儋州市八一糖厂中学
摘要:基于目前大部分教师只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学生的动手能力,特别是乡镇学校,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是素质教育当中的重要要求。对于地理学科来说,动手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作为一名乡镇地理教师,我不断的从各方面创造机会,为学生创设动手条件。结合我们学校实际,我将通过身边的乡土地理,整合到教材当中,让学生亲自操作、探索来获取知识,从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通过实践增强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关键词:乡土地理;动手能力;兴趣
学习过程是一个知、情、意、行的过程。“行”主要体现在学生的行为、行动,动手实践正能体现出“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也能培养思维能力,要有效的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我们不能单靠老师的讲授,我们要让学生“动”起来。基于我们地理的课程标准要求“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把课文中的知识与生活结合起来,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体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并获得成功,这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重要过程。下面我将通过乡土地理,谈谈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一、基于“乡土”,搭建“奋斗园”
通过学习地理,我们了解到我们的家乡地处是热带,作物熟制一年三熟,粮食作物是水稻,热带作物有椰子、橡胶、咖啡等,这些都是贴近我们生活的知识。我们学校是一所乡镇学校,大部分学生家里是务农的,对于一些农作物的种植有基本的了解。为了更好的通过乡土地理从而带动地理的课堂教学,让学生在了解的基础上更深入的去探讨其意义,我们根据实际开展了贴切我们“乡土”的种植特色课程。
基于“乡土”,为了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丰富学生的课余活动,在卢红梅校长的支持下,学校因地制宜的在运动场旁及教师周转房后面,开设新颖、独特,并具有时代气息的种植实践基地,命名为“奋斗园”,希望我们师生在种植实践基地参与劳动,不断奋斗,收获幸福的果实,同时让同学们亲近生命,体验成长快乐过程。我们的实践基地“奋斗园”墙上写着“同学们自己动手种自己爱吃的菜”,园内所有的菜苗均是由同学们亲自动手种植的,每种菜是根据特定的季节进行种植,并且菜苗是由同学们商量,并询问老师意见决定的。由于海南气候终年高温,降水也多,所以我们菜园的菜长得也快。夏秋季节,这里时常下雨,多暴雨天气,同学们通过询问家里父母、查阅资料,最后共同决定种植耐水、容易生长的地瓜叶。在这个时期,我们的菜园经常遭受雨水侵蚀,同学们不忍心自己的劳动成果被风吹雨打,自告奋勇的给我们菜园搭建大棚来保护菜苗,这绿油油菜苗是孩子们通过劳动播种的希望,是汗水,更是收获,孩子们的行为正体现了正确的劳动观念和劳动态度。在冬季,由于降水较少,我们选择耐旱的菜种,如菜心、生菜等。同学们通过菜苗的选择,可以知道不同的时节要种植不同的作物,如我们的南北方,南方气温高、降水多,适合种植喜温喜湿的水稻;北方地区降水少,所以适合种植耐旱的小麦,这气候的差异就决定了南北方不同的粮食作物。
“奋斗园”一个由我们师生共同搭建的小菜圃,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并且体验到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得果实的成功感。生活中处处有地理,地理时时刻刻在我们身边,把乡土地理融入地理的课堂教学,会使学生对地理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二、基于“乡土”,培养学生绘图能力
地图是地理的“命脉”,地图包含了很多是知识点和地理信息,是学习地理必不可少的
工具,而地图的绘制,也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重要途经。在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二节《我们怎样学地理》中,有一项活动“绘制校园平面图”,这项活动看起来好像挺简单,但做起来却不容易。为了让学生丰富我们的教学方式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我们开展了一场绘制校园平面图的活动。
我把我们班分成四个小组,在介绍绘制地图的基本步骤后,学生们利用课余时间开展活动。对于校园平面图的绘制,首先我们需要知道校园的基本面貌,同学在逛了一圈校园后,在纸上确定方向,然后大致确认各建筑物的基本位置。在绘制地图的过程中,最难的就是确定比例尺,需要测定各建筑物的实地距离,再按一定比例缩小后绘制在图上,最后标上相应的文字说明。在学生绘制完地图后,在课堂上由四个小组分别派一位代表上台介绍自己绘制平面图的过程,最后进行总结。对于此次平面图的绘制,不仅同学们能归纳、理解地图的三要素,而且也为我们地理课堂的学习增添了趣味,从中也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校园平面图的绘制,是学生自行绘制的过程,增强了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绘图能力。在此基础上,我给同学们布置了一个作业“绘制家乡的某一区域平面图”,如果有同村的同学,可以组成一个小组一起完成。绘制家乡的平面图,可以加深同学们对乡土环境的认识,增强热爱家乡的情感。
