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华山中学 陕西西安 710043
摘要:闻一多先生论新诗创作有“三美”,即新诗创作要具备建筑美、音乐美、绘画美。这是闻一多先生针对新诗创作松散随意的弊病提出的应对之策。本文便借这“三美”之名,以闻一多“三美”为研究出发点,结合古人在古诗词创作鉴赏的建筑美、音乐美、绘画美三方面的要求,提出当前中学生古诗词赏析教学的“三美”,以指导中学老师的教学实践。
关键词:三美 建筑美 音乐美 绘画美 古诗词赏析
闻一多先生在谈到新诗创作时,率先提出了“三美”的概念,即新诗创作要遵循“建筑美”“音乐美”“绘画美”。这个理论一经提出,就成为“新月诗派”创作的纲领。他关于“三美”是这样阐述的:“我们才觉悟了诗的实力不独包括音乐的美(音节),绘画的美(词藻),并且还有建筑的美(节的匀称和句的均齐)。”本人提出古诗词赏析的“三美”主张,并非照搬先生“三美”,而是想借用先生这“三美”之名,并借鉴前人古诗词创作赏析的理论和经验,另辟蹊径,从建筑美、音乐美、绘画美三个视角出发,带领中学生赏析古诗词,指导中学古诗词教学的实践。这是我在课改的新形势下,为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需要,为了贯彻落实部编教材提出的培养中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主张,在我所负责的省教科院课题《以诗词楹联为载体的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实践研究》这一课题下的一点古诗词教学实践的新探索,希望与各位同仁共商榷。
一、发掘“建筑美”,感知古诗词的形式之美
闻一多提出新诗的“建筑美”,强调“节的匀称和句的均齐”,主要要求新诗的创作要格式整齐,具有建筑物整齐划一的美感。他提到近体诗的创作说,“作律诗无论你的题材是什么?意境是什么,你非得把它挤进这一种规定的格式里去不可”。这样“规定的格式”无疑会束缚古人创作的手脚。在他看来,“新诗的格式是相体裁衣”。其实说白了,就是说新诗可以根据表情达意感情抒发的需要,选择适宜的“匀称”“均齐”的“格式”,从而使新诗从外形上看起来,节与节之间要“匀称”,行与行之间要“均齐”。虽不必呆板的限定每一行的字数像律诗绝句一样完全相等,但各诗行的字数相差不能太大,以求视觉上具有整齐划一、大致相当的建筑形式之美。这个理论是闻一多先生针对当时新诗创作太过松散、随意的弊病提出的,很好的规范了当时的新诗创作。这一理论的实践者是当时的“新月诗派”,我们比较熟悉的才女林徽因的《你是人间四月天》,是这一理论的最好佐证。
我在带领中学生赏析古诗词时,提出的“建筑美”,主要肯定古体诗近体诗的宏观形式排列整齐,符合建筑美的审美标准。长长短短的古体诗近体诗,或高或低俯仰生姿,形式上视觉上极具建筑的“均齐”美感。从细节来看,词的相对整齐却又参差不齐错落有致之艺术美,也是“建筑美”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整齐划一如同阅兵队列的古体诗固然是美的,但是比如词有“双叠”,许多词的上阙和下阙外形完全像两个轴对称的图形,从美学上来说,这样形式上的对称之美其实就是“建筑美”。以范仲淹的《渔家傲 秋思》为例: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重新排列组合之下,如果给这首词的上阕和下阕之间划一条虚线作为“对称轴”,上阙和下阙像是相同(似)部分间有规律的重复,对称又统一,对比又和谐,让人产生平静肃穆的均衡感秩序感,这就是“建筑美”的体现。如果换一种排列组合方式,又会体现不同的建筑美。另外,词又叫“长短句”,从单句来看,词语和词语、句子与句子之间,具有或整齐或参差的美感,长短不一带来与众不同的视觉体验。明人袁宏道说:“如子瞻之文,随意断续,青莲之诗,不拘对偶,此真整齐也”,说的就是诗文形式对称又不对称,整齐又不整齐,造成一种和谐统一的建筑形式之美。
