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湟川中学 810008
摘要 语文学科的非科学性特征决定了语文学科的教学追求多元化目标,可以从多个角度去解读文本。引导学生通过多角度的解读课文来挖掘文本,不断拓宽语文学习和适用的领域,从而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
关键词 多角度 文本解读 烛之武
“横看成林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从不同的方位去欣赏庐山,会发现千百样的美;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人们对同一事物的看法和侧重点可以各不相同;同一则材料从不同角度去思考,会获得多种感受产生不同的论题。
语文学科的非科学性特征决定了语文教学追求多元化目标,可以从多个角度去解读文本。所以,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就提出:“学习多角度多层次的阅读,对优秀作品能够常读常新,获得新的体验和发现。”在教学中,选取课文中的人物素材,选取点典型文段,多角度解读课文,打破单向,一元思维定式,不拘于义孔之见或一隅所感,尽可能寻找新的突破口,从新的侧面切入挖掘丰富的内涵,既能更深刻地理解课文,对文章有一个全方位的理解,又可以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能力,还可以将其有效应用到主旨不同的作文中,成为百变素材。
本文以《烛之武退秦师》为例,多角度分析人物形象。
教材分析:
《烛之武退秦师》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一第二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选自先秦历史散文《左传》。
本文所记述的是秦晋联合攻打郑国之前开展的一场外交斗争。事情发生在公元前630年,郑国被秦进两个大国包围,危在旦夕,郑国大夫烛之武奉郑君之命,去说服秦穆公撤围。他利用秦晋之间的矛盾,采取分化瓦解的办法,说服秦伯撤走围郑的军队,并且派兵帮助郑国防守。最后进军也不得不撤退,从而解除了郑国的危机。
烛之武的形象自然是学生要重点研读的。在教学中进行发散思维分析,多角度审视,对解读文本会取得良好的效果。
案例呈现
角度一:国难当头,深明大义
通过让学生描写“夜缒而出”的场景,学生更易明白秦晋联军围郑,兵临城下,郑国危如累卵的形势。烛之武临危受命,要化解这场危机。一个须发尽白,手无缚鸡之力的老人,在月影风高的夜晚,被人用绳子拴着,放到围有层层虎狼之势的城外,当一个步履蹒跚,风烛残年的老人在冰冷刺骨的寒风里,走进剑拔弩张的秦军大营,这呈现出的是一个怎样的烛之武呢?不计个人得失,国难当头,英勇无畏,挺身而出,深明大义。
角度二:说话技巧
秦晋围郑,完全与秦无关,秦国所以出兵,一是与晋国有同盟关系,二是秦穆公想借此捞一把,以扩张自己的势力。当他知道王正只能对晋有利,而对秦不仅毫无好处,反而有害的时候,他就会一改过去的所为,反过来帮助郑国。烛之武看准了秦穆公贪利这一心理,再次大做文章进行一番说辞:亡郑利晋;存郑利秦;晋贪不义 这三个角度进行分析。充分利用秦晋之间的矛盾,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步步深入,层层逼近。一个面临亡国之危的小国使臣,面对大国君主,从容辞令既不刺激对方,又不失本国尊严,语言分寸掌握的恰到好处,体现了他高超的说话艺术。沟通有技巧,说话有艺术。开口说话看似简单,实则不易。一言可以兴邦,一言可以误国。言语得失小则牵系做人难易, 大则连及国家兴亡至关重要。“言必契理,言可承领,言则信用,言无可讥”。说话要有艺术。
角度三:换个角度
当烛之武坚定的脚步踏在通往秦营的道路上,秦穆公以端坐在营帐之中,摆开了咄咄逼人的架势。假如烛之武开口便是“郑国怎么怎么重要”,郑人“如何勇敢不畏强敌”,那么遗留下的将是他殷红的鲜血和政郑国在诸侯版图上的即刻消失。但是烛之武换了一个角度,说辞里表现的是处处为秦着想,处处替情说话,这就更使秦君易于入耳。这不仅使自己化险为夷,更是在黑云压城的危机关头力挽狂澜,是郑国在战争风暴中得以保全。烛之武用勇敢的行动向我们再一次表明,换一个角度思考,你将得到一片崭新的天地。
角度四:机会给有准备的人
机会给有准备的人,唯有成竹在胸者,才能把握机遇,创造成功。
几十载饱受冷落,大半生怀才不遇,满腹经纶的烛之武只是郑国一个小小的负责养马的“圉正”。然而为什么对晋国历史,对晋国国君的为人那么清楚,对秦伯的心理,对秦晋之间的恩怨又是如此了然呢?
岁月给了烛之武太多的落寞与不甘,同时也磨砺了他的沉稳与敏锐。他没有放弃自己的希望,没有放弃过“一飞冲天”的渴望,他一刻不停地关注天下形势,思考着安定天下苍生一逞抱负的路径。当机遇叩响他的大门之时,他把握住了这个机遇,不仅化解了一场残酷的战争和生灵涂炭的悲剧,还为自己的人生在最后填沟壑之前挥洒了鲜艳的一笔,实现了其人生的追求,成为中华历史星空中璀璨的明星。
总结提升:
语文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结合的学科,而在对语文阅读教材以及阅读作品的阅读当中,人文熏陶以及思想启发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在新课标中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阅读过程是阅读个体的感悟和体验构建的过程,是一种再创造,它带有强烈的个性特征。对于同一部文学作品,由于人们的立场观念、思想感情、生活体验、文化修养、艺术趣味不同,对于作品的理解和感受是不一样的。
古人云:“本立而道生”。教材文本是教学之本,只有深入挖掘教材资源构成的教学内容,让学生贴近教材,与文本亲密接触,走进文本描述的世界,领悟文本构成的绚丽风光,即切实深入教材,引导学生在教材构成的语文世界里多角度解读文本,不断拓宽语文学习和适用领域,从而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
参考文献: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一
人教版语文教师教学用书必修一
《语文课程标准》修订版
王志明《谈小学语文多视角文本解读》J教学参考2011
刘静高中语文文本要注重多角度解读《成才之路》2013
徐亚兰多角度解读文本,提高阅读有效性《语文天地》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