一个阅读者、倾听者,有效的信息需要自己从中逐条梳理,且讲课的专家和受试者之间缺乏互动实践,影响了健康教育的效果[31]。基于现代人群的“三微”(微时间+微平台+微健康)的特点[32] ,互联网在糖尿病前期的健康教育管理中应用而生。据最新数据显示,中国大陆地区有6 亿4 千万网络使用者,接近中国总人口半数(47.40%),是亚洲网络使用者人数之最[33]。所以,将互联网应用于糖尿病前期健康教育管理中符合我国国情,同时互联网的应用弥补了专业人员不足造成的管理漏洞,将受试者的“微时间”还给自身,使其“微健康”更科学,更符合受试者自身需求,让受试者“微平台”与现实需求更方便的结合。刘香弟[34]的研究证实互联网模式下的健康教育是可行的,对延缓和降低糖尿病前期向 2 型糖尿病转化有一定效果。但是对于不会和不愿意使用网络的等不适用网络的糖尿病前期人群还是应该考虑传统的面对面干预或通过有线电视进行干预的形式[35]。
3.5 随访
电话随访对糖尿病前期患者进行生活方式干预是利用信息工具对居家患者进行的有针对性的全身心护理, 是健康教育的一种延伸服务。 由糖尿病专科护士进行电话随访是一种经济且简单易行的措施,增加患者对治疗措施的依从性。王 玲[36]等研究证明这种个体追踪式教育对糖尿病前期患者是必要的和有效的, 它能通过护患交流极大地激发患者对目前自身健康状况的重视和希望改变的意愿,从而提高遵医依从性和认知水平。 电话随访还是患者的小助手,当患者在院外自我护理遇到难题时,通过护士电话随访及时帮助患者解决问题, 使患者在家得到无忧护理。
参考文献
[1] Popkin BM. Nutrition transition and the global diabetes epi-demic[J] .Curr Diab Rep,2015,-
15(6):64.
[2] International Diabetes Federation(IDF).IDF diabetes atlas seventh edition[EB/OL] . (2015 -12-01) [2016-04-20]..http : //www.idf.org/idf-diabetes-atlas-seventh-edition.
[3] Xu Y,Wang L, He J , et al. Prevalence and control of diabetes in Chinese adults [J]. JAMA, 2013,310(9):948-959.
[4] Domingueti CP , Dusse LM , Carvalho Md ,et al. Diabetes melli-tus: the linkage between ox- idative stress ,inflammation , hyperco-agulability and vascular complications [J] . J Diabetes Compli-cations , 2016 ,30(4) :738-745.
[5] Salinas JJ , Gonzalez JMR , Snih SA. Type 2 Diabetes ,depressive symptoms and disability over a 15-year follow-up period in older Mexican Americans living in the Southwestern Uni- ted States [J].J Diabetes Complications , 2016 , 1 :1-30.
[6] Castro-Rodríguez M, Carnicero JA, Garcia-Garcia FJ, et al. Frailty as a major factor in the i- ncreased risk of death and disability in older people with diabetes[J].J Am Med Dir Assoc, 20 16,17(10):949-955.
[7] Lehnert T ,Heider D ,Leicht H ,et al. Health care utilization and costs of elderly persons with multiple chronic conditions[J].Med Care Res Rev,2011,68(4):387-420.
[8] Gruneir A ,Markle-Reid M ,Fisher K ,et al. Comorbidity burden and health services use inco- mmunity-living older adults with diabetes mellitus : a retrospective cohort study[J].Can J Diabetes ,2016,40(1):35-42.
[9] Chan M.World Health day2016 : Let ’ t beat diabetes [ DB / OL ] .http:// www.who.int /me- diacentre / commentaries / diabetes / en / 2016-04- 06.
[10] Sun X , GuoL P , Hongcai Shang HC , et al .The cost-effectiveness analysis of JinQiJiang- tang Tablets for the treatment on prediabetes : a randomized , double-blind , placebo-contr- olled , multicenter design [J].Trials , 2015 , 16 : 496.
[11] Lehtisalo J, Lindstrorn J, Ngandu T, et al. Diabetes, glycaemia.,and cognition-a secondary analysis of the Finnish Diabetes Prevention Study[ J ]. Diabetes Metab Res Rev,2015, 32 (1) :102-110.