二、发掘“音乐美”,感知古诗词韵律之美
闻一多先生提出新诗的“音乐美”,认为“音乐美”是新诗最首要的。“诗之所以能激发情感,完全在于它的节奏;节奏便是格律”,强调新诗创作亦要遵循“格律”,并把遵循格律的创作比作“戴着脚镣跳舞”,“越是有魄力的作家,越是要戴着脚镣跳舞才跳得痛快,跳得好。只有不会跳舞的才怪脚镣碍事,只有不会作诗的才感觉得格律的束缚。对于不会作诗的,格律是表现的障碍物;对于一个作家,格律便成了表现的利器”。讲格律,也是强调新诗的音乐美。另外强调新诗“有音尺、有平仄,有韵脚”。先生之“音尺”,是把一句现代诗划分成若干音节,使之在吟诵时具有节奏感。先生对“平仄”的要求,就宽松多了,使之更加自由灵活,符合新诗创作的时代要求。但是对押韵的要求,肯定是一丝不苟的。其实对于古诗词来说,“音乐美”可以说是古诗词诞生之日起就自带的的本质特征。
“音乐美”是属于听觉方面的美。基于此,我们在带领学生赏析古诗词时,就兼顾四个方面:一是平仄,二是对仗,三是押韵,四是节奏。
(一)平仄。平仄决定声调,给诗词带来抑扬顿挫的美感。古诗词讲究平声、上声、去声、入声,有别于现代汉语的阴平、阳平、上声、去声。虽然都有四声,差别却大。而且古人作诗作词特别讲究平仄,对平仄有非常严格的规定。李清照《论词》有言:“《玉楼春》本押平声韵,又押上去声,又押入声。本押仄声韵,如押上声则协,如押入声,则不可歌矣”,可见作诗作词倘或不拘平仄,作出来的诗词就无法唱,妨害了诗词的音乐美。但是现在的诗词我们都不必定调来唱了,而且古汉语的四声字与现代汉语截然不同,想要完全弄懂古人的平仄相对是不现实的。加之考虑到中学生的理解接受水平,这个地方不必刻意强调平仄。如“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在朗读的时候,不必拘泥于一定要让学生分清楚哪些是上声、去声、入声,哪些字是平声,哪些字是仄声,只要吟诵中读出声调起伏变化之美即可。
(二)对仗。对仗中的“仗”,来自于仪仗中的“仗”。仪仗两两相对,排列整齐。诗词中对仗要求两两相对,排列整齐。对仗在古诗词中是整句相对,字数完全相同,词性也要相同或者相近,实词对实词,虚词对虚词,因而读来节奏铿锵,很有音乐美。比如温庭筠《商山早行》,中间两联都是对仗: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两句对仗都很工整,读来字字铿锵,恰似有节拍,不觉沉浸其中。事实上,对仗体现在古体诗和格律诗中,既是格律的需要,也是修辞的需要。
(三)押韵。什么是押韵呢?就是同韵的字在相同位置上重复出现。在相同位置上出现的同韵字叫韵脚。一般古体诗近体诗和词的押韵都是有严格要求。古人说:“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这是对古诗的押韵要求:偶数句押韵,单数句不论;有一韵到底的,也有中间换韵的;押平声韵的不能押仄声韵,押仄声韵的不能押平声韵;也有的一句一韵。辛弃疾的《破阵子 醉里挑灯看剑》押ing韵,韵脚分别是营、声、兵、惊、名,生。有的学生就会奇怪,韵脚怎么不太一样呢,这是因为在古代,“ying”和“eng”邻韵,同韵字不够的时候也可以用邻韵字,这首词逢二四五句押平声韵,并不会因形式而害了内容。这样,就把诗词行分散成一个错落有致又和谐统一的整体,间隔的韵脚和音调的平仄、句式节拍的齐整,有如交响乐,带来和谐统一的诗词音乐美。为了便于初中的孩子掌握,我们就只强调押了什么韵,韵脚有哪些,如何读出韵律美。比如崔颢的《黄鹤楼》,我们只需要孩子们分辨押ou韵,韵脚分别是楼、悠、洲、愁这些字就好。这些韵脚字在吟诵过程中,有的需要重读,有的需要拉长音,来体现音乐的美感。
