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时尚创意需求的纺织品设计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5-13
/ 2

基于时尚创意需求的纺织品设计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陈英

德州科技职业学院青岛校区 , 山东 · 青岛 266200

摘要:时代发展下我国纺织行业也取得了很大进步,在当前时尚创意不断变化的当下,如何培养符合时代发展的纺织品设计人才是高职院校亟待思考的一个问题。论文以此为基础探讨纺织品设计人才培养的有效策略。

Absrt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imes, China's textile industry has also made great progress. At the present time, how to train textile design talents in line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imes is an urgent problem for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o think about. On this basis,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effective strategy of cultivating textile design talents.

关键词:时尚创意;创意需求;纺织品;设计人才

Keywords: fashion creativity; creative demand; textiles; design talents

1 引言

纺织行业以加工纺织产品为主要目的,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从纺织原料到成品的整体设计是提升产品竞争力、拉动消费活跃度的必要手段。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为实现这一目标,许多高校积极探索专业课程结合文化素养等课程构建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体系的新模式。

2 基于时尚创意需求的纺织品设计人才培养的时代背景

随着我国实施创新驱动、产业升级、企业国际化发展战略,纺织产业不断升级,科技、时尚、绿色成为中国纺织服装产业新的定位。在2018年中国纺织学术年会上,孙瑞哲会长强调,纺织产业要围绕强国建设目标,进一步夯实以材料智能为突破的创新力、以时尚导向为目标的消费力、以环境倒逼为动力的责任力和以社会青睐为基础的凝聚力。高校纺织品设计专业教学必须主动适应行业发展的新需求,其中时尚成为未来纺织行业发展的个性标志,体现为文化引领的时尚产业,高校时尚创意人才的培养,对纺织产业溢价力和软实力的提升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因此,纺织专业培养目标应注重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将传播现代纺织前沿知识与弘扬传统文化和传承民族情怀紧密结合,使学生掌握纺织科技发展最新成果。同时具有纺织品时尚创意创新设计能力,体现知识平台的复合化特色,从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到教学内容,注重学生思想品德、专业技能和科学素养的综合培养。这就要求高校教师在教学理念、教学过程、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不断的探索与实践。

3 基于时尚创意需求的纺织品设计人才培养模式策略

3.1 教学指引,项目驱动

目前,纺织品设计行业的人才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动手能力差、理论与实际严重不匹配。学生只学习书本知识,而缺乏实践能力,对纺织品设计的细节以及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懵懵懂懂,一知半解。为解决这类问题,一方面应当从教学方式上进行改革,教师应当坚持“讲练结合”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合理安排理论课与实践课的课程;另一方面则应当给学生提供实践平台与机会,以项目作为学科的主要驱动力,促使学生形成在练习中学习,在学习后进步的良性成长模式。具体而言,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在产品专业绘制课程上对教学理论进行实际应用训练,选取学生能够接受理解的学习方式进行知识的传达与讲授。尤其是在运用快题手绘方式表现产品时,学生需根据理论课所学的知识,用15~20min的时间完成纺织品设计项目快题表现,标明产品的比例尺寸、材料属性等,阐明它的设计思想,这提高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在校园系统学习之外,高校应积极启动校企联合的合作模式,联合行业中的大中型企业合作成立办学项目,为在校学生提供实习机会与实操平台。让学生将纺织品设计的想法与创意一一实践,去芜存菁,形成以实业项目为主要驱动力的良性人才成长环境,让学生了解实际产品成品的需求导向与设计要求,切实提高人才专业水平,助力行业迅猛发展[1]

3.2 校企合作与“产教融合”教育模式有效结合

学校要加强与相关领域企业之间的合作,为学生实践活动提供基地,弥补学生实践操作中的缺陷,解决学生实习问题,同时为企业人力资源注入新的活力。校企合作模式是高职院校提高学生专业水平的有效途径,也是提高高校教学水平的重要措施,只有校企合作联合发展,才能实现高职教育发展在新形势下的突破。要实现校企合作与“产教融合”教育模式有效结合,政府要在校企合作中发挥主导作用,出台促进校企合作的相关政策,明确校企合作中企业和学校的责任,对于两者合作关系要基于透明性原则,实现健康合作发展模式。除此之外,在校企合作中要重视责权划分,加强合作管理的监督机制,设立专门协调部门,协调校企合作中出现的问题,使校企合作中实践基地建设项目顺利实现。高职院校增强职业教育的透明性,使企业对高职院校教育实现有效监督,从而提高高职院校的教育水平,将“产教融合”教育模式落到实处,构建除校企合作与“产教融合”教育模式的融合体系。

