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新课改下小学语文教育教学模式的改革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4-07
/ 2

基于新课改下小学语文教育教学模式的改革

袁胜利

陕西省宝鸡市 岐山县蔡家坡镇第二小学 邮编 722405

摘要:在新课改的应召下,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应围绕小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语文教师应作为激发小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引导者。并且,小学语文的写作、阅读等方面的教学工作,应利用多种方式来提高小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效率。因此,本文主要围绕基于新课改下如何提高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效率进行探究。

关键字:新课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探究

引言:

在当前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仍存在语文教师占据课堂主体的问题,这样不仅会影响小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而且会影响师生间良好的师生关系,从而不利于有效地开展小学语文教学工作。因此,以下将从小学生的角度出发,从而提出四项改善措施。

1.教师应以小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

在新课改的应召下,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应该以小学生为主体,而不应以教师自我观念为主。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当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状态,然后以互动的方式帮助学生遇到的困惑,从而真正领悟到互动教学的含义。

比如,在学习《让生活更美好》的写作练习时,教师不应先划定思考范围,而是先要让小学生运用自己的发散思维,想象可以自己认为的美好事物,然后让小学生举手简单阐述下自己的写作思路。而这时教师先让班级内所有的同学为其鼓掌激励,然后在根据这位同学阐述的写作逻辑,加以指点增益,从而使得小学生的写作思路更为清晰合理。

由此可见,通过这样的写作互动方式,一方面可以让小学生的写作思路更为全面。另一方面,可以增强小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从而提高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效率。

2.培养健康良好的师生关系

在之前在问题中已说到,有些小学语文作文教师会选择性地选择学生回答问题,这样对于其他同学的学习积极性有很大的负面作用,并且不利于师生间形成健康良好的师生关系。因此,需要教师对于班级内所有同学一直同仁,并且要采用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学会利用成绩较差或发言不积极的同学的个人优势,从而缓解师生间尴尬的师生关系。

比如,有些成绩较差的学生在体育运动上有天赋,那么教师可以鼓励这些学生尽量参与到班级体育活动中,如秋季运动会、班级篮球赛等体育竞赛,并且可以课下时间可以与这些学生在体育方面进行交流。 且如果条件允许的话,还可以与学生一起进行体育运动,从而增加这些学生对于语文作文教师的认同感,进而改善师生间的关系。

再比如,有些学生虽然语言表达能力较差,但是语文作文能力较好。而这些小学生平时在语文课堂中不爱发言,那么教师可以在进行语文写作练习时,可以将这些同学的作文当做演示文稿,并在全班同学面前有感情地朗诵,并在读完后让台下 的同学为这些同学给予掌声鼓励,然后再慢慢地对这篇作文进行点评。 而通过这样的提问方式,对于这些同学而言,一方面可以使得这些同学,虽然自己没有在同学面前读出自己的写作,但是通过教师朗诵的方式读出,这样就会大大提高这些同学的写作自信心。另一方面,还可以让这些学生对语文教师产生高度的信任感,从而改善师生间的关系。

因此,通过以上的举例说明,改善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自身的自主学习意识,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效率。

3.使用多媒体设备,营造情景教学氛围

在现代小学的教室内,大多数已经安装多媒体设备,如投影仪、教育一体机等,并且可以通过给一体机连接互动联网,这就可以让语文教师可在上课时在网络上搜索课本教学资源。并且,三年级的语文教材中有些课文对于生活经验浅薄的小学生而言,使其不能较为透彻的理解课文包含情感主旨,如《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等具有生活色彩的古诗,这样就会降低小学生的语文阅读效率。所以,这就需要语文教师可以在课余时间,预先在互联网中搜索相关的教学资源,从而可以帮助小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营造合适的情景教学环境,进而提高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效率。

比如,在学习叶绍翁的《夜书所见》时,在该首诗中诗人利用寒声、秋风、儿童等词语表达自己心中的悲凉之情,并且通过促织、篱落表达自己对儿时的思念之情,以此表达诗人对于故乡的思念之情。而这首诗对于三年级的小学生而言,由于没有经历过漂泊在外有家不能回的生活,所以对于该诗的理解仅局限于诗人表达的悲凉之情,不能深入地理解思乡之情。那么,语文教师可以在上该堂课之前,就在自己的移动硬盘或一体机中,下载关于游子漂泊的动画视频,如《思乡之风》动画片,这就可以让小学生通过观看动画片的形式理解思乡之情,从而在语文课堂内营造温暖的情景教学环境,进而帮助小学生理解该篇古诗内容。

4.将课堂阅读与课外阅读结合起来

由于小学生的思维跳跃较快,因此总是喜欢说话好动。而语文阅读又是极消耗人的精力和耐力,且小学生普遍存在耐力较差的问题,这就使得不能常常静下心去阅读文字。因此,这就需要通过抓住小学生的课外阅读喜好,然后结合课堂内容进行语文阅读教学。

比如,在学习《竹节人》时,教师可以在上这节课前,提前让小学生在家中阅读关于作者范锡林童年年代的图文、视频等,从而让小学生首先对的文章历史产生初步的兴趣,即在上世纪六十年代我国社会的普通老百姓生活。然后在上课时,询问其对于那时候童年游戏的看法,并在说完看法后对小学生进行言语鼓励。接着,在上课时将重点内容与小学生的观后感结合起来,这时小学生就会将课本内容与自己的阅读印象联系起来,使得加深自身对该篇课文的理解深度,从而促使小学生有目的的进行阅读,进而提高小学语文阅读的教学效率。

另外,语文教师还可以查找一些关于童年记忆类型的课外读物,让小学生可以在课外时间阅读,如林海音的《城南旧事》、萧红的《呼兰河传》等。并且,语文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上提出两者的相似性,那么就会很容易将小学生带入课文讲解中,从而就可以更有助于小学生理解课本主旨含义,最终帮助小学生理解作文的阅读主题。由此可见,将教科书中的课文与课外阅读的内容结合起来,一方面可以提高小学生对阅读主题的理解程度,另一方面还可以提高小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通过以上四种基于新课改的教学方式,一方面通过明确课堂主体,以及培养良好的师生关系,从而可以提高小学生的语文自主学习意识。另一方面通过利用多媒体和课外阅读,从而可以提高小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进而提高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白玲芳.浅析新课改下高中语文教育教学模式的改革[J].引文版:教育科学,2016:819.

[2]张恒科.试论新课改下小学语文教育教学模式的改革[J].赢未来,2017:92.

[3]陈叶平.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模式的改革[J].读写算(教师版):素质教育论坛,2017: 160-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