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脑小脑角区肿瘤术后吞咽困难的早期护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2-17
/ 2

桥脑小脑角区肿瘤术后吞咽困难的早期护理

牟淑玲 王晶 刘丽波 朴庆华

大庆油田总医院神经外科 黑龙江 大庆 163001

摘要 目的:探究桥脑小脑角区肿瘤术后吞咽困难早期护理的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9月间我院脑外科收治的48例接受桥脑小脑角区肿瘤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一般护理方式,观察组患者采用早期护理进行对症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术后第一天和术后治疗四周后测评结果。结果:经过治疗,采用早期对症护理干预的观察组患者的分级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接受桥脑小脑角区肿瘤术患者术后进行早期对症护理,能有促进患者吞咽功能的尽快恢复,进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为患者的术后恢复打下基础。

关键词:吞咽困难;桥脑小脑角区;早期护理;肿瘤术后;

桥脑小脑角区的肿瘤在发病早期往往生长的比较隐匿,在出现临床症状的时候通常体积已经生长的比较大,因此在进行手术切除的过程中存在较大的风险[1]。临床资料显示桥脑小脑角区的肿瘤一旦生长到比较大(直径>4cm)的时候通常会出现向内对患者脑干的压迫,从而与Ⅴ、Ⅵ、Ⅶ、Ⅷ、Ⅸ、Ⅹ、Ⅺ等颅脑神经产生非常密切的关系,即使是在显微镜辅助进行微操手术,也无法避免对颅脑部位的神经产生损伤,进而影响到患者语言功能和吞咽功能,给患者的生活质量带来极大影响。本次研究重点对早期护理对桥脑小脑角区肿瘤患者术后吞咽困难者功能恢复的治疗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2月~2017年9月间我院脑外科收治的48例接受桥脑小脑角区肿瘤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24例,其中男13例,女11例,年龄29岁~68岁,平均年龄(53.17±2.47)岁;观察组患者24例,其中男14例,女10例,年龄27岁~66岁,平均年龄(52.64±2.31)岁。所有患者均符合桥脑小脑角区肿瘤的诊断标准,患有精神类疾病、其他功能性障碍和无法定监护人的患者均排除在外。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一般的护理模式进行干预,严格按照患者的实际病情来展开常规护理,及时与患者讲解桥脑小脑角区肿瘤手术的操作要点和相关的手术注意事项,充分了解患者的术后具体情况并对此作出科学性的指导,协助家属做好术后护理工作。观察组患者进行早期对症护理干预,具体如下:①心理护理,患者术后一旦出现功能性障碍,往往会出现非常严重的心理问题,护理人员在此情况之下就需要同患者进行充分的沟通,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告知患者此种情况属于术后的正常反应,帮助患者缓解心理压力。②功能训练,术后及时对患者进行健康宣导,为患者详细讲述术后的注意事项,同时帮助患者开始进行吞咽功能训练,协助患者强化协调能力,主要包括:舌运动,根据口腔运动的操作步骤,患者进行口腔运动,来帮助协调舌与唇运动的配合;咀嚼肌训练,根据咀嚼肌训练要点进行张闭口运动,保证咀嚼肌能够得到最大限度的运动;喉部训练,喉部运动重点以吞咽训练和发音训练来进行。功能训练应当严格遵守循序渐进的规律,在遵循患者的耐受度的情况下进行。③摄食训练,在功能训练去的良好效果的前提下,增加患者的摄食训练,患者取仰卧半坐或直坐的进食姿势,由护理人员在患者的健康一侧辅助进行喂食,患者食物选择遵循由易至难的规则,根据患者的治疗情况由最初的粘稠状食物逐渐过渡到固体食物。.

1.3评价指标

采用日本洼田氏咽水试验来对患者的吞咽功能进行判定,具体标准如下:玻璃水杯盛30ml温水,患者饮用咽下,一次性咽下不呛咳为Ⅰ即;分两次咽下并且不呛咳为Ⅱ级;分两次咽下出现呛咳为Ⅲ级;分两次以上咽下且出现呛咳为Ⅳ级;每次咽下均会出现呛咳为Ⅴ级。患者的吞咽功能达到Ⅰ~Ⅱ级,可以进行正常进食,Ⅲ以上的患者则有鼻饲管来辅助进行进食。在患者接受手术后第一天和第四周分别对患者进行吞咽功能评定。

1.4统计学分析

研究数据采用SPSS13.0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结果用t进行检验,计数资料用x2检验,用%表示,两组患者的数据差异比较,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通过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评级进行对比,观察组患者的评级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对比[例]

组别

例数

Ⅰ级

Ⅱ级

Ⅲ级

Ⅳ级

Ⅴ级

观察组

24

3

14

5

1

1

对照组

24

0

3

12

6

3

X2

12.172

13.217

12.513

11.374

12.521

P

<0.05

<0.05

<0.05

<0.05

<0.05

3讨论

桥脑小脑角区的发病部位大多以脑外肿瘤为主,其中最为常见的为听觉神经肿瘤,其次为脑膜瘤,发病率大约为13/100万[2]。由于确诊时肿瘤提及明显偏大,不可避免的会与周围的脑干、小脑、岩静脉、面听觉神经产生非常密切的联系,为脑外科的手术操作造成了非常大的困难,手术后患者往往会出现吞咽功能障碍[3]。吞咽是指经口腔向胃部输送食物的动作,桥脑小脑角区肿瘤术后会损伤患者舌下神经、面神经和迷走神经,出现的吞咽功能障碍主要表现为软腭麻痹、口腔舌运动功能受限,影响患者经口腔、咽部向食管引动食物的动力。在本次研究中,采用早期护理干预的观察组吞咽功能障碍患者术后治疗的评级显著优于采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接受桥脑小脑角区肿瘤术患者术后进行早期对症护理,能有促进患者吞咽功能的尽快恢复,进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为患者的术后恢复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扈文娟. 早期护理干预在脑桥小脑角区肿瘤患者术后吞咽困难中的应用效果[J].世界临床医学,2017,6[11]:193-196.

[2]陈立华,杨艺,徐如祥.听神经瘤微侵袭手术治疗的现状与进展[J].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2015,12:481.

[3]孙学东,郭文斌,罗光东,等.45例经乙状窦后入路切除大型听神经瘤治疗体会[J].滨州医学院学报,2016,15: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