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科学活动 中发展幼儿自主探究能力的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5-25
/ 1

在 科学活动 中发展幼儿自主探究能力的思考

赵晓梅

安徽省合肥市马岗幼儿园 230001

现今的科学教育更加注重儿童的情感态度和儿童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组织科学教育活动中,应该如何有效地教,实现幼儿主动地学,让幼儿的主动探究成为科学活动的主旋律呢?下面以大班的科学活动《向下落的物体》进行思考和分析。

老师——怎样来有效教 《纲要》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教师这种角色和作用的发挥,在不同领域、不同形式的活动中有不同的具体表现形式。那么,在幼儿的科学探究活动中我们应采取哪些重要的教育教学策略更好地发挥这种角色的作用呢?

提问——引导探究方向 提问是教学的核心策略之一,它能激发幼儿积极与教师、与材料的有效互动,使幼儿能围绕主题深入思考、探究,促进对经验的验证与进一步明确,最终达成教学目标。提问在不同情景中的策略是多样性的,可以采取开放性提问、针对性提问、层次性提问、灵活性提问、启发性提问等多种形式。《向下落的物体》在活动的每一个环节,教师抓住关键问题有针对性地提问来引导幼儿探究,从而使他们的探究具有一定的方向,并逐步走向深入。如:活动一开始,教师通过提出关键问题“在我们生活的地球上,所有的东西往上抛,结果会怎样?”调动幼儿的原有经验,引出课题,使幼儿关注所要探究的主题内容。接下来,在引导幼儿探索的两大环节中,教师紧密围绕核心问题“这些东西掉下来的时候是怎样的?你发现了什么”展开,指导幼儿通过实验来发现描述物体下落的不同现象,对比观察并记录物体下落的不同现象。在活动的延伸部分,教师又通过关键问题“同样的两张纸,同样的高度,同时放手,你有没有办法让他们掉下来时不一样呢?”的提出,引导幼儿探索改变物体下落现象的方法。活动中,幼儿在老师提出的关键问题的引导下,经历了较为完整的探究过程,在探索的不同环节,他们获得了相应的关键经验,因此提出关键问题引导幼儿主动探究的重要性。

