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推进“行动德育”的策略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5-11
/ 2

区域推进“行动德育”的策略研究

吕丹秀 苟明琼

彭水县教师进修学校,彭水县保家中心校 彭水县 409600

内容摘要:本文阐释了为立足区域德育工作现状,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探寻落实、落小、落细学校德育工作的策略和方法,以项目式开展实施“行动德育”,从“行动德育”过程中总结提炼行动的价值和意义,形成可借鉴、可推广的先进经验,寻求“研之有据,行之有效”的德育教研模式。

关键词:研究背景 实施策略 价值分析

一、背景和意义

为全面落实党的十八提出的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本着落细、落小、落实的基本原则,深入回答“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至2014年以来,国家教育部、办公厅下发了《国家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等序列文件,提出要健全立德树人系统化落实机制,针对不同年龄段学生,科学定位德育目标,合理设计德育内容、途径、方法,使德育层层深入、有机衔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切实将党和国家关于中小学德育工作的要求落细、落小、落实,着力构建方向正确、内容完善、学段衔接、载体丰富、常态开展的德育工作体系。

2019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了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八大基本理念:更加注重以德为先,更加注重全面发展,更加注重面向人人,更加注重终身学习,更加注重因材施教,更加注重知行合一,要发挥德育功能,就必须“变言语德育为行动,必须改革这种书里来,书里去的德育,变单纯得言语德育为行动德育”。“摒弃那些“空头说教”、“言语德育”,呼唤真正的“行动德育”,并且凸显其实践性和长效性。

二、过程与策略

为推进我县申报的区域推进行动德育策略研究市级立德树人特色项目的顺利实施,县教委、进修校、督导室形成三位一体项目推进组织机构,遴选13所项目试验学校(10所小学、3所中学)作为此项目的重点试点学校,通过“以点带面”的形式,带动全县五大片区学校,推进全县78所小学、20所中学全面开展落实“行动德育”。

1.实施内容: 行动德育“五个一”

2014年,彭水县教委下发的《关于在全县中小学开展实施“行动德育”的通知》中明确行动德育的核心理念为“每月一事,每事一主题,全年成序列”,要求各校落实行动德育“五个一”实践内容,即:“丰富一节课堂、营造一个环境、规范一个仪式、关注一个群体、交流一个经验”。

2.实施策略:五个“驱动”力量推进

1)制度驱动:

初步形成“三位一体”管理机构:县教委统一规划方案实施,进修校培训指导过程,片区督导评估考核结果。区域德育工作形成“三级评价”考核制度:区域德育工作考评制度、项目学校考评制度、项目成员考评制度。这样,做到区域德育三年规划、过程有汇报、期末有总结,年终有评估。

2)培训驱动:

以赛促训,以训促研,我们开展了“请进来、走出去”的德育专题培训,邀请成都、浙江、重庆、武隆、云阳等专家、校长、班主任对全县校长、德育主任、班主任、学科教师做不同层次的“行动德育”专题序列培训;我们组织德育队伍到北京、山东、成都、上海、重庆等参加各种德育专题培训。

3)课程驱动:

各校规范了课程安排,在我县拟定的《中小学德育工作手册》 的指引下,项目实验学校首先完善了活动课、社团课、研学课、班会课、阅读课等德育课程体系,大多数学校更加重视德育课堂,主动开展德育课堂教研活动,特别是主题班会课,群文阅读课,心理健康课,社团课,研学旅行课比以前主题更明确,形式更丰富,课程育人效果更明显。

4)项目驱动:

根据市级德育特色项目规定实施办法,我县形成了以“五大片区、13所项目实验学校”带动全县100多所中小学“以点带面”式的推进模式,全县78所小学、19所中学自主申报1—2个县级德育特色项目,全县共申报了 133 个县级课题,形成以“项目式”推进行动德育全面开展的局面。

三、成效及价值分析

(一) 质量初步实现四化标准:

1.实践育德课程化:

