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主体结构检测方法及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4-07
/ 2

建筑工程主体结构检测方法及应用

王建国

抚远市棚户区改造办公室 黑龙江佳木斯

摘要:随着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经济的发展与中国基建技术的提高,建筑物无论是数量还是体量都有了大的飞跃。人们在有居所的基本需求得到满足后,居所舒适安全的需求就越发突出。而由于建筑工程主体结构的质量出现问题,导致施工和居住过程中出现人身伤亡造成无可挽回的财产损失的报道屡屡见诸报端。相关技术的进步促进了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方法的革新,下面本文在介绍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方法的基础上,谈谈各自的应用。

引言:经济的发展使新的施工方法和新的施工材料不断被引入建筑工程中,使我国的建筑工程施工有了长足的进步,而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方法发展相对滞后,与发达国家有着不小的差距。主体结构质检方法需要足够客观公正足够切实准确,相关质检部门还应制定相关的规范准则,把控好建筑施工质量的最后一道关卡。因而探讨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方法及其应用有很大的必要性,下文将简要探讨这些问题供大家参考借鉴。

关键词:建筑工程;主体结构;检测方法

一、建筑工程主体结构检测方法的不足

我国的建筑工程高速发展,新材料新方法使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不断提高。同时新的、更科学的质量检测方法的应用也提高了质量检查的有效性和准确性。然后相关配套的质量检查标准却没有跟上,缺乏相关的技术指导,无法让质检人员做到有法可依,对质量检查的结果权威性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同时在具体的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过程中,相关的规范标准还未明确规定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查的内容和操作步骤,导致质检人员增加工作量的同时检测结果的准确性还低;质检人员专业素养的良莠不齐也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检测结果出现偏差不够客观公正的可能性。除此之外,质检人员安全意识低也会影响到质检结果。

二、建筑工程主体结构检测方法

(一)对建筑工程主体结构的外观进行检测

建筑工程主体结构检测时,最直观有效的方法就是检测建筑物的外观,通过尺量目测的方法检测混凝土的尺寸是否符合设计图纸和施工要求,观察建筑工程主体结构的外观是否出现开裂、松散或脱落,考察建筑工程主体结构所处的工作环境。这些都会对建筑工程的质量和使用年限以及美观产生影响,一旦发现有不符合相关设计、标准、规范的地方,如钢筋保护层厚度薄、表面裂痕起沙麻面、工作环境腐蚀性强等,要做好标记,准确备案,并及时上报。

(二)混凝土质量检测

混凝土质量检测也是建筑工程主体结构检测中的一种重要方法,通过保证混凝土质量来保障建筑工程主体结构的施工质量。施工过程中和施工工程后都应对混凝土质量进行检测,施工过程主要考察混凝土的配合比、搅拌时间和浇筑地点的坍落度,随时检测这三个指标,当一个指标发生变化时其他指标应做出相应调整;施工后主要检测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在特殊建筑工程中还要检测混凝土的抗渗性和抗冻性,在工程中常将混凝土试块做成受力试件,养护好后送到专门的质检中心对试件进行试压用以检测混凝土强度。质检人员还应加强对混凝土原材料质量的把控和对混凝土使用环境等客观因素的分析,因为这些也会对混凝土强度和使用寿命造成影响。

(三)钢筋质量检测

钢筋混凝土结构中,混凝土承受压力而钢筋用以抵抗拉力,钢筋的质量也对建筑工程的质量和使用年限有很大的影响,因而钢筋质量的检测也非常重要。要考察钢筋原材料的质量是否过关,钢筋的规格型号、位置和使用数量是否符合设计图纸和施工要求,这些都对建筑工程主体结构强度有很大的影响。质检人员还应检查钢筋保护层厚度是否符合规范标准,钢筋保护层是指混凝土表面与箍筋外边缘之间的距离,钢筋的主要成分是铁,混凝土钢筋保护层可以隔绝空气中的水汽、二氧化碳和氯离子,使钢筋免于腐蚀;同时混凝土钢筋保护层可以将钢筋所受应力均匀传导,粘结锚固钢筋。过薄的钢筋保护层会在钢筋在受力过程中表面混凝土脱落或露筋,过厚的保护层会降低梁的承载力,这就需要质检人员考察钢筋保护层是否在合理的范围内。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的检测可以使用基于“电磁场理论”的钢筋探测仪普测(非破损)。

