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青海省海北州门源回族自治县中医院 810399 2. 门源县中医院 810399
【摘要】目的:探讨中药灌肠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107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4例)和对照组(5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给予中药灌肠治疗。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2.59%、对照组为75.47%( P<0.05);观察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肾功能指标24h尿蛋白排泄率、血清肌酐、尿素氮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P<0.05)。结论:对糖尿病肾病患者实施中药灌肠治疗,可有效改善其肾功能,提高治疗效果。
[关键词] 中药;灌肠;糖尿病肾病
糖尿病肾病目前是终末期肾脏病的首位原因[1],其发病隐匿,发病机制复杂,多种因素如糖代谢异常、炎症因子、肾脏血流动力学改变等均在其发生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其一旦发展为终末期肾脏病,常合并多种严重并发症,需要肾脏替代疗法治疗,严重降低患者生活质量。早期确诊并采取有效的方法以延缓糖尿病肾病的发展至关重要。西医多采用对症治疗,尚缺乏阻止病程进展的有效手段[2]。中医中的辨证施治、整体治疗等独特的理论体系在该病的治疗中有一定优势。我院对该疾病患者采用中药灌肠治疗,本文对其效果进行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选择我院从2016年2月~2019年3月收治的107例糖尿病肾病患者,纳入标准:(1)西医诊断符合《中国糖尿病指南》中相关标准,中医诊断符合《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相关标准。(2)对本研究知情同意。排除标准:(1)心肝肾功能衰退、慢性阻塞性肺病、脑血管病变;(2)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恶性肿瘤、泌尿系统感染、慢性肾炎;(3)精神疾患。107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4例)和对照组(53例)。观察组54例中,男性28例,女性26例,年龄47~79岁,平均(59.09±4.33)岁,糖尿病病程17个月~19年,平均(8.39±1.65)年;对照组53例中,男性29例,女性24例,年龄47~78岁,平均(58.84±4.26)岁,糖尿病病程16个月~18年,平均(8.14±1.72)年。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两组均给予胰岛素控制血糖、利尿剂、降血压、控制饮食等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中药灌肠治疗,组方为:生大黄、煅牡蛎、黄芪、蒲公英、煅龙骨、槐花各30 g。水煎熬,以高臀俯卧位下灌肠,肠腔内保留30min 以上。
1.3疗效标准 参考《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对中医证候指标包括腰腿酸软、食少纳呆、腹部胀满、肢体沉重等进行量化,根据其严重程度无、轻、中、重计为0、2、4、6分。显效:证候积分减少≥70%,Scr降低≥30%;有效:证候积分减少≥30%,Scr降低≥20%;无效:未达到上述标准。比较两组肾功能指标UAER(24h尿蛋白排泄率)、Scr(血清肌酐) 、BUN(尿素氮)。
1.4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输入SPSS17.0软件包,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 χ2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两组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组别 | 例数 | 显效例数(%) | 有效例数(%) | 无效例数(%) | 总有效例数(%) |
观察组 | 54 | 31(57.41) | 19(35.19) | 4(7.41) | 50(92.59) |
对照组 | 53 | 24(45.28) | 16(30.19) | 13(24.53) | 40(75.47) |
