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第九 0九医院 厦门大学附属东南医院眼科,福建漳州 363000
【摘要】:目的探讨不同体位滴入复方托吡卡胺对儿童散瞳验光中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于2019年8月~2019年10月收治的100例屈光不正的儿童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2组儿童均需行散瞳后进行验光检查,观察组验光前采取仰卧位滴入复方托吡卡胺散瞳,而对照组采取坐位滴入复方托吡卡胺散瞳。分别于散瞳前(T0)、散瞳后1小时,测量瞳孔直径,比较2组散瞳后瞳孔达标情况、电脑验光的屈光度值。结果 T0时,观察组与对照组瞳孔直径无显著差异(P>0. 05)。T1时刻,观察组瞳孔直径明显大于对照组,(P<0. 05),电脑验光屈光度值观察组较对照组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相比于坐位,儿童散瞳验光中采取仰卧位滴入复方托吡卡胺,可取得更好的散瞳效果,值得推广。
【关键词】:不同体位;复方托吡卡胺滴眼液;儿童验光;散瞳效果
随着当今社会的进步,科技的不断发展,电子设备的广泛应用,人们常出现不良的用眼卫生,导致近视的发病率越高,且在儿童发病年龄也越来越小,给儿童的日常视物带来不便,严重影响儿童日常生活 [1]。近视儿童改善近视的方法需佩戴眼镜辅助视物,但进行配镜过程中必须进行散瞳验光,加强儿童散瞳验光效果是保证儿童配镜效果的基础。因此研究中探讨不同体位滴入复方托吡卡胺滴眼液在近视儿童散瞳验光中的应用效果,以期提高儿童散瞳验光效果,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取本院于2019年8月~2019年10月首次来我院眼科门诊进行散瞳验光的近视儿童100例,200只眼,其中男58例,女42例;年龄6~12(8.5±0.9)岁,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每位儿童均行裸眼视力、裂隙灯、散瞳前验光、直接检眼镜等常规检查。纳入研究的标准为通过电脑验光初步筛查需要散瞳的近视儿童(屈光度<0.50)。排除标准:眼部器质性疾病、炎症、眼镜佩戴史、眼外伤史、药物病灶刺激等相关原因导致的近视。所有儿童精神状态佳,能自主表达意愿,与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
1.2方法
1.2.1 检查方法:全部被检查儿童均应用1%复方托吡卡胺滴眼液,每支15ml。点药方法:观察组取仰卧位,下睑结膜囊内滴入一滴,共点4次,每次间隔10min。对照组取仰卧位,点滴眼液方法同前,为减少全身吸收,2组儿童每次滴药后轻轻闭眼,用手指压迫泪囊区皮肤2~3 min,以便及时发现药物不良反应。点滴眼液由同一名护士完成,点眼开始后1小时后进行瞳孔直径测量及电脑验光仪验光。
1.2.2 评估指标及验光方法:评估指标主要包括瞳孔直径及电脑验光。使用全自动电脑验光仪进行散瞳后1小时瞳孔直径测量和电脑验光,共测3次,取平均值。散瞳前后验光结果差异越大,说明睫状肌的麻痹效果越好。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χ-±s)表示,采用自身配对t检验,α=0.05为检验水准。
2结果
2.1 瞳孔直径 结果 T0时,观察组瞳孔直径为(2. 48±1. 01) mm,对照组瞳孔直径为(2. 46±1. 02) mm,2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 05)。T1时刻,观察组瞳孔直径为(8. 36±0. 81) mm、(6.98±0. 44) mm,明显大于对照组的(6.98±0. 44) mm, (P<0. 05)。
2.2 电脑验光结果 坐位和仰卧位散瞳后电脑验光屈光度值分别为(-2.42±1.28)D和(-2.17±1.26)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7.97),P<0. 05。仰卧位散瞳后电脑验光屈光度值较坐位时小。
3 讨论
正常情况下人眼的调节是通过睫状肌的舒缩来完成,儿童的睫状肌调节能力强,常产生过强的调节力[2]。常因调节的干扰,造成近视验光结果比实际偏高。因此通过睫状肌麻痹剂来消除近视儿童在验光配镜中的调节因素,对于鉴别假性近视、避免过矫或者欠矫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阿托品被认为是睫状肌麻痹的金标准,但由于其具有散瞳耗时长,瞳孔恢复慢等缺点,给儿童带来较长时间近距离用眼的不便。目前,复方托吡卡胺被广泛使用在儿童睫状肌麻痹验光中,因复方托吡卡胺主要成分为0.5%托吡卡胺和0.5%去氧肾上腺素,它一方面可松弛瞳孔括约肌,有着较强的睫状肌麻痹及散瞳作用,另一方面还可选择性兴奋瞳孔开大肌,扩大瞳孔,从而发挥散瞳及调节麻痹作用,在临床中广泛使用[3]。
本研究结果显示,T1时观察组较对照组瞳孔直径明显增大,同时仰卧位时电脑验光屈光度小于坐位,提示仰卧位点复方托吡卡胺可能使睫状肌麻痹更加充分,从而更准确地反映近视儿童真实的屈光状态。由于点滴眼液体位的改变而产生验光结果的差异可能有以下原因:临床工作中散瞳点滴眼液由护士来完成,点药时采取的体位及儿童配合程度也各不相同。滴入复方托吡卡胺时采取仰卧位,眼睛位于水平位置,滴入结膜囊的眼药除部分因闭睑损失外,剩下的药量可稳定分布于眼球表面,经泪膜运转至角膜,再为眼内所吸收,及生物利用度受干扰小,能获得较理想的睫状肌麻痹效果[4]。而坐位事滴眼液时,儿童的配合往往欠佳,而且需要头向后仰,点眼后儿童迅速将头位和眼位重新恢复为垂直位,药液由于重力等因素的影响比仰卧位时更多地溢出眼外,造成药物吸收减少。
综上所述,儿童散瞳验光时采取仰卧位较坐位散瞳效果好,增加了药液在眼内的存留量,确保睫状肌能够充分麻痹,提高散瞳验光的准确率。
参 考 文 献
[1]冯丽华.复方托吡卡胺滴眼液在近视儿童散瞳验光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28(3):456-457 .
[2]龙波,黄丽萍,林春美,王靖瑜.不同体位环喷托酯点眼对近视儿童验光结果的影响[J].解放军医药杂志,2013,25(4):43-45 .
[3]刘亚莉.不同体位滴入复方托吡卡胺对白内障患者散瞳效果的影响[J].当代护士,2018,12(35):63-65 .
[4]俞晓宇,丁锡霞,李璋亮,等.爱尔凯因联合美多丽用于老年性白内障术前散瞳效果观察[J].四川医学,2014,35(9):1176-117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