三、建筑工程主体结构检测方法具体实践应用

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作为建筑工程施工的重要一环,应当将检测方法与具体的工程情况和各项标准结合起来,以合理选择检测方法,提高检测结果的客观性和准确性,为延长建筑工程的使用寿命提供保障。

(一)施工前准备阶段的质量检测

建筑工程主体结构施工前,需要对施工材料、施工单位资质和施工人员是否持证上岗进行检查。施工材料如混凝土力学性能、钢筋规格型号等是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达标的基础,需要严格把关,防止施工方为降低造价降低混凝土的标号和钢筋规格型号等;严格审查施工企业的各种资质,确保施工方有足够的能力完成施工项目;认真审查施工方案、施工预案,重要部位的施工方案需要会同专家、有经验的施工人员进行评审确定,确保设计人员和施工人员充分交流,方案充分考虑现场情况,施工人员也能充分理解设计人员思路,可以应用BIM、VR等新技术使方案可视化便于讨论,以拿出最切实可行的方案,同时施工开始前应当让参与施工的人员充分熟悉施工方案以避免施工中出现突发情况能及时应对;施工开始前认真检查施工设备运行是否正常,对相关人员进行必要的安全培训。

(二)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检测

建筑工程主体结构施工过程中涉及的项目较多,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检测应当做到精细而不重复,避免出现纰漏,只有精细的施工过程质量检测才能第一时间发现施工过程中出现问题,早发现早解决。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检测主要包括施工操作规范性、沉降不均匀等。对施工过程中操作的规范性必须严格监控,只有规范操作才能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基础上保证施工人员的安全和施工过程按计划进行。沉降在建筑物主体结构重量超过一定值时便无可避免,均匀沉降对建筑物主体结构无明显影响,而不均匀沉降会因为建筑物受力不均匀而破坏平衡,甚至破坏建筑物影响建筑物质量甚至停工返工。因而在施工过程中要检测建筑物的沉降,选定水平部位和基准点,在建筑中选择参照点,规律记录基准点和参照点之间的夹角(如1次/天),当记录的夹角发生数值变化时立即停工,分析原因防止不均匀沉降加重。

(三)竣工验收的质量检测

竣工验收时的质量检测是建筑工程投入使用前把控质量的最后一道关卡,必须按照相关技术规范标准以及设计要求一一对照查验,如检测建筑物主体结构外观是否开裂或出现蜂窝、检测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或抗渗性或抗冻性、钢筋的规格型号、使用位置、数量、钢筋保护层厚度等对建筑物主体结构的承压抗剪能力有影响的参数。验收过程也应当按照竣工验收流程对以上各项逐一检测,对各项指标详细检测和记录,以获得建筑工程主体结构具体情况,以便准确评价建筑物的施工质量。同时对各项资料注意收集整理,归档编号,保障与施工有关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以备日后查验。

四、结论

生活水平的提高使人民对于建筑工程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新技术新材料提高施工水平的基础上,认真研究各种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方法的原理和优缺点有利于提高质检结果的客观性和有效性。具体的工程实践中,应当结合具体情况,在施工前、施工过程中和竣工验收阶段分别选择合适合理的质检手段,通过各个阶段把控施工质量,以提高建筑物主体结构的质量,延长建筑物使用寿命,保证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参考文献:

[1]苏英华.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方法及应用分析[J].居舍,2019(08):3.

[2]李迎宾.浅析建筑工程主体结构检测方法及应用[J].中外企业家,2019(30):93.

[3]杜玉华.浅谈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方法及应用[J].地产,2019(17):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