χ2 | 5.867 | ||||
P | 0.015 |
2.2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及肾功能比较 两组治疗前中医证候积分、肾功能指标无明显差异,治疗后,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肾功能指标比较
组别 | 时间 | 中医证候积分 | Scr(umol/L) | BUN(mmol/L) | UAER(ug/min) |
观察组(54例) | 治疗前 | 33.21±4.39 | 174.54±52.81 | 15.01±2.88 | 120.13±33.19 |
治疗后 | 18.42±3.65ab | 139.76±42.33ab | 10.13±1.76ab | 87.49±18.73ab | |
对照组(53例) | 治疗期 | 33.07±4.47 | 173.91±52.67 | 15.12±2.93 | 119.85±32.97 |
治疗后 | 25.53±3.76b | 149.48±31.93b | 12.03±2.62b | 96.37±13.65b |
3讨论
现代医学对糖尿病肾病的治疗主要是根据病程和分期进行健康管理、降糖、降压、控制感染和蛋白尿、预防心血管并发症、促进毒素排泄、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等综合疗法,上述措施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延缓疾病发展,但其死亡率仍呈上升趋势[3]。中医药在该病的防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其包括中药熏蒸、足浴、水浴、外敷、熏蒸、灌肠、内服等在内的治疗方式多样、运用灵活、可多种方式结合使用;并可根据患者的具体状况,结合个体体质、疾病分期、所处阶段、气候等进行辨证施治和调整患者整体功能状况,强调培元固本,扶正祛邪,体现了整体性、针对性、个体化治疗特点。同时还可减轻或避免某些西药的毒副反应,从而减少对患者进一步损伤。
中医认为,糖尿病肾病的病因病机与先天脾肾不足、六淫邪毒侵袭、偏食肥甘之物、肝气郁结等有关。治疗宜根据疾病分期给予益气养阴、温肾健脾、阴阳双补等。
本研究中中药灌肠方剂主要为生大黄、煅牡蛎、黄芪、蒲公英、丹参、槐花。其中大黄具有清热解毒、活血祛瘀、泻下攻积、利湿泻火
等效;煅龙骨平肝潜阳、收敛固涩,牡蛎潜阳固涩,软坚散结;蒲公英养阴凉血、利湿通淋、清热泻毒;黄芪补气补虚、利尿排毒。诸药合用具有通腑泄浊、祛瘀排毒、益气养阴之功效。现代医学认为,大黄中的蒽醌对肾小球系膜细胞的生长具有抑制作用,从而延缓残留肾小球的硬化,减少肾损伤[4];其提取物半乳糖原花青素可抑制角鲨烯环氧酶的活性,进而抑制胆固醇合成;可促进肠道Scr、BUN等的排泄,降低蛋白尿,并具有抗炎、改善血液循环及钙磷代谢紊乱,保护肾脏内皮细胞[3],改善肾脏功能等作用。牡蛎具有促进凝血之功效,可增助大黄活血止血的作用,并能降低其副反应。煅龙骨、牡蛎均含有丰富的钙,可增加灌肠液渗透压[5],促进毒素向肠道的分泌,并通过对肠道毒素的吸附促进毒素排出。蒲公英具有抗炎抑菌、保肝利胆、增强免疫力、减少肠源性氮质的吸收等作用。黄芪具有利尿消肿、抗氧化、增强免疫力等作用。通过上述药物灌肠,可促进毒素进入肠道并排出体外,增加肾小球滤过率,降低Scr、BUN,起到改善和保护肾功能的作用。
本研究中,观察组治疗后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中医证候积分、Scr、BUN、UAER均明显改善,但以观察组改善更为明显,也证明了上述观点。与资料报道一致[4.5]。
总之,对糖尿病肾病患者实施中药灌肠治疗,可有效改善其肾功能,延缓疾病进展。且不良反应小,有学者报道[2,5]极少数患者经中药灌肠治疗后有轻微腹泻,经对症处理后不影响继续治疗。
参考文献
[1]高俊丽,朱赟洁,王巍巍,等.中医辨治糖尿病肾病的研究进展[J]. 四川中医2019,37(1): 216-218.
[2]赵晨男,崔云竹.浅析中药灌肠方在糖尿病肾病中的临床应用[J].光明中医,2016,31(20):3052-3054.
[3]韩向莉,娄志杰,邵岩,等.黄芪苁龙瘀毒双清汤配合灌肠治疗糖尿病肾病疗效观察[J]. 山西中医, 2017,33(1):15-17.
[4]张国栋,邵玉香,毛辉.中药灌肠联合银杏达莫注射液对糖尿病肾病肾功能的影响[J]. 湖南中医杂志, 2019,35(6):49-51.
[5]程艳菊.中药灌肠联合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疗效观察[J].
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17(5):7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