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硬化斑块 类型 与血瘀证相关性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5-19
/ 2

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硬化斑块 类型 与血瘀证相关性研究

赵炎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

摘要:目的 观察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硬化斑块类型与血瘀证相关性。方法 将高血压伴颈动脉硬化斑块的患者按照中医辩证分为血瘀证组与非血瘀证组,由超声科专业人员为两组患者检测并记录颈动脉斑块的类型。结果 血瘀证组溃疡斑与软斑这类不稳定斑块的数量多于非血瘀证组,扁平斑与硬斑这类稳定斑块的数量少于非血瘀证。结论 观察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硬化斑块斑块的类型与血瘀证有关。

关键词:高血压;血瘀证;新生血管;斑块

基金: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研究生创新科研项目(基金号:2018yjscx020)

引发动脉硬化的主要危险因素为高血压病,动脉硬化是心脑血管等疾病的病理基础,还是血管趋向老化的标志[1]。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变异性与颈动脉硬化、形成斑块有关,随着24小时平均收缩压升高,颈动脉内中膜厚度逐渐增厚[2]。颈动脉形成斑块时,根据斑块的类别不同,斑块形成后的风险性也不同,如当斑块为溃疡斑,这属于不稳定性斑块,易脱落,从而引发急性并发症。本研究目的在于探讨高血压颈动脉硬化斑块的类型与中医血瘀证的关系,为中医临床分型提供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4月于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血管一科高血压病伴颈动脉硬化斑块的患者63例。纳入标准:年龄45-70岁,性别不限。西医诊断标准:高血压诊断及分级符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颈动脉斑块诊断标准参照《血管超声检查指南》,即患者行颈部血管超声检查,测定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当颈动脉内中膜局部隆起,增厚,向管腔内突出,颈动脉内中膜厚度≥1.5mm,则为颈动脉斑块形成;依据参考文献[3-4]中常用的分类,根据斑块回声的性质将斑块分为软斑、溃疡斑、扁平斑和硬斑, 软斑和溃疡斑为不稳定斑块;扁平斑和硬斑为稳定斑块,同时存在稳定斑块和不稳定斑块按照不稳定斑块归类;血瘀证诊断标准按照《实用血瘀证诊断标准》。排除标准:排除急性心肌梗死,高血压危象,精神疾病,年龄≤45或≥70岁,肿瘤、血液病等患者。63例高血压病伴颈动脉硬化患者共有血瘀证32例,非血瘀证31例。血瘀证组男14例,女18例。非血瘀证患者男12例,女19例。

1.2方法

所有入组患者均测量并记录收缩压和舒张压,并由我院超声科专业人员使用超声诊断仪Aplio500对所有入组患者行颈部血管超声检测,记录颈部血管的斑块数量及斑块形态。

1.3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最终分析,所得数据均用“`X±S”表示,计量资料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2.1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高血压病伴颈动脉硬化斑块血瘀证患者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表1 两组患者年龄、血压比较(n=63,`x±s)

组别

患者例数(n)

年龄(岁)

血瘀证组

32

61.82±3.54

非血瘀证组

31

60.39±4.17

高血压病伴颈动脉硬化斑块血瘀证患者血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表2两组患者年龄、血压比较(n=63,`x±s)

组别

患者例数(n)

收缩压(mmHg)

舒张压(mmHg)

血瘀证组

32

153.60±5.38

96.21±6.39

非血瘀证组

31

150.32±6.47

94.43±8.35

2.2两组患者颈动脉斑块型形态比较

高血压病伴颈动脉硬化斑块类型血瘀证与非血瘀证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3两组患者颈动脉硬化斑块类型比较(n=63,`x±s)

组别

斑块总数(n)

软斑

扁平斑

硬斑

溃疡斑

P

血瘀组

49

8(16.3)

5(10.2)

20(40.8)

16(32.7)

0.41

非血瘀组

47

3(6.4)

9(19.1)

28(59.6)

7(14.9)

3.讨论

有学者[5]认为动脉硬化的形成与血瘀密切相关,并将颈动脉粥样硬化的超声检测指标与中医中的血瘀相结合研究,发现超声检测指标中的内-中膜厚度及斑块大小与血瘀证呈线性相关,血瘀影响了颈动脉内中膜增厚的过程,并且瘀血导致气机升降失司,与痰浊形成恶性循环,痹阻脉络,故导致了动脉硬化斑块的成型。斑块中不稳定斑块是新生血管多发的部位,而新生血管的形成增加斑块的不稳定性。古籍中有述,“久病入络”,新生血管也需要长时间的物质与炎症因子的累积所形成,故新生血管与血瘀也存在关联。此外,李林森[6]发现血瘀证较非血瘀证血清MMP-9的水平显著升高。MMP-9可降解斑块中细胞外基质,增加斑块的不稳定性,何金邦[7]等经研究发现MMP-9含量越多,斑块的稳定性越差。由此可见,血瘀证患者颈动脉斑块较非血瘀证患者稳定型更低,也间接证明本实验的结论。

参考文献

康玉华,洪云飞,魏引,王新楼,汪艳萍,杨洪.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体位性血压变化与动脉硬化相关性分析[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20,22(04):423-425.

江洁,李结华,陈洁霞,奚艳.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与颈动脉硬化的关系研究[J].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19,22(06):746-749.

[3] 赵岩,王银玲,郑军,刁莹莹.红细胞分布宽度与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关系[J].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2018,35(10):911-915.

[4] 宋芷珩, 范凌霄.红细胞分布宽度和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关系[J].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2015, 32 (8) :708-711.

[5] 黄松雄,张玉琴,吴松鹰,黄毓珊.颈动脉粥样硬化超声检测指标与中医痰证、血瘀证相关性的多元回归分析[J].福建中医药,2019,50(02):22-23.

[6] 李林森,田金洲,蔡艺灵,时晶,邢亚楠,孙文军.急性脑梗塞患者血清MMP-9及TIMP-1变化与血淤证的相关性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2010,21(02):436-438.

[7] 何金邦,赵晓萍,赵秀欣,杨淋.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MMP-9、TNF-α、hs-CRP、IL-1β、IL-17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类型的关系[J].脑与神经疾病杂志,2018,26(09):539-5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