地图在地理的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在绘制地图的基础上,可以让学生正确认识地图、阅读地图、分析地理图表,能够对图像信息和文字信息进行转换,这也是我们学习地理的有效方法。
三、乡土地理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1.联系乡土,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乡土地理涉及的范围比较广,内容丰富。在我们的教学中,可以通过乡土地理把教程中的知识点与生活联系在一起,使教学内容更形象、直观。初中地理教材中编制了很多联系乡土地理的“活动”,这也表明在地理课堂的教学过程中联系乡土地理,能更好的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在讲到我国的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时,我会利用到我们学校搭建的奋斗园,并开展适当的实践活动。海南属于南方地区,课前我会布置学生周末放假回家的路上注意观察我们的周围种植的作物,向父母了解家乡的农作物,作物熟制等,并结合位置、气候、地形等因素分析农作物生长的条件,我们学校周边有一片片的农田,以及一排排的橡胶树,同学们都很清楚分布在平地中的农田种植的是水稻,因为我们南方气温高,降水多,而北方气候则适合种植耐旱的小麦。水稻种植的地形是平原,而一排排的橡胶树则分布在山地中,这就是因地制宜。如果家里有务农的,可以带一些时令蔬菜种子来校,我们可以一起种植在我们的实践基地“奋斗园”,通过劳动,培养同学们的动手能力;同时根据我们的生活实际,把我们身边的一些水果进行分类,从而区别南、北方水果。在授课的时候,我也会准备一些我们市场上常见的水果,课堂上让学生们自行分类,学生看到老师带来很多水果,很兴奋,课堂氛围活跃,让学生快乐的学习,效率会更高。
2.自绘地图,提高地理学习能力
地理图像是地理信息的载体,通过学生自己动手绘制可以获取各种地理事物的分布特点,有利于学生观察、想象和思维的能力。在绘制校园平面图的基础上,学生的绘图、读图能力有所提高。在课堂的教学过程中,我还会让学生画其他种类的地图,把地理事物联系在一起,会更好的理解和记忆。
如我在讲授完初一上册第二章第三节《世界的地形》时,我会让学生结合前一节《世界的海陆分布》绘制一幅世界地图,首先画出七大洲的轮廓,标出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以及大洲之间的分界线,然后再相应的位置标出我们学习的陆地地形之最的名称,比如世界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世界最大的高原“巴西高原”、世界最长山脉“安第斯山脉”等等;通过一幅图,把知识点整合在一起,在动手绘制的过程中,印象会更深刻。再比如我在讲授中国的交通运输业时,其中一个重点是掌握我国的铁路干线图,学生觉得这些铁路干线很复杂。这时可以让学生转换一下角色,让自己充当旅行者,老师设计出发点和终点,让学生从图上找出比较便捷的铁路线路,通过让学生自己设计线路,引起他们的兴趣,在学生对这些线路有了初步了解后,我又让学生跟我一起动手,在中国的政区图上描绘出主要的线路,形成了我国六纵四横的铁路干线图,也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加深了对铁路干线的印象。七年级下册各个国家的学习,以及中国行政区划的学习等等,都可以通过让学生自己动手绘制地图,以此了解地理各要素之间的联系,也能突出学生的主体性。
四、结语
动手能力是人的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教育的重要培养目标之一。但由于种种原因,我们在教育的过程中往往忽略了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因为乡土地理是贴近我们生活,是学生熟悉的领域,在教学过程中,引入乡土地理会使学生主动的参与课堂,课堂氛围更加活跃,从而提高我们的课堂效率。我们倡导学生走入“乡土”,通过亲身体验,去感受、去探索,获得知识的同时培养我们的观察、思考以及动手能力。走入“乡土”会让我们更加熟悉我们生活的环境,发现家乡的美,激发我们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
参考文献:
[1]张君政.乡土地理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10
[2]李洪兵.论中小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D].华中师范大学.2015
[3]吴亚婧.初中生地理读图能力培养的对策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5
本文系海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成果+探究“行走乡土”对农村学生学习地理的实效+QJH20171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