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海东市第一人民医院放射科 青海省海东 810699
【摘要】目的:探究脑血管畸形病变(CVM)患者CT及MRI影像学特点及其应用价值。方法:选取40例2017年12月-2019年1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CVM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依据患者病历诊疗结果分析,40例脑血管畸形病变患者共分为四大类型,(即:动静脉畸形(AVM)、颅内海绵状血管瘤(CH)、颅内毛细血管扩张症(ICT)以及静脉性血管瘤(CVA)), 分别应用CT和MRI检查方式对40例脑血管畸形病变患者进行影像学诊断,对比4类疾病的图像特点。结果:40例CVM患者中,有23例CH患者,占57.5%,6例CVA患者,占15%,3例CH合并CVA患者,占7.5%,5例AVM患者,占12.5%,3例ICT患者,占7.5%。结论:在ICT患者诊疗检查中,CT和MRI均为常用检测手段,在诊疗检测中,对CH、CVA、AVM及ICT病灶位置、大小、形态及周围组织受累情况等相关病情信息显示效果良好,应用于CVM诊断中检查效果显著,值得应用。
【关键词】 脑血管畸形;影像学检查;CT;MRI;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脑血管畸形主要是由于先天性发育障碍所引发的脑局部血管数量或结构异常,形成脑血管薄弱环节并可造成局部供血障碍。该疾病可分为多种类型,如:静脉性血管瘤、动静脉畸形、动静脉畸形等。大多数患病患者正常生活中无明显异常,但是在遭遇情绪激动、过度饮酒等相关因素影响下,造成血压升高而引发破裂造成脑出血、血肿等, 严重时危及生命。对于CVM诊断主要是通过影像学检查,然后依据相关数据进行对症治疗。本研究就针对CVM患者CT及MRI影像学表现和特点展开详细论述如下。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40例2017年12月-2019年1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CVM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性25例,女性15例,年龄20-58岁,平均(37.49±8.24)岁 ,患者临床表现主要是头痛17例,癫痫12例,无症状5例,昏迷3例。所有患者对本研究都知晓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1.2方法
1.2.1 CT检查:采用德国西门子Somatom Definition 64层CT扫描仪自颅顶至颅底行常规螺旋扫描,层厚5mm,层间距5mm,然后以4ml/s团注非对比剂碘海醇 ( 辰 欣 药 业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国药准字H20063129,350mgI/ml)60~80ml并于相同位置进行增强扫描,扫描电压为平扫100kV,增强120kV,电流500aA,螺距1.375,球管转速0.5s/转。
1.2.2 MRI检查:使用德国西门子1.5T MRI扫描仪及头部选圈 行 横 断 位 薄 层 扫 描 , 参 数 设置为T1WI(TR500ms,TE20ms),T2WI(TR3000ms,TE120ms),FOV 24×24,矩阵256×192,层厚6mm,层间距1mm,数据采集完成后采用最大密度投影(MIP)法进行 轴 位 、 冠 状 位 和 矢 状 位 图 像重 建 。 增 强 扫 描 采 用 对 比 剂 钆喷酸葡胺(上海旭东海普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9991127,15ml:7.04g)静脉注射,剂量为0.1mmol/kg体重。
2、结果
2.1CVM患者病变类型分析
40例CVM患者中,有23例CH患者,占57.5%,6例CVA患者,占15%,3例CH合并CVA患者,占7.5%,5例AVM患者,占12.5%,3例ICT患者,占7.5%。
2.2CH患者影像学表现分析
CH患者CT平扫为高或等密度影,MRI扫描T1WI以及T2WI均可为高或低信号,CT和MRI增强轻度强化;具体分析如下:在所确证的23例CH患者中,有3个单发病灶,20个多发病灶,共计病灶34个,其中,21(61.76%)个幕上,13(38.24%)个幕 下 。CT平扫显示3(8.82%)个高密度影,19个(55.88%)略高密度影,10个(29.41%)等密度影,检出率为94.11%。病灶形状均为圆形或类圆形,边界清楚,CT值32~80HU,其中,6个(17.65%)伴斑点状钙化影,通过增强扫描显示,8个(23.53%)轻度强化,26个(76.47%)未强化。MRI扫描显示,其中有19个(55.88%)T1WI等或低信号、T2WI高信号,有14个(41.17%)T1WI及T2WI均为高信号,有1个(2.94%)T1WI及T2WI均为低信号,检出率为100%。其中,有14个(41.17%)伴见周围轻度水肿带者,21个(61.76%)T2WI可见病灶周围环装低信号影形态为“爆米花”或“桑葚”样。其中11个(32.35%)增强扫描可见轻度强化,23个(67.65%)。