3.3 深化教学改革,更新教材内容

高职院校落实人才培养模式的过程,就是结合人才培养目标来进行课程设置的过程,创新能力是艺术设计专业培养的核心目标,艺术设计作品的显著特质是领先的创意、丰富的创意,当它落入俗套或故步自封,便失去了其立足于市的社会价值。艺术设计专业有必要针对学生的创新思维设置专门课程,同时在各个课程教学中重视创新意识的培养,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利用有效途径丰富教学内容,推进教学手段的改进创新,使教学形式逐步多元化,充分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开展项目化教学、游戏式教学、讨论式教学等,将企业项目、大赛项目引入课堂,丰富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升学生的设计创新能力,将专业技能转化为职业技能。教学改革需要配套的教材,要及时编制教材或更新教材内容。编制符合行业发展需要的教材,注重学生设计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以创新引领教材内容设置,游戏、课题、项目贯穿教材始终,以行业规范和标准为支撑,注重设计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更快地提升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2]

3.4 通过案例教学的关联化实现课程系统性与递进性

为了避免传统产品设计专业课程多而杂,无序与无关联的问题,产品设计课程在安排时要注重课程与课程之间的关联性,注重课程知识之间的衔接与知识递进,注重创意思维与设计工艺的结合。作为交叉学科,产品设计专业课程必须涵盖设计文化、设计审美、设计技术与设计心理等多种门类,案例教学与实践教学在每一门课程中都会涉及,因此,可通过案例教学做到课程设置体系化,课程内容关联化。比如在设计表达、设计制图、人机工程学等产品设计基础课程教学中选择家具设计、纺织品玩具设计、智能家居设计作为课程案例和课程实践的重点,在专业拓展课程中,以此为重要方向,同时加强与相关企业的项目实践,以此通过系统的有计划的案例教学、实践教学拓展学生的知识能力深度,从而实现广而专的知识能力培养。

3.5 重建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

第一,通识基础课程体现现代工程教育特点,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培养;第二,纺织专业课程主要包括纺织材料学、纺纱原理、织造原理、织物结构与设计、纺织新技术、计算机辅助设计、服饰面料与服装设计、室内装饰织物创新设计、纺织品设计专业前沿讲座等;第三,艺术类课程主要包括设计素描、色彩搭配、图案设计、视觉设计、中外纺织品图案研究、中外艺术史、服装画技法等;第四,时尚创意课程包括流行趋势研究、流行色、创意面料设计、面料再造、服装艺术设计等;第五,实践环节包括纺织认识实习、纺织品艺术设计与实践、印花工艺设计、编织艺术设计、市场调研及面料设计等,在实习环节中可结合专业设计大赛与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等课程实践辅助学习。在社会实践中建立校企合作平台,通过与纺织服装品牌公司、机构、企业合作统筹实习实训资源,联合企业建设具有高技术含量的实习实训基地,建立校企联合指导本科生毕业设计工作平台,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新产品创新设计能力,实现协同育人[3]

3.6 创新课程教学方法,构建教学评价体系

课程采取校内专业教师讲授、校外专家指导、师生交流讨论、习题分析、实践操作等多种教学形式,同时借助专用课件、实物投影、影像资料和计算机软件等多种媒体,创新教学方法。构建内在评价与效果评价、过程评价与终结评价有机结合的课程教学效果评价体系,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潜能,满足学生多元化发展的需要。

4 结语

创意设计与工程实践相融合的产品设计人才培养模式与实践是产品设计专业从传统教育模式转向特色发展的必要过程,是产品设计服务于制造业、消费品工业的重要举措,通过科学的方法实现纺织品设计人才的现代化发展,是高职院校教育教学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赵永霞.建设产业学术智库,推进科技·绿色·时尚纺织[J].纺织导报,2018(11):13-14.

[2]李花,刘晓东,王枫,等.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理念的专业应用能力实践教学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7(1):174-175.

[3]廖琼.国际化时尚创意人才培养模式探究[J].设计,2017(15):7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