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内科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的探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2-17
/ 2

心血管内科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的探索

杨雪莲 王敏岩

鸡西鸡矿医院有限公司滴道中心医院 158100

【摘 要】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升的同时,生活压力也逐渐加大,使得心血管疾病成了较为常见的疾病之一。并且在医院的心血管科室中所收治的患者多为高危病人,在进行日常的护理时,具有较大的护理难度和繁重的护理任务。相关的医护人员应对日常的护理工作进行持续的探索和改进,从而提高护理的质量和效率,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帮助患者早日康复。

【关键词】心血管;护理质量;安全隐患

一、护理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隐患

1.护理人员

在进行心血管内科患者的日常护理时,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致使出现安全隐患,并影响护理的质量和效率。其中相关的护理人员是实施的主体,因此其个人能力和综合素质,会对护理的质量和效率产生直接的影响。护理人员自身的专业能力和素养、综合素质等均会产生安全隐患,对患者的人身安全具有重要影响。当前阶段,部分医院的心血管内科中,护理人员往往缺乏较高的专业知识和能力,并且存在综合素质较差的现象。如缺乏相应的护理意识和服务意识,对待工作过于敷衍和机械化,缺乏人性化的服务。对于部分患者的突发状况等,未能做到及时准确的护理。专业水平的不足,使得这部分护理人员在进行日常的护理时,对部分环节缺乏有效的护理,从而为患者带来身心痛苦。不仅不利于患者的康复,还会使患者对护理产生排斥心理,从而拒绝配合医护人员的日常护理,严重时还会导致疾病的恶化。部分护理人员在进行日常护理时,态度敷衍、冷漠,甚至部分护理人员态度恶劣,不利于患者护理的同时,极易导致医患纠纷,严重降低了护理的质量和效率。

2.疾病因素

患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通常具有发病较急、且病情 变化较快等特点,并且恶性的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状况的发生更是具有随时性,室颤等会对患者的生命安全产生严重的威胁。若相关的医护人员在进行日常护理时,未能对患者进行及时有效的护理,极易导致患者死亡。并且患者在发病时通常发生在夜间,尤其是心脏病患者,主要是因为在夜间时,患者的迷走神经会处于较为兴奋的状态,继而导致心脏病患者的心排血量大量增加,最终出现心力衰竭的现象。通过对以往实际医学案例的分析,发现这类病人在24小时之内发生死亡的概率高达40%。老年心脏病患者,自身的各项身体机能处于老化状态,当发生紧急情况时,若医护人员未能及时发现并提供相应的护理服务,极易使老年心脏病患者因为急性心脏病死亡,最终导致医疗纠纷的发生。

3.违反操作规程

部分护理人员在对心血管内科的患者进行日常的护理工作时,因自身缺乏护理意识和责任感,致使护理过程未能按照相关的操作规程进行,且未能进行严格的查对等。最终导致未能按照医嘱进行有效的日常护理,出现操作失误,甚至出现药物发放错误、注射药物错误等,最终发生医疗事故,引发医患纠纷。

4.患者和家属

患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在进行日常的饮食使,需要对多类食物禁食,如多盐、多油、过于油腻等的食物。这类食物的禁食会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很大程度的影响,最终导致虽然医生反复多次嘱咐不可以进食某些食物,但是患者为满足口腹之欲提高自身的生活质量,仍会食用这部分食物。部分患者的家属缺乏相应的意识,致使未对患者的日常饮食进行有效监督,或顺从患者,最终影响患者的护理质量,并严重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

5.药品因素

心血管内科所需的药品较多,并且具有较多的品种,需要对药品的剂量进行严格的控制,并且部分药物还会产生较大的副作用,均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安全隐患的出现。患者在使用硝酸甘油类的药物后,极易出现体位性的低血压。因此在进行药品注射时,应对药品滴入的速度和所持续的时间能进行严格的控制。多巴胺、阿拉明等抗休克型血管活性药物、抗心律失常等的药物,出现输液外渗时会导致患者局部的皮肤出现坏死的现象。进而导致患者的痛苦增加,并使住院的时间延长,引发患者和家属的不满情绪,甚至会导致医疗纠纷。

