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课堂建设与行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6-02
/ 2

专业课堂建设与行动

高海顺

重庆市荣昌区盘龙镇第二中心小学 402471

2020年,一场肆虐全国的疫情将深度的改变我们,新学期开学不能如期集聚校园,只好投入网络远程教育代替。两周网上课堂教学,给予了我们课堂建设的思考。

线上课堂的优势:一是优质资源丰富,二是随意性强,不受时间地点限制,三是可反复收看,比老师讲解更耐心。

线上课堂的不足:一是亲密的师生关系缺失,二是现场感和教育临场机制空白,三是教育评估和引导滞后,四是教师示范和情态影响割裂,五是同伴合作与互动障碍。

对比网上课堂和线下课堂优劣后,我们发现,线上课堂的优势是显性,容易做到的,努力就可以,线下课堂的优势是隐性的,容易忽略的,有爱心才有可能。基于此,学校课堂建设应该聚集两种课堂的优点。

一、专业课堂建设的含义

课堂应该担负影响孩子终生发展的义务和改变孩子当前状态的责任。人生处处可成长,但孩子为何需要课堂,这是课堂区别于其他地方的优势决定的。所以,专业课堂应该集中线上线下课堂的优势,突显课堂本质特色。

一是有丰富的优质资源,有适合孩子的大量信息,二是有可供孩子反复学习和思考的学习材料和资源,三是有孩子喜欢的教学环境和亲密的师生关系,四是有针对性的教育情景,带给孩子学习现场感,五是有丰富的教师示范和情态影响,注入孩子学习动机,六是有同伴互助学习的机会,那不只是完成知识的内化,更是促进人性社会化的进程,七是有及时高效的评价和引导,针对性的更好的改变孩子。

二、专业课堂建设

专业课堂建设应该在课堂的师生关系、课堂文化、课堂资源、课堂流程等方面思考,形成课堂的特点和价值。

(一)课堂师生关系建设。

把教室建成孩子喜欢的地方,把课堂建成孩子离不开的时段。调查学生最喜欢的地方和活动,分析原因去发现孩子需要和秘密,从而把教室建设孩子想要的样子,让课堂更多孩子需要的元素。

教师的笑容是孩子最喜欢的课程,教师的幽默、激情和善良将直接决定学校的样态和孩子的情态,决定教育影响力和孩子成长性。因此,教师从教首先准备积极的心态和饱满的正能量。

(二)课堂文化建设。

改变教学模式,当教师越来越不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唯一渠道时,教学任务将越来越轻,管理职责将更加鲜明,自主、互动、生成与创新才是文化的基本特征。

转变教师主体或学生主体的对立认知,教与学是互融共处的过程,师生之间没有尊卑,没有长幼,道之所在师之所存。

(三)课堂资源建设。

课堂上显现的知识和便捷的技术是课堂效率的手段,但课堂还应该存在一些隐性的教育,勿需固作,不用点明,只要长期存在,孩子自会受益。

让孩子发现伟大与崇高,让孩子尝试挫折与失败,让孩子感受哲学与生活,让孩子知晓安全和生命,让孩子懂得尊重和公理,这些不在考试之列素养,却在课堂细微处化育而成。

(四)课堂流程建设。

课堂环节没有固定的模式,但有更适合的流程,只可由老师对课程的特长结合班级情况和学生情况来选择。但低效的教学总因流程缺陷或缺失才发生,教师的反思才可以避免和改进。

信息化、数据化评议课堂流程,精准寻找改进处和优化点,是提升课堂的高效路径,坚持两年三年就能形成教师风格和个性品味。

三、专业课堂实施

专业课堂建设从战略性思想和体系去建构了课堂意义和价值,而课堂实施则需要耐心细致的实践与方法。

(一)带上课程意识,走进课堂行动。

1.研究学科课程。把学科知识结构、学科素养和学生全面发展需求建立关联,将学校育人目标与学科结合,与每堂课结合,形成系统性,一贯性育人策略。

教师应该从教育与教学和生活与生命的思维去解读孩子的成长需要和发展规律,弄通每门课程对孩子的阶段性意义和对孩子终身发展的价值,用课程意识和学科体系育人,这样才能方向明确,路径清晰,过程扎实。

2.渗入相关课程,建立孩子知识更多的链接。

用疫情和疫情中的故事来开发生命教育课程,以孩子在足球训练和运动中的感受来丰富足球课程,把学校育人目标和学校日常事务做成孩子成长的路径,向着课程建设的方向推进。

(二)主打课堂引导,落实进行到底。

学校的价值主要体现在课堂上,几乎一切努力都归结于此。落实德育为首,智育为主,五育互育的教育目标是课堂的根本任务。

1.强化课堂准备。立足课标,吃透教材,研究学生,整体设计本期教学目标、内容、进度和流程,做足备课功夫,打破学科界线建构孩子知识体系。

2.敬畏课堂行为。实施体验教育,连接五育目标,一次次小心的尝试引起需要,明释内容,调节情绪,评议结果中不断优化和改进,不冲淡孩子的好奇,不折损孩子的努力,不浪费孩子的思维,不荒废教育的契机,课堂是敏锐而合和的专业领域,心不纯意不正,过与不及都是破坏。

3.关注课后育人体系。把学校还给学生,让孩子成为校园的主人,把生活还给孩子,让生命去发觉完善的路径。把素养还给孩子,让尊严跟随孩子终生。

(三)生发研究习惯,给力师资保障。

以研究的态度优化课程,轻扣课堂,以研究的方式提升师资,打造团队,让研究沉淀为学校基因。

1.培养研究精神。首先做实常态教学,保障每个学科,每个孩子,每个课时的效益。其次研究课前准备,诚心做足集体备课,养育团队精神,研究课堂行为,从点滴改变开始。再次是教师研究问题,每人一个自己最大的问题,一直研究形成有效的解决方案,并汇聚形成全校课题集。

2.培养师资能量。拔高标准要求师德,实事求是用活师能,保护教师合理需求,积极维护师道尊严。让快乐成为学校常态,让读书成为教师的生活内容,让教学实践成为校园生活的主题。

总之,课堂建设从战略落脚到细则,是教师专业行为的体现,其意义重大,价值深远。

参考文献:    [1]郭勇.理论力学趣味性教学课堂建设[J].广东化工,2019(07):259-260. 

作者简介:

姓名:高海顺

出生年月:1969年9月19日

性别:男

民族:汉

籍贯:重庆市荣昌区盘龙镇

学历:大专

现职称:一级教师(小学高级)

研究方向:小学体育(部编人教版)