[12] Knowler WC, Barrett-Commor E, Fowler SE,et al ,Reduction in the incidence of type 2 di- abetes with lifestyle intervention or metformin [J].N Engl J Med,2002,346(6) :393-403.
[13] Tajima M,Lee JS, Watanabe E, et al .Associoation between changes in 12 lifestyle behav- ior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metabolic syndrome during 1 years among workers in the To- kyo metropolitan area [J].Circ J,2014,78(5):1152-1159
[14] American Diabetes Association. Standards of medical care in diabetes 2013[J]. Diabetes Care,2013,36(supplement 1):s11- s66.
[15]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国 2 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0年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16] Yang WY,Lu JM,Weng JP,et al. Prevalence of diabetes among men and women in China [J].N Engl J Med,2010,362(3):1090-1101.
[17] International Diabetes Federation. IDF Diabetes Atlas, 6th edn [M]. Brussels,Belgium: Inte-
Rnational Diabetes Federation, 2013.
[18] Yang WY,Lu JM,Weng JP,et al.Prevalence of diabetes among men and women in China[J].
N Engl J Med,2010,362(3):1090 -1101.
[19] Ramachandran A,Snehalatha C,Samith Shetty A,et al. Trends in prevalence of diabetes in Asian countries[J].World J Diabetes,2012,3(6):110 -117.
[20] Yang W, Lu J, Weng J, et al, Prevalence of diabetes among men and women in China. 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2010, 362(12):1090-1101.
[21] Xu Y, Wang L, He J, et al, Prevalence and control of diabetes in Chinese adults[J]. JAMA, 2013, 310(9):948-959.
[22] Levitan EB, Song Y, Ford ES, et al, Is nondiabetic hyperglycemia a risk factor for cardiov-
ascular disease ? A meta-analysis of prospective studies. Archives of Internal Medicine,200 4 ,164(19):2147-2155.
[23] Parildar H, Gulmez O, Cigerli O, et al. Carotid artery intimamedia thickness and hsCRP; p-
redictors for atherosclerosis in prediabetic patients? Pak J Med Sci,2013,29:495-499.
[24] Huang QF,Sheng CS,Liu M, et al.Arterial stiffness and wave reflections in relation to plas-
ma 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s in a Chinese population. Am J Hypertens,2013,26:75
4-761.
[25] 张武宏,蒋升徐,炎成.新疆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和汉族糖尿病前期人群血清尿酸及代谢综合征分布的横断面研究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13,34:958-960.
[26] Wong MS,Gu K,Heng D,et al.The Singapore impaired glucose tol-erance follow up study,does the ticking clock go backward as well as forward[J].Diabetes Care,2003, 26(11):3024 -3030.
[27] 何素兰,黄秀玲,粟尤菊,李文苑. 建立健康促进俱乐部对糖尿病前期人群实施健康教育[J].医学理论与实践, 2009,22(4):466-468.
[28] 苏畅,王惠君,张继国,等.中国居民营养状况与生活方式的代际差异[J].卫生研究,2012, 4 1(3):357-362.
[29] 苑记清,刘纯艳.医院社区联合式干预在糖尿病前期人群中的应用效[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4,20(33):4178-4181.
[30] 张萍,王世浩,刘艳萍,等.糖尿病前期人群不同管理模式干预效果的比较研究[J].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2012,6(1):36-40.
[31] 刘光月,尹芳,候芳丽.健康教育在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8(20). 4998-4999.
[32] 伍星,黄晓梅,邓海清,等. “互联网 + ”下的社区健康教育新模式[J].中国医药导报,2016, 13(21):185 -192.
[33] Internet World Stats.World Internet Users and Population Status[EB/OL].[2015-01-10].
[34] 刘香弟,王春红,刘志宏等.互联网模式下中医特色健康教育对糖尿病前期患者行为改变的研究[J].中医临床研究,2016,8(3):93-95.
[35] Ackermann RT,Sandy LG,Beauregard T,et al.A randomized com-parative effectiveness tr- ial of using cable television to deliver diabetes prevention programming[J].Obesity (Silver Spring),2014,22(7):1601-1607.
[36] 王 玲,董静莲.电话随访干预对糖尿病前期患者血糖控制的影响分析[J].天津护理,2016, 24(4):291-2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