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吉兰巴雷综合征患者的护理体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2-27
/ 1

一例吉兰巴雷综合征患者的护理体会

罗顺芝

云南省普洱市人民医院 665000

【摘要】对吉兰巴雷综合征患者的护理进行总结。【方法】根据患者的病情制定一套适合患者病情康复的护理方案【结果】严格按照吉兰巴雷综合征的护理常规对患者制定个性化的护理,使患者尽快康复出院,有效的减少了患者的住院天数。提高了患者对医疗服务的满意度。

关键词:吉兰巴雷综合征;护理

吉兰巴雷综合征(GBS)又名急性炎症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根疾病、格林—巴利综合征,是以周围神经和神经根的脱髓鞘及小血管周围淋巴细胞及巨噬细胞的炎性反应为病理特点的自身免疫性疾病。【1】以神经根、外周神经损害为主,伴有脑脊液中蛋白-细胞分离为特征的综合征。确切病因不清楚,属神经系统的一种迟发性过敏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可能与感染、疫苗接种有关。多数患者在本病发病前1-4周有呼吸道、肠道感染病史,最常见为空肠弯曲菌感染,约占85%,此外还可有病毒、支原体等感染【2】。因此需严格认真的做好患者的护理,现将我科收治一例吉兰巴雷综合征患者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临床资料

患者女性,因“全身疼痛6天,加重伴言语不清、四肢无力3天” 入院。神志清楚、精神欠佳,体温36.5℃、脉搏73次/分、呼吸21次/分、血压135/83mmhg,全身肌肉及皮肤黏膜触痛,口唇无发绀,咽充血,双侧扁桃体3度肿大,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3mm,对光反射灵敏,洼田饮水试验4级,四肢肌力3级,以近端肌肉肌无力为主,四肢肌张力正常,无肌肉萎缩,无不自主运动,全身痛觉过敏,大小便正常。诊断为吉兰巴雷综合征脱髓鞘型,行免疫球蛋白治疗和血浆置换术。治疗15天以后患者康复出院。生命体征平稳。

2护理

2.1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包括体温、脉搏、呼吸、血压、意识、瞳孔和疼痛的变化,并做好记录。

2.2疼痛的护理 保持病房的安静舒适,遵医嘱使用止痛药患者肢体疼痛要适当进行肢体运动锻炼,锻炼时应有简单动作到复杂、先健侧到患侧,有上到下,由近到远,幅度由小到大,着重训练患者患肢较弱肌群,如屈肘关节,内收肩关节等【3】。

2.3心理护理 (1).向患者及家属解释康复治疗计划及措施,医患配合,补急于求成,(2).主动与患者交流,耐心细致的倾听,鼓励她们说出心中所想,。(3).适时适宜地关心照顾患者,介绍典型的康复病例或者请康复患者现身说法,树立患者对治疗的信心和勇气。(4).鼓励家属多与患者沟通,让她们感受家庭的温馨,家人的支持,消除不良情绪对康复的影响。【4】

2.4基础护理(1).定时翻身拍背,保持呼吸道通畅。(2).保持床单元平整干燥清洁,保持口腔卫生,每天2次口腔护理。(3).食物予以清淡、低盐低脂、适量蛋白质、高维生素、高纤维食物,多食蔬菜水果、避免辛辣食物、戒烟酒。(4).保持大便通畅,并注意观察大便的颜色及量。

2.5血浆置换血浆置换分为置换前,置换中、及置换后的护理。由于我科患者血浆置换是由血液科专科护士进行,置换中的护理由专科护士进行。1.血浆置换前的护理(1)了解患者的血管情况,原则是能静脉管就不用动脉,能动脉就不用置管,置管前需要评估。(2)了解患者实验室结果,血常规、凝血功能,血生化(蛋白、电解质、肝肾功能)。(3)了解患者生命体征等一般情况,病情严重者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变化。(4)了解患者饮食、睡眠、精神状况、女病人是否为月经期。(5)做患者置换前的心理护理,消除患者紧张情绪,简单介绍血浆置换方法和可能存在的不良反应。(6)检查患者数学治疗同意书,特殊治疗同意书是否签字,血型、交叉配血单及治疗所需用物准备齐全。

(7)置换前半小时预防性使用抗过敏药物。正在服用激素的患者可不用,术前嘱患者排空小便。2.血浆置换术后的护理(1)嘱患者血管穿刺处要防水防感染。(2).嘱卧床休息2小时,缓慢起床,防寒保暖,避免感冒,有疲惫感属于正常现象。(3)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变化。(4)有过敏反应者要和值班医生护士进行交接班,密切监测病情变化。

4体会 此患者的住院期间在护理患者的过程中,我们严格按照无菌技术操作及吉兰巴雷综合征的护理常规对患者实施护理,按照所制定的计划实施的护理,取得了预期效果,患者一周后全身疼痛症状减轻,四肢肌力逐渐恢复,焦虑症状夜明显改善,能满足基本的生活需要,住院期间未出现跌倒、坠床、压疮,失用综合征等并发症,已给予出院后的康复锻炼指导。

参考文献

【1】杨华,神经疾病护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1

【2】陶子荣,戴玉,神经内科护理查房手册。化学工业出版社.2014.9

【3】刘宏德,刘洪庆。脑卒中患者的家庭康复护理【J】.现代康复,2001,5(2):158

【4】郭军,刘琳,付凤珍等.心理干预对老年脑卒中病人抑郁及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J】.护理学杂志,2004,19(11):4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