二、安全隐患的护理对策

1.增强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以及责任心

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直接影响到了护理质量,因此为了提高护理质量,心血管内科首先应当在护理人员招聘时严格把关,对于一些基本技能不够熟练的护理人员,首先应当进行全面的岗前培训,在临床实践阶段,采用以老带新的方式来加快其学习速度;其次对于在职的护理人员,则应定期组织心血管内科相关知识的培训,着重介绍国内外先进的护理理念,并且给予其外出学习的机会,起到以点带面的作用;此外还应当提高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对护理法律法规进行定期培训,使得护理人员能够做到居安思危;同时每个月组织科室的质控人员对本月的护理工作进行反馈,群策群力,从前瞻性和实际工作出发,提出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并把措施落实到位;最后还可以利用每天的晨会,组织护理人员进行最多不超过15分钟的业务知识讲座或者是护理查房实践教学,逐步增长新知识,不断拓宽知识面,使护理质量持续改进。

2.评估病情,注意防患

心血管内科患者入院初期,大多比较急、危、重,所以要加强对新病人及危重患者生命体征的监测,尤其注意心律、心率、血压的变化,特别要加强护理薄弱时段病情的巡视及观察,做到不论病情轻重,都应随叫随到,尤其是危重患者;同时注意全面评估患者病情,防坠床及跌倒的发生,及时挂坠床及跌倒的警示牌,并加强宣教告知;对患有焦虑症的患者,应加强心理护理及疏导,多与家属沟通,共同防护,避免意外事故的发生。

3.严格执行护理核心制度和操作规程

在进行各项护理活动时,要严格执行“三查八对”,落实查对制度。所有护理人员都要有极强的工作责任心和职业危机感,从而能够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每月还要定期对各级护理人员进行培训、考核,确保所有人员都能够严格执行各类医疗护理活动的操作规程,防止差错事故发生。

4.监督患者执行医嘱情况

心血管内科护理人员应当先发动患者的家属对患者的各项医嘱执行情况进行监督,要对患者家属讲清执行医嘱的重要性,并且要让患者家属明白如果不能良好地执行医嘱上的诸多禁忌,很有可能会给患者的身体健康带来严重后果。在此基础上,护理人员还应当尽可能地对患者进行监督,从而避免由于医嘱情况执行不佳而造成的安全隐患。

5.加强用药管理

针对专科药物的特殊性、危险性,要加强对护理人员专科药物知识的培训,使护士熟练掌握专科药物的性能,并能向患者及家属及时、全面地宣传药物应用的注意事项,如不能自行减药或停药以及随意调节输液速度等,避免意外事件的发生。

三、结语

心血管内科的护理质量对于患者的康复而言是极为重要的,医院应当积极探索提高心血管内科护理质量的方法,从而保证心血管内科患者能够拥有较为理想的医疗护理条件。在对心血管疾病的患者进行日常护理时,首先应对既有的护理人员进行培训,在提高其专业水平的同时,提高其护理意识和服务意识,从而从根本上保障护理质量的提升。其次应对患者的病情进行有效评估,从而制定更具针对性和实用性的护理措施。之后护理人员应严格按照相应的操作流程进行日常的工作,并对患者和家属遵医嘱的情况进行有效监督。最后应对患者的用药进行有效管理,从而保障用药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参考文献

[1]王赟. 心血管内科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的探索[J]. 养生保健指南, 2017(20).

[2]张灵. 心血管内科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的探索[J]. 饮食保健, 2017, 4(19).

[3]丁妍, 余健, 张柳燕,等. 心血管内科专科护理质量指标的构建研究[J]. 护士进修杂志, 2017, 32(17):1561-1564.

[4]张成芳, 沈菲, 李辉,等. QC小组活动在心血管内科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中的实践与应用[C]// 基层医疗机构从业人员科技论文写作培训会议. 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