(四)节奏。节奏指诗句中长短强弱不同的音节(词语),有规律的排列和停顿。音节的强弱表现为重读和轻读;音节的长短表现为音节本身诵读和音节间的停顿时间的时长。古人一般分为音调节奏和意义节奏。音调节奏较为单纯,多是以两个字组成一个音节。每句字数为偶数的,全部是每两个字音为一个音节,最后剩一个字音,独成一个音节。如曹操《观沧海》句“东临碣石,以观沧海”,读作“东临/碣石,以观/沧海”。如杜甫《春望》句“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读作“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意义节奏就是在音调节奏基础上,根据诗词表情达意的需要所作的调整。比如孟浩然《过故人庄》句“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读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律诗的节奏则有严格的规定,一般五言三顿,七言四顿,。不同字数,不同停顿,带来不同的音乐节奏美。
三、发掘“绘画美”,感知古诗词意境之美
闻一多先生关于“绘画美”强调“词藻”之美,即是词藻的选用,要求诗的语言要美丽,富有色彩,讲究诗的视觉形象和直观性。这一点是闻一多先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继承。苏轼评价王维的诗画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说的就是王维诗的“绘画美”。闻一多先生自己认为,《死水》是他“三美”理论的最好实践。诗中写到死水的美丽外形,他用了“翡翠”“桃花”“罗绮”“云霞”“绿酒”“白沫”等词藻,借以讽刺死水的肮脏、霉烂、黯淡、沉寂。美与丑的鲜明对比,令人耳目一新。他的新诗创作理论影响了公木、刘半农、冰心、艾青、卞之琳、戴望舒、汪国真等人,徐志摩的《再别康桥》“金柳”“柔波”“星辉”“软泥”,也是这一创作主张的反映,带来令人难忘的绘画美、意境美。
既然诗画同源,既然“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词的“绘画美”就是诗词的天然之资,我们在赏析古诗词时,就可以回归传统文化的宝库去寻找答案,就可以留意以下方面:
(一)名词叠加的意象之美。特别有必要解释一下意象。所谓意象,就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简单说就是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是寓“意”之“象”。以马致远《天净沙 秋思》为例,“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断肠人”,都是作者用来寄托秋思秋愁的客观物象。意象一般都是名词或者名词性词组,都比较好找。意象是组成“绘画美”的单位,绘画美造就“意境美”。故而,寻找意象,探究意象组合之美,至关重要。
(二)色彩组合之美。没有了色彩,就像“绘画美”缺少了眼睛。色彩的组合给“绘画美”带来画面丰富的体验。孟浩然《过故人庄》有“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绿”“青”,带给我们置身田园的独特体验,增加了画面的色彩美。
(三)动态之美。带来动态美的当然是动词。有了动词,画面才更加鲜活,让人身临其境一般。王维《山居秋暝》有“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照”带来月光洒满松林的诗意美,山间也多了月光的色彩,使人内心澄澈空明;“流”是泉水流泻过山石的声音美,带来非凡的音乐美感。这一刻,我们仿佛与王维同在。
(四)形容词之美。苏轼《江城子 密州出猎》首句有“老夫聊发少年狂”,一个“狂”字,奠定全词的感情基调,把一个不服老的“老夫”的“少年”豪情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了。他一个“老夫,要抒发“少年”的狂劲,此其一狂。他左手牵黄狗,右手擎苍鹰,妥妥的狩猎架势,此其二狂。他有“锦帽貂裘”装束一新的骑兵营相随,此其三狂。他告诉全城百姓来围观他狩猎,此其四狂。他还要众人看他效仿孙权骑马射虎,此其五狂。这个“狂”字,如何不高妙!