行动德育注重德育课程实施中,学生的实践性和参与性,以丰富的课堂内容和课堂形式让学生在活动和实践中与社会产生情感互动,活动真实体验,内化道德认知,提升道德品质。如每天上课有口令,学科有上课标准,每天有朝读课、每周有班会课、社团课、每月有综合实践课、每期有研学旅行课,力求达到每天、每周、每月、每期、每年的小中大德育课堂有主题、有内容、成序列。

2.活动育德常规化: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学生的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是长时间,多方面教育影响的结果,行动德育重视将德育工作要求贯穿于学校管理的每一个细节之中,比如每天的问候礼仪、课前口令、上课要求、集合排队、入厕冲水,打扫卫生,寝室整理、食堂用餐,升旗仪式规范要求、研学旅行安全要求等等,在课堂中渗透,在活动中感悟,在实践中检验,形成规律化、制度化、常态化,长期坚持之后,学生行为自然而然形成条件式反应,形成自律性行为。

3.管理育德规范化:

德育工作应形成长效机制,形成工作合力,形成规范化管理,才能实现德育的有效性和规律性。我县推进“行动德育”有比较系统的顶层设计(三年德育计划、德育工作手册),有方法的培训指导,有过程的监督视导,有结果的考核评价,至上而下有规范管理,自下而上有自主空间,区域推进有阶段,有层次,有目标,有内容,有形式,逐步形成一套规范的管理模式。

(二)机制初步实现师生联动:

1.丰富德育课堂让学生动起来:学生参与活动的次数和人数逐年增多了,成绩越来越好了,行为习惯越来越好了,中学生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小了,打架斗殴,谈恋爱等不好的现象越来越少了。学生参加各种兴趣爱好和社团活动越来越积极,学生的精神面貌越来越好。学生获得校级、县级、市级的比赛人数越来越多。

2.德育成果比赛让教师动起来

通过开展校级、片区、县级德育课堂比赛、德育成果评选,全县6000多老师都有参与不同层次,不同主题,不同类别的比赛的机会,通过比赛激发教师工作的积极性,老师在组织各种比赛中,锻炼了老师,也成长了学生。

3.家校协同教育让家长动起来

通过项目学校(彭三小、森林希望小学)依托市级家校协同课题研究,联动家长共同参与学校管理建言献策、大型节假日到校参与亲子活动,参与学校教研活动进教室听课,部分学校成立家长委员会,邀请家长担任社团艺术学科辅导员,法治宣传员,他们参与学校大型节假日活动,做专题讲座,协助保安全、辅导学生艺术活动。

4.严格考核评估让学校动起来

根据《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关于“加强督导评价”的要求,将学校德育工作开展情况纳入对学校督导的重要内容,2017年起,教委联合片区督导是对各校德育工作进行检查和评估,通过考核评估的推动,领导重视从轻到重,教师配合从少到多,学生行为从劣到优,学校发展从慢到快,活动效果从空到实。

价值意义:

彭水县是贫困农村区县,在推进“行动德育”过程中,我们发现的问题和现象,也许是各个区县都存在的共同问题和现象,这些问题是值得大家研究的问题,因为它具有普遍性,真实性。我们立足实际,开展行动德育,探索出有德育内容,有实施途径,有评价机制的系统化的德育行动模式,让没有动的要动起来,动起来的要动得更好,动得好的要追求特色和品牌!这对区域整体性落实不同学校德育常态化,阶段性推进学校德育系统化,具有可行性和推广性。

如果“行动德育”一直行动下去,对学生的品格养成,教师的专业成长,学校的发展变化都重要意义的,对其影响也是重大的。最终会形成方向正确、内容完善、学段衔接、载体丰富、常态开展的德育工作格局。

参考文献:

[1]《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实施手册》.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

[2] 中共中央、教育厅下发的《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

[3]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

[4] 曹建忠. 《好家长新教育》学校行动德育实践性哲学思考 [J]. 2017(22):0040-0040.

[5] 顾润生. 道德与法治课程性质界定与误区分析——基于课程内容的思考[J]. 中小学德育, 2018(2):23-25.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