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自主游戏中教师介入的时机及策略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4-17
/ 2

幼儿自主游戏中教师介入的时机及策略探讨

张红燕

海南省昌江黎族自治县乌烈镇中心幼儿园 海南 昌江 572700

游戏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基本形式。作为教师, 除了要为幼儿创设良好的游戏环境之外,还要注意在游戏过程中给予幼儿适时、恰当的指导。皮亚杰曾说: “当我们教授幼儿某个东西时, 我们正妨碍了幼儿创造力的发挥。”所以, 并不是教师每一次的指导和介入都是有效、可行的。研究表明: 教师的指导行为与幼儿的游戏发展、幼儿的游戏体验并不一定成正比, 即并不是说, 教师在幼儿游戏过程中指导的频率越高, 幼儿的游戏热情就越高; 教师参与幼儿游戏越积极, 幼儿游戏发展得就越快。众所周知, 角色游戏是幼儿园游戏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幼儿非常乐于参与的一种自主游戏。下面, 笔者就角色游戏的特点, 谈谈在游戏中教师指导的介入时机及策略。

一、教师在角色游戏中介入的时机

盲目地介入会打断幼儿正在进行的游戏, 会影响幼儿独立思考解决问题, 以及伙伴间的相互作用, 会让幼儿对教师产生依赖, 甚至于反感。所以, 选择介入的时机是相当重要的。

1. 幼儿难以将游戏顺利延续的时候。幼儿在游戏中难免会出现停滞不前的现象, 即遇到“认知结”。“认知结”是指幼儿在探索和思考的过程中, 遇到可能会使其行为受到阻碍后产生停顿的某个问题, 即所谓的认知失衡时刻。这些“结”的解决, 可能意味着在同化和顺应基础上的知识结构的重新建构, 也可能意味着创造性智慧的产生。因此, 教师要注意这些“结”, 并适时介入幼儿的活动, 使这些“结”成为幼儿注意的焦点, 从而使幼儿对问题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如在小吃店游戏中, 雯雯不停地用橡皮泥做着小丸子, “生意”还不错。但是可以看出, 这时幼儿进行的只是一种无意识的机械活动, 游戏情节并没有得到发展。这时, 教师就应以顾客的身份介入, 问: “咦, 这些丸子的颜色怎么不一样, 口味相同吗? ”雯雯想了想说: “不一样的。”教师又问: “你能介绍一下吗? ”雯雯指着不同颜色的丸子说: “这是草莓味的, 这是香蕉味的⋯⋯”教师听了高兴地说: “哇, 有这么多口味啊, 真不错! ”教师与雯雯的对话引来了很多 “顾客”, 他们感到很新奇, 争着来买不同口味的丸子, 新的游戏主题“多味丸子”便产生了。幼儿游戏停滞不前的另一个原因是游戏兴趣趋于低潮。游戏与幼儿的兴趣密切相关, 兴趣又受经验和好奇心的制约, 而幼儿的兴趣与好奇心的保持是短暂的, 容易转移。所以幼儿对某一游戏从“热”到“冷”是正常的。因此, 教师应通过重组游戏材料, 以重新唤起幼儿的游戏兴趣。如“照相馆”是开设了很久的一个游戏了, 幼儿对它的兴趣慢慢趋于低落。于是, 教师在游戏前向幼儿介绍了有关照片的内容, 着重介绍照片的大小及画面的丰富感。在进行游戏的时候, 特意为幼儿准备了较大的纸张让幼儿随意分割, 以制成大小不同的“照片”。没想到“照相馆”的“工作人员”还能根据实际生活经验, 推出拍两张大的送一张小的的优惠促销活动, 从而创造性地丰富了游戏。“顾客”络绎不绝, 学生对该游戏的兴趣一下子又提高了。