(五)数词之美。辛弃疾《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以“七八”写出了夏夜的月朗星稀,以“两三”写出了轻微夜人的轻松淡然。
(六)构图层次之美。绘画美不能离开构图之美。画面的层次分布,意象的高低、大小、远近,移步换景之间,尽显诗人对绘画美的匠心独运。王维《使至塞上》“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既有“直”和“圆”的线面组合构图美,又有这两个形容词带来的韵味美。“孤烟”的单调,显出“直”的挺拔坚毅,“长河”的横贯,与落日的“圆”,让人既温暖又苍凉,这就是“大漠”之壮美。
有的代词也值得玩味。如文天祥《金陵驿》“满地芦花和我老,旧家燕子傍谁飞”,“我”就直接出现了,便于直接抒情。也可以说,前六点都是基于实词的赏析,补充部分有基于虚词的赏析,可以总结为从词性角度出发所作的美的探究。而修辞之美是艺术形式的一种,我们在赏析《诗经》时,又必然提到“赋”“比”“兴”,这些都可以作为赏析古诗词的切入点。这样的排列组合不免凌乱,但是实用,可操作性强。希望诸君忽略这些条目的先后顺序,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我国最早的典籍《尚书》有“诗言志”之语。汉代《诗大序》说“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晋人陆机说“诗缘情而绮靡”。英国诗人华兹华斯也断言“一切好诗都是强烈感情的自然流露”。这些都证明诗歌表情达意、抒写情志的特点。所以,我们在赏析古诗词时,更应该重视王国维“一切景语,皆情语也”的论断。以意象存在之“景”,区别于自然界之景,正是表“情”之“景”,是为意境。对以上几点的琢磨和挖掘,正是为了“挖”出诗词的意境之美,这才是古诗词“绘画美”的真谛。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强调情感抒发对一首好词的至关重要作用,情感浓烈,自然境界高远。以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为例,苏轼虽然与王安石政见不和自求外调,祈雨归来与同僚在密州围猎,然而“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他并不能真正做到不关心君王和百姓。当得知西夏军队正侵犯北宋边界时,“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他就想要得到朝廷的重用,一介文人“西北望射天狼”,上阵杀敌。我们从词中不仅读出苏轼的爱国之情,更有苏轼强烈的责任感,感动千年。
基于以上三点,闻一多提出“三美”,为了使新诗创作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拥有美,改良了现代诗创作桎梏太多的毛病,纠正了五四运动以来白话新诗过于松散、随意等不足,是他对中国现代新诗健康发展作出的贡献。而我提出古诗词赏析的“三美”,是为了带领孩子们重返近体诗古体诗的王国,去古诗词“浩瀚无际的历史天空”漫游,采撷“美丽芬芳的花朵”,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三美”中的建筑美、音乐美是诗词形式美的完美体现,绘画美是诗词内容美、意境美的最佳诠释;“三美”是三位一体、和谐统一、不可分割的关系。从“三美”赏析诗词,是真正凸显诗词的艺术之美,为陶冶中学生的性情,培养他们的审美水平服务。
达尔文说过:“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我提出古诗词赏析的“三美”,也是在践行部编教材认为中学语文教学应当致力于中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的主张。从宏观来看,部编教材强调对中学生进行古诗词教育的行为,就是在培养他们“审美的鉴赏和创造”能力,也是增强他们对优秀中华传统文化的理解和传承。用探究性教学方法“三美”鉴赏古诗词,特别是探究古诗词的“绘画美”,更是在雕琢语言文字之美中,实践着“语言的建构和运用”,提升着中学生的语文思维水平。这种“授之以渔”的举措值得提倡。
总之,闻一多当年对新诗创作所作的改良,我如今对中学生古诗词鉴赏所作的努力,都一样是一颗拳拳之心。不当之处,还望批评指正。
陕西省“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以诗词楹联为载体的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实践研究”成果 课题编号:SGH18B0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