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外固定治疗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的效果比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3-12
/ 2

内、外固定治疗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的效果比较

李福权

克东县人民医院 164800

【摘要】:目的 观察比较内、外固定治疗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的临床效果,为临床上选择合理的治疗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1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86例不稳定型骨盆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修复方式不同分为外固定组和内固定组,每组 43 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内固定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患者的比较,显著提高(95.35% VS 81.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内固定方法修复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优于外固定治疗,值得在临床上进行广泛的推广及应用。

【关键词】:内固定;外固定;不稳定型骨盆骨折;临床效果

骨盆骨折是临床常见的骨折类型,多由挤压骨盆所致,是一种严重的创伤。高能量袭击诸如撞击、坠落、挤压等,多系闭合伤,会导致不稳定型骨折发生,不稳定型骨盆骨折具有高致残率,此类骨折由于前环耻骨联合分离或耻骨、坐骨支骨折及后环骶骨、髂骨骨折或骶髂关节分离且垂直方向移位,使骨盆稳定性遭受破坏,常并发出血性休克和盆腔内脏损伤,甚至导致患者死亡[1]。本文观察比较了内、外固定治疗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的临床效果,为临床上选择合理的治疗措施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7年1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86例不稳定型骨盆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修复方式不同分为外固定组和内固定组,每组 43 例。其中,外固定组男性患者24例,女性患者19例,年龄26-75岁,平均年龄(49.68±6.38)岁。内固定组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18例,年龄25-76岁,平均年龄(49.75±6.53)岁。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两组间的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外固定组患者采用仰卧位,螺钉可在骨折复位前打入髂嵴。切口:第1枚螺钉入点于髂前上棘后约2 cm处,切口方向与其下的髂骨嵴垂直,常指向脐。这样可防止进一步手术操作及外固定架压迫损伤皮肤,对肥胖患者尤为重要,切口1.0-1.5 cm长,钝性分离皮下软组织直到髂骨。打入Schanz钉:可先用克氏针定位髂骨内外侧板进行钻孔,然后用手拧入Schanz钉,钉应行于髂骨翼内外板松质骨之间,进入时应无太大阻力。第2,3枚钉与前1枚相距2 cm,用相似方法打入,3枚钉应会聚于髂臼顶上后方,随后安装上准备好的支架。内固定组患者采用全麻或硬膜外麻醉,根据患者骨折类型选择体位、入路及固定方式;B型骨折患者经骶髂关节前方入路,切开复位后应用重建锁定钢板横跨到髓髂关节,并使用螺钉进行固定;C型骨折患者进行骨盆环前后联合固定,经骶髂关节后方入路,合并髋臼骨折进行切开复位钢板螺钉内固定;髂骨翼骨折及骶髂关节脱位患者沿髂脊做前外侧切口,用手法挤压骨盆或用螺纹钉使得髂骨并行牵引复位,直视下平行骶髂关节并打入骶骨侧螺钉;骶骨骨折脱位患者取俯卧位,在髂后上棘外侧切口,双侧骶骨骨折或严重粉碎不稳定骨折可选用骶骨钢板固定,螺钉可直接固定在骨质坚固的髂后脊上。术中注意保护股外侧皮神经及股动静脉。

1.3观察指标 临床疗效:在治疗随访阶段,患者骨折愈合,无明显的腰腿疼痛症状和下肢缩短,不影响行走,被认定为优;治疗后骨折愈合,有轻微腰腿疼痛,下肢缩短在1 cm以内,没有行走活动限制,认定为良;在治疗后骨折愈合效果良好,腰腿疼痛症状发生频率相对较高,下肢缩短在1-3 cm之间,有一定的活动限制,认定为可;治疗后骨折愈合效果不佳,具有严重的腰腿疼痛症状,下肢缩短3 cm以上,有严重的活动限制,认定为差。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本次研究得到的全部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率的比较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当P<0.05时,即可以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如表1所示,内固定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患者的比较,显著提高(95.35% VS 81.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例(%)]

组别

例数

优良率

外固定组

43

21(48.84)

14(32.56)

7(16.28)

1(2.33)

35(81.40)

内固定组

43

31(72.09)

10(23.26)

2(4.65)

0(0)

41(95.35)

3 讨论

骨盆骨折是一种严重外伤,半数以上伴有合并症或多发伤,最严重的是创伤性失血性休克及盆腔脏器合并伤,救治不当有很高的死亡率,可达10.2%。外固定支架固定后联合内固定单侧牵引治疗,主要用于Tile C2、C3型骨盆骨折,主要适用于使用单纯的内、外固定不能达到理想治疗效果的患者。③经皮外固定架固定同期合并其他肢体骨折或多发伤急诊的抢救处理。外固定治疗并发症较多,加上不稳定型骨折易造成骨盆后环不稳定,常发生复位不满意、后遗症多等不良情况,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有很大的影响[2]。目前研究认为,内固定术可以矫正畸形骨折部位,稳定血液循环,而使得重建后的骨盆环得以稳定,进而预防晚期骨不连和骨不稳定的发生,能在最大程度上预防骨化性肌炎和静脉栓塞等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提高临床疗效[3]。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内固定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患者的比较,显著提高(95.35% VS 81.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所述,采用内固定方法修复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优于外固定治疗,值得在临床上进行广泛的推广及应用。

参考文献

[1]刘国雄,肖柳斌,李鹏飞,等.内、外固定与保守方法治疗不稳定型骨盆骨折:骨痂生长及骨折愈合率比较[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5,19(35):5646-5651.

[2]邱文奎.三种不同方法治疗不稳定型骨盆骨折临床观察[J].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7,29(1):43-45.

[3]韦辉贤,兰承林,磨惠君,等.切开内固定和外固定架联合应用治疗TileC型骨盆骨折临床疗效分析[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13,30(5):763-7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