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 980医院 心血管内科 050001
【摘要】目的:探讨心脏再同步化治疗三腔起搏器临床护理要点。方法:回顾分析2018年8月至2019年1月期间在我院实施心脏再同步化治疗的14例患者资料,患者临床治疗围手术期开展综合性护理干预,分析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干预后患者的QRS波宽度、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左心射血分数(LVEF)均明显改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1%。结论:心脏再同步化治疗三腔起搏器应用中采取综合性护理对于治疗效果就有明显价值。
[关键词]三腔起搏器;心脏治疗;护理干预
心力衰竭等心脏疾病治疗是困扰内科医生常见难题,具有发病率高以及死亡率低特点,需要积极开展治疗。对于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心室收缩不同步患者一般采取心脏同步化治疗(CRT),但也有部分患者治疗效果不佳,此时需要加入三腔起搏器进行干预。而加入三腔起搏器会增加手术难度系数,患者心理承受压力也增加,需加大护理干预。
资料与方法
1.1基础资料
2018年8月至2019年1月期间在我院实施心脏再同步化治疗的14例患者。患者纳入标准:心功能分级(NY-HA)处于Ⅲ-Ⅳ级;LVDd≥55mm;LVEF≤35%;QRS波时限≥0.12ms;具有结构性心脏疾病患者;不能耐受本次治疗患者。本次14例患者中男性患者9例,女性患者5例,年龄55-80岁,平均(67.8±5.6)岁,心功能分级中,Ⅲ级患者7例,Ⅳ级患者7例。
1.2方法
术前心理干预。由于患者缺乏对于相关知识了解程度容易出现焦虑以及恐慌等不良心理,而不良心理对于降低治疗依从性具有影响。术前应做好健康教育以及心理辅导,向患者说明该种治疗模式治疗方式以及注意事项,说明虽然为一种新型技术,但是手术安全性较高,并耐心回答患者提出问题,降低恐慌心理。(2)术前准备。术前1天洗澡、做好术区皮肤备皮,并且备皮时注意损伤皮肤。(3)术中护理。做好手术准备,协助麻醉医生完成麻醉,在并不影响手术操作情况下尽量减少患者皮肤暴露,采取相应保暖措施,预防感冒等。(4)术后护理。术后48h内给予心电监护,观察是否出现心律失常以及起搏信号异常等,电极移位一般发生在术后1周内,因需要加强护理。起搏器植入后患者需要长时间卧床,需要定期协助其翻身,并注意预防压疮发生。协助患者采取舒适体位,防止囊袋出血时需要使用沙袋压迫6-8h;注意观察患者皮肤颜色、伤口有无压痛并保持干燥,术后连续给予患者7d抗生素,预防感染。做好饮食干预,患者术后长期卧床可能会出现腹胀以及胃部不适等,清淡饮食,并适当增加蛋白质、维生素促进伤口愈合。
1.3观察项目
记录护理前后患者QRS波宽度LVDd、LVEF,并记录患者术后发生感染等不良情况。
1.4数据分析
相关数据纳入统计学分析软件SPSS22.0中分析,计量资料之间的比较采取t检验,检验后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术后1例患者出现伤口感染,持续干预后痊愈,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1%(1/14);干预后患者的QRS波宽度、LVDd、LVEF指标均改善,前后差异显著,具体结果见表1。
表1 干预前后心脏功能指标比较(X±S)
时间 | QRS波宽度(ms) | LVDd(mm) | LVEF(% |
干预前 干预后 t值 P值 | 153.2±25 126.3±31 10.23 0.000 | 15±19 45±12 10.96 0.000 | 30±7 39±5 6.25 0.010 |
讨论
心力衰竭等是心脏收缩和舒张功能发生障碍,使得不能将静脉回血量充分排出心脏从而导致一系列疾病,临床发病率约为0.4%-2.0%。随着我国老龄化到来使得该疾病的发病率不断上升。心力衰竭并不是一个独立疾病,是心脏疾病发展的终末阶段,机会所以的心血管疾病患者最终均会发展成心力衰竭状态。临床上保守治疗方式包括心脏前后负荷以及增加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虽然以上治疗短期具有一定效果,但长期疗效不明显。随着科技不断发展,临床医生通过植入心脏起搏器来达到治疗作用,使用特定频率的脉冲电流,经过导线和电极刺激心脏替代心脏起搏点从而带动心脏搏动,采取该种模式可使得心脏恢复规律搏动。
随着医疗科技发展,护理干预在临床治疗中占据重要作用。本次临床治疗中我们首先给予患者心理护理,通过健康宣教提高其对于疾病治疗认识度,通过交流等方式获得患者理解和支持,提高治疗依从性,因不良心理会提高机体应激,对于治疗具有一定影响;术前备皮等准备可便于手术开展,术中协助麻醉医生开展麻醉干预可提高手术顺利性,保暖等措施可降低患者感冒等不良情况发生;术后采取抗生素护理干预可降低感染,压疮等预见性护理干预可降低其他并发症发生,降低患者负担。经以上干预后,仅有1例出现出现轻微感染,持续干预后痊愈,而患者的心功能指标均获得理想改善,说明该种护理模式可协助治疗。
综上所述,心脏再同步化治疗三腔起搏器是一种新型治疗模式,对于心力衰竭等患者具有理想治疗作用,但需要在围手术期开展综合性护理干预,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并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参考文献:
[1]心脏再同步治疗在慢性心力衰竭治疗中的应用[J]. 李吉芬.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 2016(02)
[2]我院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患者临床及预后分析[J]. 国建萍,王玉堂,单兆亮,时向民,苑洪涛,林琨,李健.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15(06)
[3]心脏再同步化治疗与室性心律失常关系研究进展[J]. 费翔,张晨君,葛智儒. 心血管病学进展. 201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