2. 幼儿在游戏中出现不良因素的时候。幼儿游戏

中的不良因素包括: 出现危险、不安全因素; 攻击性行为; 游戏主题不够积极健康等。当出现这些情况时, 就需要教师针对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方式介入。幼儿由于年龄较小, 缺乏处理问题的能力, 所以在游戏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争吵、打架等行为, 这时就需要教师的介入调节, 以使游戏顺利进行。游戏是幼儿对实际生活的反映, 实际生活中有积极的现象, 也有消极的内容。幼儿如果在游戏中玩一些消极内容, 会强化其负面效应, 教师必须介入予以指导。如在游戏中幼儿出现“祭奠死人, 为死人烧纸钱”等行为时, 教师就必须介入给予正确的引导。因为这是一种迷信的消极行为, 不应提倡。

二、教师在角色游戏中介入的策略

1. 细致观察, 判断介入需求。实施教育, 观察在先。

细致的观察是教师判断是否需要介入游戏的基础和依据。教师首先必须了解掌握各年龄段的幼儿所能表现出的游戏特征。如在小班阶段, 重点在认知方面, 要求幼儿产生游戏兴趣; 在中班阶段, 幼儿要学会理解角色, 表现角色; 而在大班阶段, 重点则是教师能否创设游戏情境, 使幼儿创造性地表现丰富多彩的生活情节。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指出: 游戏创造了儿童的最近发展区。在游戏中, 儿童的表现总是超过了他的实际年龄, 高于他日常的行为表现。教师要通过仔细观察, 了解幼儿是否能够通过自我调节来解决游戏中出现的问题, 准确判断幼儿的游戏需求, 不要过早地介入游戏。

2. 根据游戏内容, 选择介入方式。

( 1 )语言提示。当幼儿在游戏中出现问题, 或遇到问题而无法顺利进行时, 教师的一两句简单的建设性提示能帮助幼儿理清思路, 从而促进游戏的顺利开展。如在“娃娃家”游戏中, “爸爸”小豪、“妈妈”芸芸对塑料地毯显得比较新奇、兴奋, 只顾自己在地毯上打闹。这时, 教师就应以客人的身份介入, 理由为探望“宝宝”, 目的是把“爸爸”、“妈妈”的注意力吸引到“宝宝”上面。并要给予语言提示: “宝宝肚子饿了, 爸爸、妈妈有没有准备什么好吃的给宝宝呀? ”这时, 小豪立刻表示马上去买菜, 芸芸开始哄“宝宝”。这样, 幼儿就进入了自己的角色, 保证了游戏的正常进行。

( 2) 直接干预。当幼儿在游戏过程中出现严重违反规则、攻击性等危险行为, 或在游戏中出现不安全因素时, 教师就必须以教师的身份直接介入到游戏中, 对幼儿的行为进行直接干预, 否则会影响游戏的正常进行。如在“警察”游戏中, 小宇小朋友没有真正理解警察的含义, 认为警察就是管别人的, 在管理动作上也出现了一些攻击性行为, 且幅度较大。于是, 有许多小朋友来告状说“警察”打人。这时, 教师就应直接干预, 跟小宇沟通应当如何当好一个警察, 是为人民服务而不是去管理别人的。但是这种方式容易破坏幼儿的游戏气氛。所以对于这一类的介入要认真判断, 不宜过多。

3. 观察幼儿反馈, 及时退出游戏。当教师通过对游戏的介入使游戏主题得以深化, 能够顺利进行时, 就应立即退出游戏了。过多的介入会适得其反, 可能会阻碍幼儿自主性的发挥。教师只是起到一个点拨作用, 而不是帮助幼儿完成游戏。游戏的主体还是幼儿, 教师的介入只是让幼儿可以更好、更自主地进行游戏。幼儿游戏是幼儿自愿性的活动, 游戏的开展为幼儿提供了自主活动的机会。所以在幼儿自主的游戏世界里, 教师应本着尊重幼儿意愿, 支持幼儿游戏行为的意念, 避免不必要的无效干预, 不要让自己成为一个“不速之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