2.3 CVA患者影像学表现分析
CVA患者CT平扫可见高密度出血病灶,增强扫描可发现点状、线样或弧形高密度影向引流静脉汇聚,MRI检查显示血管流空影,伴周围脑组织异常强化;具体分析如下: 6例CVA患者病变位中,其中,有2例(33.33%)位于小脑,1例(16.67%)位于顶 叶 ,2例(33.33%)位于额叶,1例(16.67%)位于基底节。CT平扫显示,1例(16.67%)高密度出血病灶,1例(16.67%)血肿,增强扫描可发现点状、线样或弧形高密度影向引流静脉汇聚。MRI检查显示,可见髓静脉扩张并呈放射状排列,汇聚于引流静脉,其中有3例(50%)伴血管流空影,1例(16.67%)伴周围脑组织异常强化。
2.4 AVM患者影像学表现分析
AVM患者CT平扫为稍高或等密度肿块,增强扫描可见供血动脉增粗、扩张或迂曲,同时可见静脉窦扩张,MRI可见团块、结节或蚯蚓状血管,呈血管流空征象,T1WI及T2WI均呈明显低信号影;具体分析如下:5例AVM患者中, 有1例(20%)单一动脉供血,3例(60%)伴血肿占位征象,2例(40%)多支动脉供血,经CT平扫显示,有4例(80%)稍高密度或等密度肿块,形态呈现不规则形,边界清晰度不高,1例(20%)未见明显异常者。其中,各1例(20%)伴局部脑组织萎缩、伴占位效应以及伴斑点状钙化,2例(40%)伴病灶周围水肿。可见供血动脉增粗、扩张或迂曲,可清晰显示引流静脉,其中有2例(40%)伴静脉窦扩张者。MRI可见团块状、结节状或蚯蚓状团状血管,呈血管流空征象,T1WI及T2WI均呈明显低信号影,但无法显示出供血动脉和引流静脉全程改变。
2.5 ICT患者影像学表现分析
ICT患者CT平扫显示斑片状低密度或混杂密度缺血性病灶,增强扫描可见高信号血管影,MRI表现为T1WI及T2WI结节状或斑片状低或稍高密度影,增强扫描呈明显均匀强化。具体分析如下:3例ICT患者中,检查出6个病灶,CT平扫显示,有5个(83.33%)混杂密度出血性病灶、1个(16.67%)斑片状低密度缺血性病灶,增强扫描可见高信号血管影。其中,有3个(50%)MRI表现为T1WI及T2WI结节状或斑片状低密度影,各1个(33.33%)稍高密度影与等密度影,形态呈现大小不一规则形,且边界清楚;增强扫描呈明显均匀强化。
3、讨论
在颅内血管病变疾病中,脑血管畸形病变(CVM)属于高发疾病,且患病人群呈现年轻化趋势,确诊年龄阶段在19-40岁之间。脑血管畸形可分为多种类型,如:动静脉畸形(AVM)、颅内海绵状血管瘤(CH)、颅内毛细血管扩张症(ICT)以及静脉性血管瘤(CVA))等。对于该疾病的确诊主要诊疗手段是影像学检查方式。伴随着成像技术发展,在脑血管疾病诊断和治疗中CT和MRI检查凭借安全无创且简便易行的优势得到广泛应用。
本研究结果显示, CH患者CT平扫为高或等密度影,MRI扫描T1WI以及T2WI均可为高或低信号,CT和MRI增强轻度强化;CVA患者CT平扫可见高密度出血病灶,增强扫描可发现点状、线样或弧形高密度影向引流静脉汇聚,MRI检查显示血管流空影,伴周围脑组织异常强化;AVM患者CT平扫为稍高或等密度肿块,增强扫描可见供血动脉增粗、扩张或迂曲,同时可见静脉窦扩张,MRI可见团块、结节或蚯蚓状血管,呈血管流空征象,T1WI及T2WI均呈明显低信号影;ICT患者CT平扫显示斑片状低密度或混杂密度缺血性病灶,增强扫描可见高信号血管影,MRI表现为T1WI及T2WI结节状或斑片状低或稍高密度影,增强扫描呈明显均匀强化。结果表明, CT和MRI均是CVM常用检查方法,对CH、CVA、AVM及ICT病灶位置、大小、形态及周围组织受累情况等解剖信息均具有良好显示效果,对CVM诊断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参考文献】
朱国华,杨振村,更•党木仁加甫,等.血管生长相关因子在脑血管畸形中的差异性表达[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4,18(29):4689-4694.
任春慧,姜华,李强,等.64排螺旋CT脑成像在诊断脑血管畸形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医疗设备,2013,28(6).
林文.青年脑出血108例临床分析[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6,13(1):5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