材料——提供探究条件

《纲要》强调:提供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为每个幼儿都能运用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提供活动的条件。材料是物质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通过与材料的相互作用,产生探索的兴趣,体验发现的乐趣,获取丰富的科学知识经验。因此,在科学活动中,教师要给幼儿提供丰富的、操作性强的、符合幼儿探索需要的材料,支持和引发幼儿积极主动地与材料相互作用。 在《向下落的物体》活动中,师幼共同收集的材料贴近幼儿的生活,是幼儿生活中常见和熟悉:有树叶、羽毛、球、积木、塑料瓶、纸片、塑料袋等。在材料的选择中,不仅关注了材料本身的问题,即材料提供的重要性、科学性、多样性和对比性等问题,还关注到了材料选择主体的问题,即让幼儿按照自己的想法和经验来选择实验材料,与材料发生互动。这样才有可能最大限度地调动每个孩子探究、操作的积极性。 (三)介入——点拨探究困惑 让幼儿去探究,让幼儿直接与科学材料对话,教师该如何介入呢?在幼儿操作过程中,教师要学会必要的沉默和等待,观察、思考、判断幼儿的需要和已经达到的水平,适时的介入指导,促使幼儿主动学习。第一次操作的要求是请幼儿挑选一种材料把它举高让它自然落下,然后仔细观察落下来的时候是怎样的?可在幼儿操作过程中还是发现了有几个孩子拿到材料后把它们向上抛,这显然与教师的要求不一致,而且必然会对物体下落现象产生影响。面对这样的孩子,教师适时加以点拨,“你看看其他小朋友是怎样让东西掉下来的?”经教师提示,孩子开始关注周围小朋友是怎样操作的了,发现他们都是把所选材料举高,手一松,让它自然掉下来的,而自己是向上抛的。孩子发现了自己错误的操作方法后,随即就改变过来了。又如在第二次操作后记录时,有一个孩子跑过来主动问我,“老师,我发现了羽毛掉下来速度慢,树叶掉下来速度快,可是怎么记录呢?”显然,孩子是在记录上遇到困难了,这时教师就给孩子进行启发和引导:“羽毛、树叶掉下来速度不一样,你怎么发现的?”孩子马上说:“我看到羽毛还没掉到地上,树叶已掉在地上了。”教师指着记录单说:“那如果我们在记录单这里画上一条横线来表示地面,你认为接下来可以怎么记录呢?”经教师启发,孩子恍然大悟,“那我把羽毛画在横线的上面一点,把树叶画在横线上,这样就可以看出它们掉下来的速度不一样了。”就这样,孩子在自己的记录单上留下了自己探索发现的痕迹。不论是等待还是点拨,能唤起幼儿的思考,让他们用自己的思考能力来解决问题,这才是教师介入的最终目的。 二、幼儿——如何实现主动学 教师作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相对而言,幼儿应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与幼儿之间应该建立一种平等的关系,即幼儿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教师也不是灌输知识,而是融入幼儿活动中,引导幼儿用自己的头脑思考问题,用自己的小手记录发现;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所想,这样才能调动幼儿活动的积极性、主动地参与到科学探究活动中来。 (一)思考,让探究行动方向明确 科学探究活动,不仅伴随着操作,更要伴随着思考。《向下落的物体》活动,在每一次探究之前,教师向幼儿提出每一个关键问题引导他们带着问题去“玩”,明白自己要做什么,观察什么,记录什么,让他们的思维从模糊走向清晰,避免机械无效地重复。在第二次对比观察并记录物体下落的不同现象后,教师又引导幼儿想一想:“为什么这些东西掉下来都会有不同的现象呢?你觉得可能和什么有关?”孩子们通过前两次的探索操作,想到了物体下落产生的不同现象和物体的轻重、大小、形状、软硬有关。可见,幼儿在操作的时候进行了一番思考,他们操作了,观察发现现象了,也尝试思考了其中的原因了。因为有了思考的参与,探究回答才有了期待的效果。 (二)记录,让探究发现清晰呈现 记录是科学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幼儿通过思考、实验、观察、探索,把自己的发现、操作的过程和结果等信息用图表、绘画或各种符号记录下来。记录可以呈现幼儿探索发现的完整过程,帮助幼儿形成深刻系统的科学概念,还可以发展幼儿准确连贯的语言能力,养成尊重事实、尊重证据的科学态度。在科学活动中,应让幼儿记录什么,怎么记录,对探究活动是否有效至关重要。在《向下落的物体》中,在幼儿第二次自由探索之前,教师向幼儿出示记录单,并讲解记录方法,请幼儿把自己观察的发现用自己喜欢的图像、符号记录下来。每个孩子通过自己的细心地观察比较发现了两种物体不同的下落现象,有的关注到了物体下落的速度,有的关注到了物体下落的路线,还有的关注到了物体下落后的状态,他们用各自不同的符号记录下了自己不同的发现。如有的发现了塑料球掉下来以后会继续滚,积木掉下来以后会跳几跳;有的发现了塑料球掉下来以后继续滚,而积木掉下来以后会发出声音;有的发现了纸片会转着掉下来,而木头积木则是直直地掉下来;有的发现了羽毛掉下来的速度慢,树叶掉下来的速度快;有的发现了羽毛像跳舞一样弯弯扭扭掉下来,树叶则是像竖线一样直直地掉下来。孩子用自己丰富的记录符号,清晰地呈现了各自不同的发现,这个记录的过程,就是幼儿自主建构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幼儿建构起来的认知,是非常有意义和有价值的。 (三)交流,让探究收获丰富多彩 《纲要》的科学目标明确提出:“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在科学活动中,表达和交流是必不可少的,这也是一个重要的思维过程。每次操作,每个幼儿有不同的方法、不同的发现、不同的见解,获得的经验也是不同的。幼儿表达、交流的方式也不是单一的,可谓是多种语言的。教师应提供机会,鼓励幼儿用多种方式、多种语言表达和描述探究过程的发现和感受。在《向下落的物体》活动中,在幼儿每一次操作后,教师都鼓励他们把自己的发现告诉大家,特别是第二次操作后,幼儿结合记录单,向大家清晰完整地讲述着自己的发现。通过交流,每个孩子都在表达、倾听的过程中修正、完善和丰富自己的经验,使探究的收获变得丰富多彩。这样交流才实现了应有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