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东县中医医院 湖南 衡东 421400
[摘要] 目的 探讨预见性护理程序对老年痴呆症患者的护理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85例老年痴呆患者,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50例和对照组35例,研究组患者采取预见性护理程序护理,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分析护理质量。结果两组患者的MMSE、ADL评分与入院时比较均明显提高(P<0.05),研究组评分提高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WHOQOL-BREF四个维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入院时(P<0.05),且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仅生理和心理领域评分高于入院时(P<0.05);观察组患者服药依从率90%,对照组34.3%,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1)。结论预见性护理程序应用于老年痴呆症患者护理中,有助于提高护理人员积极性,对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从而确保药物治疗效果有重要作用,对提高护理质量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 预见性护理程序;老年痴呆;护理质量
老年痴呆是临床常见病,随着我国进入老龄化阶段,该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老年痴呆症指由于脑部功能失调导致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以功能性、退行性障碍及记忆衰退为主要临床表现[1]。对患者进行及时护理干预有助于增强其社会活动能力及智力。本文探讨了预见性护理程序在老年痴呆症患者护理中的作用。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为我院2014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85例老年痴呆患者,均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2]关于老年痴呆及血管性痴呆相关诊断标准。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50例,男31例,女19例,年龄58-85岁,平均(73.5±7.8)岁,病程0.5-10年,平均(5.5±1.6)年,混合性痴呆21例,血管性痴呆17例,阿尔茨海默症12例;对照组35例,男21例,女14例,年龄58-85岁,平均(73.5±7.8)岁,病程0.5-10年,平均(5.5±1.6)年,混合性痴呆14例,血管性痴呆12例,阿尔茨海默症9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入选患者均给予药物对症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含医嘱、饮食、起居等日常护理、情绪和生活自理能力护理干预等。研究组采取预见性护理程序,本院专门编制老年痴呆患者治疗及护理程序手册,同时针对参与护理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具体为:(1)综合分析评估。全面掌握患者病史、病情、心理及生理状况、服药意愿及依从性等,对患者可能出现的潜在护理问题及影响其药物治疗效果的原因做出护理诊断及措施。(2)制定护理计划。依据患者的护理诊断,制定护理目标,并制定个体化护理干预计划,包括用药指导、心理支持、健康指导、认知功能训练、行为治疗及干预等。(3)实施护理措施。基础性护理。对患者进行24h小时无缝隙陪护,防止坠落、跌倒,保持病区环境清洁、安静,规范放置物品。认知功能训练。患者多会逐渐丧失语言功能,要及时给予其认知训练,如借助色彩、图片、简单数字计算、认字、方位辨识等活动,锻炼其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提升其记忆能力,从而延缓患者智力衰退。睡眠障碍护理。患者多情绪不稳,且时间定向力较差,多伴有睡眠障碍。要为患者制定睡眠计划,白天引导患者参加娱乐活动,控制睡眠时间,晚睡前热水洗脚、避免过于刺激性活动,安抚其情绪,促进睡觉。必要时使用静定药物[3]。④体能训练。患者随着病情进展会逐渐丧失肢体行动能力,护理人员要引导患者进行散步、益智体操等活动进行体能训练,促进关节血液循环,改善其肢体关节功能,延缓大脑肢体功能衰退。⑤心理护理干预。疾病给患者心理带来巨大影响,往往自我封闭,对外界事物消极,不愿意与外界接触[4],护理人员要主动与患者沟通交流,并向其介绍积极治疗疾病有助于缓解病情恶化,以对大可能消除其心理顾虑,促进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干预活动。同时可为患者创造轻松、愉快的娱乐氛围,为其提供、唱歌、舞蹈等机会,并加强与其沟通交流,帮助其树立康复的信心。(4)护理评价。对护理全过程进行有效性、可行性评价,并发现护理问题、解决问题,总结护理经验,以全面恢复患者身心健康。
1.3 观察指标 于患者入院时及治疗8周时对患者进行评价。采用简明精神状态量表(MMSE)进行认知功能评价,总分30分,得分越高说明患者认知功能越好。采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价其日常生活能力,总分100分,得分越高说明患者该项能力越强。采用WHO生存质量量表简表(WHOQOL-BREF)评价患者生活质量。④统计两组患者的服药依从性情况。
1.4数据处理方法 本研究数据采用SPSS20.0处理分析,计量资料用(
±s)表示,配对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²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MMSE、ADL、WHOQOL-BREF评分 两组患者的MMSE、ADL评分与入院时比较均明显提高(P<0.05),研究组评分提高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WHOQOL-BREF四个维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入院时(P<0.05),且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仅生理和心理领域评分高于入院时(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MMSE、ADL、WHOQOL-BREF评分比较 ( ±s)
观察指标 | 研究组 | 对照组 | |||
入院时 | 入院8周 | 入院时 | 入院8周 | ||
MMSE | 16.01±2.11 | 24.36±2.87#* | 16.04±2.33 | 19.91±2.77# | |
ADL | 31.02±3.77 | 45.62±4.33#* | 30.75±3.22 | 36.04±3.43# | |
WHOQOL-BREF | 生理领域 | 7.51±1.49 | 14.68±1.82#* | 7.44±1.48 | 10.75±1.81# |
心理领域 | 8.39±1.75 | 16.53±2.01#* | 8.77±1.45 | 11.94±1.88# | |
环境领域 | 8.81±1.57 | 15.66±2.22#* | 9.03±1.67 | 10.13±1.77 | |
社会关系 | 8.02±1.55 | 15.44±1.66#* | 8.22±1.78 | 9.33±1.53 |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与入院时比较,P<0.05。
2.2两组患者的服药依从性 经预见性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服药依从性较好45例(90.0%),对照组服药依从性较好12例(34.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²=28.931,P<0.01)。
3讨论
目前,临床上尚不能彻底治愈老年痴呆症[5]。对患者实施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有利于促进患者主动配合治疗和护理,有助于缓解患者的症状,减缓患者认知、记忆及肢体功能障碍的退行速度。
预见性护理以疾病发展规律及变化特点为基础,以科学手段对患者实施综合评估分析,并为患者制定个体化护理方案,制定预见性护理程序,有利于护理人员掌握整体护理思路,对护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有预见性和准备性,能够及时作出反应和调整,将护理问题及时解决或防患于未然,同时,预见性护理有利于护士由被动转变为主动,能充分调动其护理积极性,并积极实施有效护理措施,避免风险事件的发生。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精神状态、日常生活能力、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提高,且明显优于对照组,这说明预见性护理对显著改善老年痴呆患者的精神状态、提高其日常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方面有积极意义。同时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服药依从性较好,这有助于患者积极配合治疗,提高临床疗效。
综上所述,预见性护理程序应用于老年痴呆症患者护理中,有助于提高护理人员积极性,对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从而确保药物治疗效果有重要作用,对提高护理质量有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李春利,陈艳.护理干预对老年痴呆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分析[J].安徽医药,2014,18(6):1182-1184.
[2]李冬梅,许虹.国内痴呆症患者的护理及干预文献分析[J].护士进修杂志,2013,28(5):400-403.
[3]曹雪萍.有关护理干预对老年痴呆病患生存质量的作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5):650.
[4]王娅洁.护理程序对老年痴呆症患者药物治疗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6,22(7):72-73.
[5]曾莹,陈芳兰.预见性护理程序对老年痴呆症的疗效及预后的影响[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4,17(11):1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