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台州 临海古城中心幼儿园 317000
【摘要】:幼儿时期是人一生中社会性发展的关键时期。如果人在幼儿期社会性得不到发展,就会影响其自身的全面健康成长。浙江省幼儿园德育地方课程教材《好孩子》,根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内容要求和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确定了“尊重”“责任”“勇气”“耐心”“关爱”“热爱”6个篇章,如何有效结合此教材,更好地促进每个幼儿的社会性发展,要在教材实施中激发幼儿主观能动性、在教材实施中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在教材实施中发挥生活的教育意义。
【关键词】:《好孩子》 ; 幼儿 ; 社会性;
幼儿时期是人一生中社会性发展的关键时期。如果人在幼儿期社会性得不到发展,就会影响其自身的全面健康成长。现在的孩子物质生活条件不断提高,但从“社会人”的角度来看,却往往不难发现,存在这样或那样的缺陷。浙江省幼儿园德育地方课程教材《好孩子》,恰恰是根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内容要求和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如何有效结合此教材,更好地促进每个幼儿的社会性发展,也被正式提入幼儿园课程。
案例“成长不能代替”
一次体育游戏课,由于天气的原因,活动就放在教室进行,分组活动的时候倒还好,轮到集体活动时,人数多的原因,几个孩子间碰撞了一下,连带着让小翔的脚碰到了椅子上。下午活动结束后,带班的张老师与孩子奶奶说明了一下情况,奶奶的脸马上沉了下来。第二天,小翔来园了,伸手就抢了旁边孩子在玩的积木,被抢的孩子更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夺了回来,孩子立马大哭。未等我们反应过来,还在门口徘徊的奶奶已经冲进教室,表情凶狠的威胁与其孙子发生矛盾的孩子。
以上案例,我们不难发现,在我国传统的幼儿保教观念还是以“保护”为主,随时随地将幼儿置于成人的严密监视之下。在幼儿园,活动前教师已准备好一切,幼儿只需按要求做就行,很多时候,孩子容易发生矛盾,也会有这样那样的争执,活动中的争执老师会马上处理并解决,生活中的争执家长会包办代替,过多的大人干预,孩子在这个过程中,缺失的不仅仅是处理问题的能力,时间久了,孩子会变得唯唯诺诺,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应声虫”。日常生活中,家里的祖辈父辈会帮孩子把一切做得井井有条,叠被子、穿衣服、系鞋带,不用孩子动手,一切让孩子认为理所当然,久而久之,孩子容易成为“天之骄子”。
针对这种种存在的问题,地方性课程教材《好孩子》的出现,无疑是正式将幼儿的社会性发展提入幼儿园课程,这本教材不单单是一份幼儿的学习材料,也是我们教师学习的内容,同时也是延伸到家庭教育这一领域的一本全方位的教育范本。幼儿是该教材实施的主体,教师是该教材的方案设计者、执行者和传递者,而生活就是最好的载体。如何有效的结合《好孩子》教材让孩子的社会性获得更好地发展,我们认为可以尝试将六篇章的内容归纳为三个板块,在教学、游戏和生活中逐步落实,每个板块我们必须把握以下几点:
一、在教材实施中激发幼儿主观能动性。
主观能动性又称为自觉能动性、意识能动性,是一个积极主动的有意识的活动能力。就好比我们要让孩子学习尊重就必须让孩子学会自尊自重,他才会包容别人,尊重他人。教材内容的编排不是随意安插的,每个篇章最基础的东西总是隐藏在第一个主题中,对此,我们将六个篇章进行了一次提炼,从教材罗列的内容,我们不难发现,每个篇章的第一个主题都是从孩子的主观意识为出发点展开教育内容的,所以这成为孩子社会性发展中最基础也是最不可或缺的一点。
二、在教材实施中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
在整个教材的实施中,教师要做的不是框定一个模式、一条路让孩子去走。教学活动中该如何更好的结合教材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我们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明确教学目标,有效促进师生互动。
教师拿到一个新的教材,针对一个新的教学活动,往往掌握着教学过程的方向、节奏和方式。拿到《好孩子》教材,我们需要有的是一种学习的态度。我们要明确六大篇章二十一个主题,每个篇章所要传递的是怎么的一个中心思想,而篇章中的几个主题又是怎么来为这个中心思想服务的。我们要有这样的一个思路,然后才能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确立出正确的教学目标。只有幼儿和教师间真正的互动起来,才能让课活起来,教师的引导作用才能发挥出来。
巧设问题,有序完成教学活动。
尝试问题的预设,左右着幼儿的思维方向,也决定着教学的广度和深度,更影响着课堂教学目标的最终实现。设计教学引导中的问题,应该注意以下三点:一是所有问题的提出都必须为实现教学目标而服务;二是各个问题在难度上要合适;三是各个问题的创设是否存在关联,是否由易到难,层层递进。在《好孩子》教材中,有许多的案例其实是孩子生活的点点滴滴,教师只有掌握教材的精华和灵魂所在,才能设计出更适合孩子的活动方案,才能有效的提高教师的引导作用。
生活给予孩子的不仅仅是社会经验的积累,同时孩子的社会认知,社会情感都是在其间沉淀并内化为孩子的社会行为,从而才会构成一个多维度的社会性发展机制。
《好孩子》教材来源于生活的点点滴滴,同时又可以根据孩子生活的点点滴滴灵活地提出更适合孩子的目标与要求,更可以在与孩子生活的互动中及时发现孩子的缺点与不足,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这本教材的作用,让孩子在此基础上社会性获得更为全面的发展。
未来的社会是一个开放的、互动的社会,良好的社会交往能力对一个人来说极为重要。我们认为,作为一名老师,要做有心的老师,独具慧眼,深刻理解“时时刻刻有教育”“点点滴滴皆教育”的内涵,及时捕捉、认真研究教材,挖掘具有教育价值的信息,为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开启更广阔的天空。社会的开放互动必然要求孩子具备良好的社会交往能力。幼儿要了解社会,了解不同行业的人的社会生活,就必须让他们走向社会,学习社会知识、行为规范,他们会通过不断的观察、模仿学习社会上不同角色的人相互交往的经验和技能,形成自己正确的待人处事的态度,《好孩子》教材的案例实例涉及幼儿的交往过程以及正确的行为规范,能促进幼儿不断探究社会生活和社会现象,同时对幼儿社会性发展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我们必须充分发挥该教材的作用,更好地结合教材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
参考文献:
《好孩子》浙江教育出版社 2012年8月 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编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 2001年7月 教育部
《幼儿园课程评价》 2009年12月 江苏教育出版社 虞永平、张辉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